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平民之道
42977300000068

第68章 政府有政府的事,民众有民众的利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圣”是特别高明的圣人。这句话是说,民众的事情由民众自己去办,定会获得更多的利益。亚当·斯密说:“人民比法律更了解自己的利益,政府应该相信人民有能力在自己理想的方面获得利益。”作为政府领导,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我国前多年搞计划经济,就是政府什么也管,结果是应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管乱了。那时候,连农民种什么,都是政府说了算,种高粱都种高粱,种红薯都种红薯,弄的农民连肚子都吃不饱。这都是官员把自己当做“圣人”卖弄智慧的结果。一个政治家如果非要什么都管,则因为权力的作用,使得民众只能屈从,这样,民众的智慧就不能施展,就不能获得应有的利益。这个道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能得到充分的证明,就是许多事让市场说了算,干什么不干什么由民众自己去决定,短短30年我们国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几天报纸上报道这样一件事:台湾的马英九问资助他的企业家说,我如果竞选上总统,你们希望我给你们什么样的帮助?他没想到企业家们说,你离我们越远越好。

作为一个组织或企业的领导,也很有必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下面是余世维教授在讲群体不等于团队时的几个图,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老子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在第一个图里面,领导人高高在上,什么都是领导人说了算。实际上,在组织里面所贡献的只是领导人一个人的智慧,大家都不为组织贡献智慧。组织的效率、寿命和领导人息息相关。在第四个图里面,领导人经过几年的探索培养,不但建立了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也培养出了一个管理团队,领导人退出了日常管理,组织已经可以自我运行。组织的寿命可以比领导人的寿命长很多,效率也很高。

2007年11月15日中央二台《财富故事会》栏目介绍了曙光集团改革的故事。没改革以前,大事小情都要董事长决定,大家排着队在秘书室等着见董事长,那是经常的事。后来,他儿子花500万聘请了一伙人,就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过了一段时间,企业的窝里斗现象不见了,董事长清闲得连下面的人都不认识了,企业的效益却明显提高了。恰恰相反,现在还有些企业,董事长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看似威风,只可惜好景不长。大企业家冯仑说:“离事远,离是非远,离钱就近了。”比如你手下有100人,你如果事无巨细,什么都管,那迟早是一个乱,因你剥夺了别人展现自己的机会。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就是,100个人找一个人的毛病,怎么找怎么是,100个人说一个人不好,怎么说怎么都是,那个人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正所谓“只手难捂众人口”。如果反过来,效果则大不一样。我在万荣县当局长时,一个礼拜最多工作三天,有时甚至两天,但仅仅两年半时间,我们不但还清了原来的外欠100万,还添置了不少办公家具,每人年奖金提高到了人均五千多元。我离任时账上还剩余近90万元,并且还给局里争取到了一个好的政策,县财政每月给10万元。所以你可不要把老子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误读了。

作为一个家长,孩子是否有能力,也取决于家长是否“弃智”。有的家长完全是一个包打听,什么都替孩子做,结果是孩子很大了,不但什么事情也不会做,甚至连基本的人情世故也不懂,有的甚至成了纨绔子弟,这样你下一代的利就没有了。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年龄很大了,自己连衣服也不会穿,原因是朋友的太太是个急性子,为了赶时间,嫌儿子穿衣服慢,老是替儿子穿衣服。所以父母教育子女要“十分能力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从什么都管,逐渐变成什么都不管,做到他渐进,你渐退,这样子女才会有出息。

一个有能力的领导,在事业初具规模后,就要从管理具体事情上退出来,转而管体制建设和制度安排,放手让别人做事情,即使做错了,也还有机会纠正和重新安排人事,等到自己快见上帝了还在管理具体事情,事业就做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