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六四,繻有衣枷,终日戒。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易经·既济》
“释义”
《既济》卦六四爻说:乘船渡河要带破衣破絮,如果船漏就可以用来堵塞漏洞。
《象辞》说:整天戒备祸患,做人做事要有所疑惧。
六四爻告诫我们,做人要有长远目光,做事要深谋远虑,要随时警惕身边可能出现的危险。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这话不假。想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就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多看,多听,多接触新事物。不换脑筋,就会被淘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绝不是危言耸听。
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不管你现在是不名一文,还是富可敌国,你都要看到世界上比你强的还有很多。只有始终保持一个广阔的视野,脑子能不断装进新东西。才能最终成就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事典”
故事一:侍卫的隐喻
吴国渐渐强大起来,吴王夫差想派兵攻打楚国,大臣们苦劝不听。有几天,夫差发现自己的侍卫官总是早晨到后花园里去,回来的时候,衣服全被露水打湿了。
夫差好奇地问:“你每天出去这么早干什么呀?”
侍卫官说:“后园的树上有只蝉在歌唱,却没有想到有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举起了前爪。可是,螳螂也没想到有一只黄雀在后面正要啄食它呢。黄雀只顾着螳螂了,没有想到我在树下用弹弓瞄准了它。大王,你看,顾前不顾后有多危险啊。”
夫差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瞻前顾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告诉李将军,马上取消这次出兵楚国的计划。”
越是在事业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愈要防止目光短浅、功亏一篑而走向灭亡失败。能自觉这样做,就可能顺利地化否为泰,转危为安。
故事二:张良谋国有远虑,谋身知近忧
张良年轻时是位热血青年,为报国仇而不惜身家性命谋刺秦始皇,不成而浪迹天涯。后来各地义军纷起,虽有几支起义军邀他入伙,但没有被看得上的,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后认为刘邦是诸豪杰中可事之人,乃从刘,辅佐刘夺得天下。
张良虽没有攻关夺隘的赫赫战功,但刘邦深知这位谋士在他统一天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曾说:“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要封张良为食邑三万户侯的大官,还是张良比较谦虚,退而求其次为留侯。
张良辅佐刘邦东征西战,为汉一统天下,建立了盖世功勋。但他能功成身退,不恋富贵。张良在建议刘邦任萧何为相国后,他便对刘邦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二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倨,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张良认为,作为平民百姓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心满意足了,于是决心隐退,“从赤松子游”。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后来学辟谷(不食五谷的一种气功)修炼轻身功而终一生。张良的选择算得上高明,确实正确地保留了生前身后名和家人不说,后半生还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恢复自由身,不枉活一生。
同张良一样曾被刘邦推崇备至的韩信,最后身首异处。当刘邦需要韩信的时候,也确实演出过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样动人的一幕;刘邦高兴的时候也说过:“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历代统治者都是如此。为人臣者、为下属者虽不是个个都需隐退,当然也是因上司的脾性和心胸而定,自己去留掌握于自己的手中,别做了权利争斗中的牺牲品就好。
张良谋国有远虑,谋身知近忧。对于张良的功成告退,史家多有褒贬,说法不一。但是作为一个谋略家,张良是非常懂得权衡利弊关系的。在国家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身体不好,年迈知退,让位后人,现在看来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故事三:薛公的眼界与黥布的胸怀
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中大夫贲赫上书告淮南王黥布谋反。高祖派人查验有据,召集诸侯问道:“黥布反了,怎么办?”众诸侯都回答说:“发兵将他小子坑了,还能怎么办!”
汝阴侯胜公私下问其士客薛公说:“皇上分地封他为王,赐爵让他尊贵,面南而称万乘之主,他为什么谋反呢?”
薛公说:“他应该反!皇上前年杀彭越,去年诛韩信,黥布与此二人同功一体,自认为祸将及身,所以谋反。”胜公对高祖说:“我的士客故楚国令尹薛公,其人有筹策,可以问他。”高祖于是召见薛公,求问对策。
薛公为高祖分析形势,他说:“黥布谋反并不奇怪。黥布有三计,如果用上计,山东之地就不是汉朝的了,用中计,则胜负难测,用下计,陛下可以安枕而卧。”
高祖问:“上计怎么讲?”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北取齐鲁,传檄燕、赵,然后固守,山东之地即非汉所有。”
高祖又问:“中计怎么讲?”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则胜负难测。”
高祖又问:“下计呢?”薛公回答说:“东取荆,西取下蔡,以越为后方,自己守长沙,则陛下可以安枕而卧,汉朝无事。”
高祖说:“那黥布会用哪一计?”薛公说:“黥布以前是骊山的役徒,而今为万乘之君,他只会保身,不会为天下百姓考虑,所以会用下计。”
高祖说:“好!”于是封薛公千户,亲自领兵东击黥布。果然,黥布用薛公说的下计,东击荆,荆王刘贾死于富陵(今江苏洪泽县西北),劫其兵,渡淮水击楚,大败楚军,然后西进。与高祖兵在蕲(今河南淮阳县)相遇。汉兵击破黥布军,黥布渡淮水而逃,后与百余人逃至江南,被人杀死。
薛公虽然是把黥布看扁了,但他看得很准。黥布的确胸怀不大,鼠目寸光。手下又没有出色的谋士,成不了什么大事。
故事四:严辛的眼光看得很远
明代的奸臣宰相严嵩是江西人,他的生日是正月二十八日。亭州人刘巨塘是宜春县令,来京城拜见皇帝,就随同众人前往严府为严嵩祝寿。寿礼结束后严嵩疲倦了,他的儿子严世蕃叫人关上大门,禁止出入。
这时,刘巨塘因来不及出门被关在严府内。到了中午,刘正感到饥饿难忍时,有个叫严辛的人自称是严家的仆人,领刘从一条小路来到他自己的住所请刘吃了饭。饭后严辛说:“以后希望阁下多多关照。”
刘巨塘说:“你的主人正当显赫昌盛的时候,我能帮你什么呢?”
严辛说:“太阳不会总是当午,愿您不要忘了今日我的托付。”没过几年,严嵩垮台,刘巨塘恰在袁州当政,严辛因为窝赃2万两银押在狱中。刘巨塘想起当年的话,为他减轻了罪,改判为发配边疆。
身处乱世更要有一种危机感,严辛在主人鼎盛之时能想到太阳不会总是当午,才会有后来减轻罪行的关照。世道不好之际,较之建功立业更重要的是保身。
“吉言”
人生就像浩瀚无垠的大海,不会永远风平浪静,时常会有惊涛骇浪骤起挑衅。在人生的大海上驾驭着人生小舟时,就要有勇于迎战风浪的从容和镇定,就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气量。这样,你的一生才会消融灾祸,迎来吉运的曙光。
做事既要看到眼前,更要着眼未来,不可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果是十分有害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情况千变万化,问题错综复杂,只顾及一点怎么能行呢?不论干什么事情,要想得到成功,就必须克服顾前不顾后的毛病。
胡雪岩曾经说过眼光的问题:“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研究很多有成就的人,不能不为他们的眼界所折服。开阔的眼界可以很有效地拉近自己与成功的距离,使自己少走弯路。眼光准,就能把握机遇;眼界宽,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以小见大,看得全面透彻;眼界高,就会追求无止境,人生更辉煌。
视野狭窄的人看见的只是江上的浮萍,眼界开阔的人看到的则是涌动的大江潮流。从成功走向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明智的人更应善于把握现在和未来的条件来综合分析,从而预测出自己明天的需要。事实证明,思考未来,有长远眼光,这样才能更好地装备自己,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