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23

第23章 幽州城下攻防战

清太宗在松锦大战获胜后,他对群臣说:对于消灭明朝13万大军,我很高兴。

但是,最让我高兴却是明总督洪承畴的投降,我们要进军中原,就像是瞎子走路一样,我们对中原的情况并不了解,可是现在洪承畴就像是给盲人带路的人一样。

同样,契丹军队要想进军中原,先前也曾像是瞎子一样,对中原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但是现在汉奸卢文进投降了,他成了契丹人的导盲犬。

卢文进在契丹国,见契丹军队没有攻城的器具,也不会攻城术,就把自己毕生所学的中原攻城器具,如云梯、冲车等,手把手的交给了契丹人。

他在每次契丹南侵过程中,都在前面引导契丹人进军中原,可是说他在契丹,做了一个汉奸该干的一切事情。

在朔州被攻下不久,卢文进为了在新主子面前邀请请赏,他极力撺掇阿保机南下,阿保机就决定让卢文进为先锋,率领大军南侵。

契丹人在卢文进的带领下,选择进攻新州,之所以选择新州,就是因为新州曾经是卢文进的伤心地,新州刺史安金全先前,曾打败过卢文进,这次听说卢文进又回来了,还带来10多万契丹骑兵,再看看自己手下这点人,这次,安金全很识趣,他连城都不要了,一战没打,趁着夜色弃城逃走。

卢文进这下算是报了仇,趾高气昂,他让自己的部将刘殷做了新州刺史。

晋王李存勗听说新州丢了,他命令在新州附近驻扎的幽州节度使大将周德威,领兵3万攻打新州。

周德威是李存勖手下名将,他智勇双全,曾随先主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作为大将,他喜欢亲自出马交锋,亲身搏斗,身先士卒,非常骁勇,他身先士卒的做法,极大的提升了士兵的士气,大家都爱跟着他打仗,周德威曾先后生擒后梁大将陈章和刘仁恭手下大将单延珪等勇将,我前面提到的河北大军阀刘仁恭还是周德威亲自抓住的。

周德威军在新州城东安营扎寨,刘殷亲自上城督战,经过10天奋战,周军仍未能攻入城内。当阿保机听说周德威名气很大时,他放心不下,在卢文进的引领下,亲率30万大军再次南下增援在新州城外攻城的契丹军队,这时,周德威才3万多人,势单力薄,双拳难敌四手啊,刚一交锋,就被契丹人击败,退回幽州据守。

阿保机乘胜追击,将幽州城团团围住。此时,幽州城以北山谷之间,到处都是契丹军队的毡车毳幕。

在这里,我要指明一点,阿保机时代,契丹的军队里基本都是骑兵,没有步兵和特种兵。契丹铁骑虽然善于野战,却不善于攻坚。契丹的军队,每当遇到中原的坚固城池,都一直有心无力。而且,契丹人科技落后,虽然有卢文进的指点,但到底是在技术上逊色很多,因此缺乏必要的攻城器械。

另外,阿保机在率领契丹军队攻城时,还有一个顾忌,那就是契丹本族兵少,根本无力承受攻城战那异常惨重的伤亡。因此,在阿保机军队里,那些被契丹人掳掠汉族的男女老少,自然都成了攻城的最好选择,攻城时,这些妇女老弱他们被推上最惨烈的攻坚最前沿,契丹人在后面拿着刀枪剑戟督促着,充当契丹人的炮灰!

卢文进见契丹军队迟迟打不开幽州城,他就教导契丹军队挖地道的方法,契丹军队以前哪见过这些新鲜玩意,立即着手准备,白天在城外攻城,夜里趁着夜色,从四面八方掏地道,准备挖通到幽州城里的地道。

这个掏地道的方法,在古代战争史上是非常奏效的。同时,针对周德威指挥士兵在城上放滚木礌石和弓箭,居高临下的优势,卢文进给阿保机献计,组织人力在城外,堆出一个和幽州城墙一样高的小山头,这样,契丹军队就能和城里的军队一般高,契丹军队从山头上不断向城里射箭。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野蛮的契丹人终究是头脑简单些,周德威军队里也有聪明的谋士,他们随机应变,在契丹人挖的地道中,燃烧柴草,试图用烟熏的方法,阻止契丹军队的进入。

另外,在城内将烧熔的铜液泼洒到攻城的契丹士兵身上。契丹士兵的皮肤一沾上铜汁,就立即溃烂,每天契丹士兵死亡数以千计。

看着与日俱增的伤兵,阿保机心如火焚,但是他并不死心,仍命军队强攻,毫无退却之意。幽州城内形势十分危急,周德威实在坚持不住了,没有办法,只能急命士兵突围而出,向晋王李存勗求救。

李存勖与后梁正在黄河边上打的热火朝天,他实在没有多少兵力可以分出来救援幽州城,但是幽州城他又不能不管,毕竟那是自己的北大门,于是他与诸将紧急商议,众人都劝李存勖放弃幽州。

但是,在这关键时刻,先王李克用手下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嗣源和另外两员大将李存审、阎宝等三人挺身而出,李嗣源提出:周德威是社稷的支柱,现在幽州城朝夕不保,不久就支持不下去了,如果周德威和幽州城都完了,我们损失太大了,我愿意带兵救援幽州城,如不成功,愿以人头担保。另两位李存审和阎宝,他们都赞同李嗣源的建议,他们还认为契丹军队貌似强大,但是他们缺少后勤供给,难以维持长久战争,等待他们粮草尽无,我们援军将与周德威里外夹击,给它重创。

晋王李存勖听取了三人的意见后,觉得有道理,他力排众议,采纳了三人的建议。在如何解围的具体战术上,李嗣源认为:我们骑兵少,步兵多,在平原与契丹骑兵作战,几乎没有胜算。

李嗣源准备采取出其不意,不走平原而走幽州城北面的山谷,采用这个偷袭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契丹军队打击。

同时,这样就可以成功避开契丹的骑兵优势,同时防止自己的粮草被劫。当然,这是一步险棋,军队踪迹一旦被敌人发现,陷入对方设下的埋伏,势必遭到重创。

我认为英明雄伟的李嗣源在后唐内乱,李存勖突然战死的时刻,能够脱颖而出,击败众人,成功登上后唐皇位,不光是凭借天时,而且他的才智确实是独树一帜的,是五代有勇有谋的军事家之一。都说上天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这点一点都不假,而李嗣源就是这么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