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智慧吉祥书
43672000000011

第11章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大吉大利——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原典”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易经·复》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易经·小畜》

“释义”

《复》卦初九爻说:走得不远就返回,没有大的悔恨,大吉大利。

《象传》说:走得不远就返回,是用以修养自身的道德。

初九爻“不远复”是说,走没多久就返回了,离起点不远,返回得快,返回得早。此爻的意义是,一个人有错误能很快认识,并及时改正,因而获得大吉。

《小畜》卦初九爻说:返回原来的道路,有什么过错呢?而且会获吉。

《象传》说:从前进的路上返回,理当获吉。

古人云:“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民谚更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说法,改过迁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必须遵守和实行的原则,尤其是对于那些所谓“浪子”,意义更为重大。

现实中人人都会犯错,人人都会有失误的时候,关键是能不能及时认识到错误,能不能及时改善它,精明之人总能够做到迷途知返。人生在世,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事典”

故事一:阮籍有错即改免遭祸

据说,司马昭与阮籍有一次同上早朝,忽然有侍者前来报告:“有人杀死了母亲!”放荡不羁的阮籍不假思索便说:“杀父亲也就罢了,怎么能杀母亲呢?”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大哗,认为他“有悖孝道”。阮籍也意识到自己言语的失误,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说,禽兽才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杀父就如同禽兽一般,杀母呢?就连禽兽也不如了。”

一席话,竟使众人无可辩驳,阮籍避免了杀身之祸。

“人有失言,马有失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无论凡人名人都免不了随时可能发生言语失误。虽然个中原因有别,但它造成的后果却是相似的:或贻笑大方,或纠纷四起,有时甚至不可收拾。此时,就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或者矫正之术,去避免言语失误带来的难堪局面。故事中阮籍的借题发挥之术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做了错事并不是有意的,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一旦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就应该马上改正过来。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故事二:周处洗心革面改过自新

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他在年轻的时候,脾气粗暴,好惹是生非,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危害乡里,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

那时候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出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口额吊睛猛虎,它们都时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蛟龙、猛虎一起看作是“三个祸害”,而这“三个祸害”中又以周处更加厉害。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祸害,曾经有人劝说周处上山去杀死那只口额吊睛猛虎,到河里去斩除那条危及乡里的蛟龙。

周处听人劝说后,立即上山去杀死了口额吊睛猛虎,接着又下山来到有蛟龙作恶的河边。当蛟龙露出水面准备向他扑过来的那一刹那间,说时迟,那时快,周处转眼间便跳下河去举起手中锋利的砍刀,向作恶多端的蛟龙头上砍去。那蛟龙为了躲避周处的刺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几十里路远。周处一直紧紧地跟着它,同样是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人们都在为这“三个祸害”的灭亡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

谁知周处在杀死了蛟龙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边。当他上到岸上来时,看到人们正奔走相告,都在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庆贺,这时他才晓得自己早已被人们认为是祸害了。这是为什么呢?他扪心自问,经过一番仔细的反省之后终于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于是,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机、陆云两兄弟。因为陆家兄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处是想请陆家兄弟开导思想,指点迷津。

周处头脑中带着疑惑来到吴郡陆家的时候,陆机不在家,正好会见了陆云,于是他就把义兴县人为什么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明自己想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因此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陆云开导他说:“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贵的;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满有希望的。”

陆云接着说:“一个人怕只怕没有好的志向。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够传播开去呢?”

周处听了陆云这番话后,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后来终于成了名扬四方的忠臣孝子。

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正视、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重新确立好的志向,一样可以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故事三:格林尼亚浪子回头

著名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于1871年5月6日出生在法国瑟儿堡一个有名望的资本家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船舶制造厂,有着万贯家财。

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得他在瑟儿堡整天游荡,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和大志,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倒是整天梦想当上一位王公大人。由于他长相英俊,生活奢侈,瑟儿堡不少年轻美貌的姑娘,都愿意和他谈情说爱。

然而,在一次午宴上,他受到了沉重的一击。一位刚从巴黎来到瑟儿堡的美丽女伯爵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儿,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这句话如同针扎一般刺疼了他的心。他猛然醒悟,开始悔恨自己过去荒唐的行为,产生了羞愧和苦涩之感。他立志发奋学习,要追回过去虚度的光阴。

于是,格林尼亚离开了曾使他堕落的家庭,留下了一封信,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格林尼亚来到里昂,拜路易·波韦尔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耽误的全部课程,进入了里昂大学。

在大学学习期间,格林尼亚的苦学态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的器重。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在这些大量的平凡的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研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仅从1901年至1905年,他就发表了200篇左右的论文。鉴于他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实上非但是常人,即使圣贤也不能无过。只是圣贤比常人更善于改过迁善,所以他显得比别人伟大而英明。

“吉言”

常言道: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人生在世,总有过错的时候,重要的是能否及时地改正它、改善它,寻找到真实而正确的路走。古人说的好:“改过宜勇,迁善宜速。”有许多人有自识的能力,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自识阶段而不落实于行动,那只能是自我作茧式地品味痛苦。

此外,我们还应该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失与错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在不伤别人自尊心的原则下,诚恳而婉转地加以解释,安慰他们的苦恼,鼓励他们改正。如果是自己吃了亏,只要以后小心提防,不再上当就行了,不必因此而跟对方结下深仇大恨,应留给对方一个悔改的余地。

容人的海量莫过于一个人得罪了你,你不但不跟他计较,不向他报仇,反而原谅他、宽恕他,必要时,还要去帮助他,在一般情形下,他多半会对你十万分地感激,十二万分地惭愧,往往也会因此受了你的感化,痛改前非。

一般来说,对我们造成过失的或错误的人与我们并非不共戴天,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也是可以改正的。因此我们应本着容让的原则,妥善地处理好这类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