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六三,来兑,凶。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易经·兑》
“释义”
《兑》卦六三爻说:故意来取悦人,凶险。
《象辞》说:有意来取悦所带来的凶险,是因为他目的不端正,动枷不纯。
做人有时必须讨好别人,目的就是有所求。在生活中,讨好对方是为了想得到对方的帮助,有时也是为了其他企图。如果是好的目的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一些奸诈的小人就要警惕了。小人的一个特点就是阿谀奉承、无原则地讨好和巴结别人。他们是只认有权的有钱的有用的,这就注定他们是抱着个人的丑恶目的与人交往的。
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思想、利益,无原则地迁就、服从别人,不是有私心者谁能如此?所以,只要看到一个人具有拍马讨好的特点就足以断定他的人格人品了。而且,小人通常都会在得利之后,翻脸不认人,把你抓得个体无完肤。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要当心极力讨好你的人,因为通常这种人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要小心谨慎。
“事典”
故事一:骊姬笑脸背后的利刀
春秋时期,晋献公受惑于骊姬,出于爱妻及子,便想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他把此意对骊姬说了。她心里很高兴,又想到晋献公已立申生为太子,而且太子与另外两个兄弟重耳、夷吾又那样友爱,今一旦无故变更,恐群臣不服,不仅自己的儿子当不成太子,还说不定会遭到不测之祸。于是骊姬表面上做得光明磊落,暗地里却日夜想着如何陷害申生等兄弟,夺取太子之位。
不久,骊姬便对晋献公说:“申生在曲沃几年了,我也挺惦念他的,还是把他请回来吧。”晋献公是个没有主见的人,还以为骊姬是真心,便派人往曲沃叫太子立即回来。申生是个知书达理的孝子,他回来拜见过父亲,又入宫参见骊姬。骊姬设宴摆酒招待,言谈甚欢。
第二天,申生人宫叩谢,骊姬又留他吃了饭。没想到,当晚她便跑到献公面前哭哭啼啼编起谎话来。骊姬无中生有地描述了申生对她的调戏情形,晋献公一听怒气不打一处来。第二天,骊姬又召申生入宫,带他去花园看花。她打扮得格外漂亮,全身香喷喷的,把香糖沾满头发,一路上引来许多蜜蜂、蝴蝶,在她头上飞绕。骊姬叫申生过来帮她驱散这些狂蜂浪蝶。申生从命,在她后面挥舞衣袖。
此情此景,晋献公在楼上看得清清楚楚。他怒不可遏,立即叫人绑起申生推出斩首,吓得申生满头冷汗,莫名其妙。骊姬又跪在晋献公面前说:“你明白真相就行,切不可处决他,因为他是我叫回来见面的,若杀了他,群臣定会说我下的毒手。何况这是家事,家丑不可外扬,传出去多不好听。请您饶他这一回吧!”
晋献公无可奈何,下令:“赶这畜生回曲沃去!”还派人跟踪侦察他的所作所为。没过多久,晋献公出城打猎去了。骊姬派人对申生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妈妈齐姜向我哭诉,说她正在地府里挨冻受饿,十分凄凉,你做儿子的应该去祭祀她一番。”
申生是位孝子,自然听话。他前去拜祭,并且照例把胙肉和礼酒送给他的父亲晋献公,以尽人子之礼。过了六天,晋献公才回来。骊姬在酒肉里早加上了毒药,送给晋献公,告诉他:“我曾梦见齐姜在地府受苦,现在申生把胙肉、礼酒送来了,给你尝尝!”
晋献公拿起酒要喝,骊姬却说:“酒肉是外来的,不可大意,试一试才可!”晋献公顺手把酒泼在地上,地上顿时冒起一股白烟。骊姬又割了一块肉给狗吃,狗吃了连叫都没有叫出一声,就四脚朝天死了。
晋献公即刻升殿,告诉群臣,大数申生罪状,并派大批军队,威风凛凛地杀奔曲沃。申生闻讯,不听群臣劝谏,既不拥兵抗拒,又不逃往外国,吊颈而死。接着,骊姬又故伎重施,嫁祸于重耳、夷吾,逼他们逃往他方。就这样骊姬通过背后下刀子的计策,将亲生儿子奚齐推到了晋国太子的宝座。
在这个故事中,骊姬的诡计自然称得上是阴毒,但受害者申生的吃亏原因也在于过于老实。笑脸背后下刀子的确能让老实人吃大亏,所以要有防人之心。
故事二:易牙竖刁饿死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国人竖刁在少年时进宫伺候齐桓公,深得齐桓公的宠爱。在桓公身边,他处处留心观察桓公的生活习性和内心活动,不久就把桓公的各种嗜好摸得一清二楚。于是他事事投其好、足其欲、迎其欢,使桓公非常满意。桓公常在众人面前夸赞竖刁,天长日久,他也就成了桓公日常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开的人物了。
竖刁深知桓公有两大嗜好,一是喜食美味、奇味;二是喜好女色。于是,竖刁就着力从这两方面下手,投桓公之所好以取悦于他。宫中有一个叫易牙的人,为人奸诈,精于烹调之技。竖刁就设法与他结为朋友。易牙也深羡竖刁显赫之势,不久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有一天,竖刁向桓公举荐了易牙,桓公听说他很擅长烹调,就问易牙:“我对人间的鸟、兽、虫、鱼都吃腻了,只是没吃过人肉,不知人肉的味道如何?”这本是桓公的一句戏言,可是言者无心,闻者有意,易牙便把这件事牢记在心,回到家里他把自己的儿子烹杀了。
几天后的一次午膳上,桓公吃到了一盘嫩如乳羊、鲜美无比、从没吃过的菜。当桓公知道这是易牙儿子的肉时,虽然心里感到很恶心,但又觉得:易牙杀子是为了自己,可见他爱我胜于爱他的亲骨肉啊。桓公同时也觉得推荐易牙的竖刁确有识人之才,此后,桓公不仅宠信易牙,他对竖刁也更是恩宠又加了。
贤相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去看望他,并请教说:“仲父病了,请问您有什么事要嘱咐我吗?”管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对齐桓公说:“我希望你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这伙人远一些,千万不要接近他们。”
齐桓公听了他这“临终遗言”,十分不理解地说:“易牙煮了自己的儿子的肉来孝敬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的儿子,难道这还不值得信任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如果他对儿子很残忍,对自己的主人怎么能好?”
齐桓公接着说:“竖刁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身体,难道还能怀疑他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狠心毁坏自己身体的人,对君主怎么能好?”
齐桓公又说:“常之巫能断定人的死期,能治疗我的顽固病症,难道不能相信他吗?”管仲说:“死生由命,顽症是身体上的毛病,不去掌握自己的命数守住自己的根本,却依靠常之巫来维系自己的健康,人就因此而为所欲为了!”
齐桓公说:“卫公子侍奉我已15年了,为了我,父亲死了他都没去奔丧,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还不应该信任吗?”管仲说:“人最亲的莫过于父母,他对父母尚且如此无情,又何况对其他人呢!”
齐桓公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说:“好,一切照您的话办。”管仲死后,齐桓公驱逐了这四个人。过了三年,桓公说:“仲父的话太过分了吧!此四人有益而无害于国。”于是又把他们召回朝廷。
次年,桓公病了。常之巫利用自己的巫术造谣说:“桓公将在某日死去。”易牙、竖刁、常之巫勾结起来作乱,他们把桓公的宫门堵塞住,不准任何人进去,在宫外筑起三丈高的墙,断绝他的饮食,准备把他活活饿死。
齐桓公临死时流着泪说:“唉!我今天得到了这样的下场,我是糊涂,没有听仲父的话。仲父实在是圣人,圣人的眼光是很远的呀!”
这件事启示我们:喜爱别人的阿谀奉承、无原则地讨好和巴结,就会对这类人疏于防范,迟早要受其陷害。
故事三:吕惠卿软刀子捅入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视吕惠卿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和最知心的朋友,一再向神宗皇帝推荐并予以重用,朝中之事无论巨细,全都与吕惠卿商量之后才实施,所有变法的具体内容都是根据王安石的想法,由吕惠卿事先写成条文及实施细则再交付朝廷颁发推行。
当时,变法所遇到的阻力极大,尽管有神宗的支持,但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认为变法的成败关系到两人的身家性命,并一厢情愿地把吕惠卿当成了自己推行变法的主要助手,是可以同甘苦共患难的同伴。
然而吕惠卿千方百计讨好王安石并且积极地投身于变法,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不过是想通过变法来为自己捞取个人的好处罢了。对于这一点,当时一些有眼光、有远见的大臣早已洞若观火。
司马光曾当面对宋神宗说:“吕惠卿可算不了什么人才,将来使王安石遭到天下人反对的,一定都是吕惠卿干的!”又说:“王安石的确是一名贤相,但他不应该信任吕惠卿。吕惠卿是一个地道的奸邪之辈,他给王安石出谋划策,王安石出面去执行,这样一来,天下之人将王安石和他都看成奸邪了。”
后来,司马光被吕惠卿排挤出朝廷,临离京前一连数次给王安石写信,提醒说:“吕惠卿之类的谄谀小人,现在都依附于你,想借变法之名作为自己向上爬的资本,在你当政之时,他们对你自然百依百顺。一旦你失势,他们必然又会以出卖你而作为新的晋身之阶。”
王安石对这些话半点也听不进去,他已完全把吕惠卿当成了同舟共济、志同道合的变法同伴,甚至在吕惠卿暗中捣鬼被迫辞去宰相职务时,王安石仍然觉得吕惠卿对自己如同儿子对父亲一般地忠顺,真正能够坚持变法不动摇的莫过于吕惠卿,便大力推荐吕惠卿担任副宰相职务。
王安石一失势,吕惠卿被厚脸掩盖下的“黑心”马上浮上台面,不仅立刻背叛了王安石,而且为了取王安石的宰相之位而代之,担心王安石还会重新还朝执政,便立即对王安石进行打击陷害。先是将王安石的两个弟弟贬至偏远的外郡,然后将攻击的矛头直指王安石。
吕惠卿的心肠可谓狠得出奇,当年王安石视他为左膀右臂时,对他无话不谈。一次在讨论一件政事时,因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便写信嘱咐吕惠卿:“这件事先不要让皇上知道。”就在当年“同舟”之时,吕惠卿便有预谋地将这封信留了下来。此时便以此为把柄将信交给了皇帝,告王安石一个欺君之罪,他要借皇上的刀为自己除掉心腹大患。
在封建时代,欺君可是一个天大的罪名,轻则贬官削职,重则坐牢杀头,吕惠卿就是希望彻底断送王安石。虽然说最后因宋神宗对王安石还顾念旧情而没有追究他的“欺君”之罪,但毕竟已被吕惠卿的“软刀子”刺得伤痕累累。王安石因为缺乏应有的防备之心而遭了暗算。
“吉言”
人际交往中,特别是权力场中,不乏这样的人,当你得势时,他恭维你、追随你,仿佛愿意为你赴汤蹈火;但同时也在暗中窥伺你、算计你,搜寻和积累着你的失言、失行,作为有朝一日打击你、陷害你并取而代之的秘密武器。公开的、明显的对手,你可以防备他,像这种以心腹、密友的面目出现的对手,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容易受到伤害,常有人利用我们的善良,常有人讨好我们又出卖我们。所以,要当心取悦你的人会给你带来凶险。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一些身居一定位置的人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希望你明辨了。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和你说得最好的不一定就是真心为你好。这就是当时只图享受而浑然不觉危险已逼近的结果。
如果你和某人只是普通朋友,虽然也一起吃过饭,但还谈不上交情;如果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时间未联络,感情似乎已经淡了……如果这样的人突然对你热情起来,那么你应该有所警觉,因为这种行为表示他可能对你有所图。之所以用“可能”这两个字,是为了对这样的行为保持一份客观,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解对方的好意。
碰到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只有冷静待之,保持距离,才不会被烫到。要分析这种“友情”是否含有“企图”并不难,首先是看看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握有资源,例如有权有势?如果是,那么这个人有可能对你有企图,想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你无权也无势,但是有钱,那么这个人也有可能会向你借钱,甚至骗钱;如果你无权无势又无钱,没什么好让别人求的,那么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基本上没有危险——但也有可能是想利用你这个人来帮他做些事,例如有些人被骗去当劳力;或是重点在你的亲戚、朋友、家人,而你只是他过河的踏脚石。
对于作践自己来取悦你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置之不理;对于置之不理而产生的狗急跳墙现象,最好的态度就是一笑而过。自尊、自重、自爱和自强使你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