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平民之道
42977300000008

第8章 有无相生

依据老子的观点,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和“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的“有”,就是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事物;“无”,并不是指没有,而是指眼睛看不到却能感觉到的事物,如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天地间有没有一个主宰万物的神灵,至今仍是一个谜。如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是各有各的说法。各派宗教也都有各自的神灵,如佛教认为是“如来”,基督教认为是“耶稣”等。对这些讨论不清的问题,我们不妨学学孔子,来一个“敬鬼神而远之”。但不管怎样,我们是不能否定老子“有无相生”这个观点的。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除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那部分外,其他的就是你当初脑子里那个“无”和所拥有的资源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你现在住的房子,肯定是当时造房子的人先在脑子里有一个房子的轮廓,然后设计出图纸,才有了今天的房子,但这绝不能脱离他当时可驱动的资源。如果你可利用的资源是20万,那绝对不能盖50万的房子。你未来所拥有的,是你现在脑子里的“无”和你现在可驱动的资源相互作用的结果,脑子里的“无”起着决定作用,“有”起着限定作用,人不可能脱离现实谈问题。如有的人问做什么赚钱,我说造飞机赚钱,你能做么?做不到,要做也是以后的事情。那为什么许多人不能有无相生呢?一是许多人不善于学习,脑子里东西太少,那个“无”不够厚实。如俗话说的“提起笔来没写的,原来肚子是空的”。二是不善于拍板,遇事前怕狼后怕虎,当事情过去了,才发现自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有无相生是积极的人生哲学,有无也会相灭,当你的想法不切合实际时,就有无相灭了;当你自己那个“无”和“有”不相适应时,就有无相灭了。如有的企业发展过快,管理能力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高,而导致企业垮台。社会越发展,人的欲望越需要通过交换来实现。你能不能在交换中生出更多的东西,取决于别人对你的信任程度。有些人脑子里老生出算计别人的主意。如一个故事讲,有一个人身上一文不名,但还想吃别人炸的油条,他就坐在炸油条的旁边,嘴里念念有词:“太费油,太费油。”卖油条的一听,就问他有什么好办法,他也不搭理炸油条的,还是说:“太费油,太费油。”炸油条的想掏出他炸油条的窍门,只得毕恭毕敬的请他吃一顿,你猜他最后说什么,“炸油条不如卖馒头。”卖油条的识破了他的诡计就不再理他了。所以古人有一句话,“用其智去其诈。”一个人老爱算计别人,迟早会把自己的财路走断。这就是说,你生出的主意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处,那才是好主意。还有一个故事,讲一个日本人做草绳生意,虽然当时的市场已饱和,可一年后他却几乎垄断了当地的草绳市场。原来他第一年就不计划赚钱,多少钱进多少钱出,第二年,他到生产厂家那里,拿出卖货的发票说:“你看,我去年给你做了一年推销员。”厂家一看,真的如他所说,就说:“真不好意思,我一斤给你让利一毛。”然后,他又到用户那里说:“我去年给你做了一年采购员。”他拿出进货发票让用户看,用户说:“实在不好意思,我一斤给你加一毛钱。”就这样他轻易地占领了当地的草绳市场。虽然他把同行挤出了市场,但他没有违反大家认可的规则,所以他能持续下去。

对于有钱人,必须“生”出以钱生钱的主意,对于刚开始创业的人,必须“生”出赚第一桶金的主意,才能使“有无相生”持续下去。否则,是不能“有无相生”的。有生有灭虽然是常规,但从实践经验看,在一个国家内,只要政局稳定,每个人出于改善自身境况的持续地、一致地努力,总会是生远远大于灭。就像世界上总是有疾病一样,人类出于一种莫名的力量,总是能战胜疾病,恢复健康。但对于个人来说,失败可能是几代人的痛苦。

人和人的差别就表现在“有无相生”上面。比如同样一个单位,不同的两任领导,面对的资源几乎是相同的,没能力的可能越搞越糟,有能力的可能经过一两年的治理就是一番新的气象。按哲学讲,量变才能达到质变,而对有能力的人说,却往往是量不变也能达到质变。比如一个领导人从一个地方调到另外一个地方,上级机关没有给他任何资助让他去赴任,而他很快也能使这个地方发达起来。再比如原来很穷的一个人,白手起家很快变成一个富人。这都是凭着自己的才能做到“有无相生”的。所以,要想使现有的“有”生出东西,首先要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增加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那个“无”明白四达,才能万化由心。

在第十一章里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话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无”和“有”的关系。第一个例子是以车轮作比喻。“辐”就是辐条。“毂”是车轮中心插车轴的那个零件,它中间必须是空的,以使将轴插进去,才能转动。只有每根辐条均匀用力时,车轮的寿命才会长。现在人们骑自行车,过一段时间,就得检查一下辐条是否有松动现象,松了就要紧一紧,使“毂”永久居于中心,不偏向任何一根辐条,才能完成它轮转的使命。第二例子是说制作陶器的一个过程。“埏”是捏,用水和(huó)土的意思。“埴”是黏土,制作陶器时,必须用特定的泥土做成一个防范内外渗漏的周延外形,使其中间做成空的,才能在用它的时候,随意装载,给人提供方便。第三个例子是说建造房屋。“凿”是打孔,“户”是指门,“牗”是窗。建造一个房屋,必须有门有窗,才能使空气流通,人才能居住。这三例子都是以物拟人,最后一句是结论。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说,“有”是起“利”的作用,“无”是起“用”的作用。比如房屋,墙壁起着遮风挡雨的作用,那个空间才是我们居住和活动的地方。现在社会上有些企业寿命不长,就是因为它只有“有”而没有“无”,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