书城经济走进榆林开发区
42937700000078

第78章 陕政函[1999]24号文件精神,营造开发区封闭式管理的良好行政环境

依据陕政函[1999]24号文件精神,营造开发区封闭式管理的良好行政环境

榆林经济开发区设立以来,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启动建设工作已列入议事日程,部分项目正式入区建设。按照陕政函[1999]24号文件关于“榆林经济开发区设立管理委员会,作为榆林地区行署的派出机构,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的精神,结合榆林经济开发区起步晚、地理环境不如人家的实际,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即将加入WTO的形势下,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市级经济管理权的内涵,明确开发区管理职能,建立和形成一套既符合国际通行惯例,又符合榆林市情的开发区管理体制,不仅对开发区起步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榆林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笔者结合开发区启动建设的实际,作一浅近研究,供工作参考。

所谓环境,即是指围绕某一主体的外部境况。不同的事物或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和行为主体产生着不同的影响。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具体讲,开发区的行政环境有的是有形的,如地理位置和气候等;有的是无形的,如道德和价值观;有的是物质的,如自然界;有的是精神的,如反映公共行政活动中人的思想与能力;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如教育素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有的是自然的环境因素,如土地面积、资源等。在这诸多环境中,体制环境(即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是开发区启动建设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境。它不仅决定着开发区的现在,而且影响着开发区的将来。这方面,沿海地区的开发区、内地的开发区,都为我们创办开发区提供了经验。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的开发区采用“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和“开放式管理,开放式运行”两种管理模式。前者为内地模式,后者为沿海模式,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榆林来讲,经济落后,必须采取“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管理方式。所谓“封闭式管理”,即开发区18.4平方公里范围内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全部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只有采取这种“小集权”式的管理,什么事都由开发区管委会说了算,才可能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开发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要有一个完善的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行政管理的载体。行政管理具有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等特点。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能,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行政主体。主体不完善,行政职能难以发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管理活动,在一些领域难以开展。所以,有关方面,要以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的胆略,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完善开发区管委会机构,赋予特殊的行政权力,把责任扛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第三,要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开发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这是省政府设立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基本精神,也是各地通行的做法。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召开十多次常务会议,对开发区体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成立了管委会,与能源重化工基地办合署办公。同时,也明确了管委会的主要职能。但由于一年来,主要工作重点抓前期,大规模的启动工作未在面上全面铺开,一些经济管理权基本没有行使,特别是对“管委会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得不深、把握得不准。笔者认为,市一级经济管理权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和管理权。凡是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企业或3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内资企业,由管委会审查批准;超此额度的由管委会直接上报省有关部门审批。二是土地审批和管理权。按《土地法》和《陕西省经济开发区土地管理条例》,开发区管委会对辖区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三是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权。四是劳动人事管理权。五是招商引资权。六是财政、国有资产管理权,等等。诸多权力到位,才可保证开发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才能打开开发区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要有一支好的公务员队伍。开发区工作面宽、量大,涉及一、二、三诸多产业,行业门类齐全,人员素质较高。不仅要求“专才”,而且需要“通才”和“全才”。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人力资源配置问题非常重视,及时作出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务员的决策,对优化开发区人力资源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具有深远意义。市人事局和管委会按照市委要求,正在拟定人员招聘方案,按方案选人聘人。同时,开发区要以精干、高效为宗旨,建立高效率、可流动的运行机制,多方调动员工积极性,一人多职,一人多能,一人多用,把开发区的事情办好。特别是按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为开发区员工搞好社会统筹和社会保险工作,从根本上解除员工后顾之忧,调动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开创开发区工作新局面中来。

第五,要有一个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对搞好工作极为重要。开发区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开放式运行必然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打交道就有一个外部环境问题。要搞好外部环境,一是靠开发区自身工作的努力。开发区自身工作搞好了,领导支持,部门配合;反之亦然。二是开发区要多和有关方面沟通,多上门联系,主动取得支持。三是开发区要依法建立各项制度,从制度方面规范管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