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26

第26章 南进计划受挫

在幽州城外,大军事家、辽朝奠基人太祖耶律阿保机遭受自出生以来,第一次大的失败,当潮水般的军队退下来时,任凭阿保机如何喊叫,也无济于事,他平生第一次感到这么无助和无力。

遭受幽州城惨败之后,阿保机并不甘心失败,从哪里跌倒的必须从哪里站起来。他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在整整四年后,在公元921年十一月,他又在大汉奸卢文进,和另一个新投降的汉奸王郁的引领下,阿保机发全国之兵再次南进中原。

这次,晋王李存勖与后梁在黄河边上的决战已经结束了,李存勖获得最终的胜利,朱温也被儿子给干掉了,后梁的灭亡指日可待,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李存勖,自然意气风发,他得到契丹入侵的消息,亲自率骑兵五千人迎敌。

我们从发兵的数量来看,五千对阵数十万,真不成比例,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李存勖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把阿保机的契丹国当回事,他自信满满。

可是,尽管李存勖不把契丹人当回事,他的士兵们心理素质可没那么好啊!当时,面对契丹铺天盖地、漫无边际的大军,李存勖军队里的那些当兵的人,有些胆小的,都被吓得连连后退,甚至有的人要临阵逃走,李存勖督促手下将领一连杀了好几个士兵,才勉强压住阵脚。

李存勖手下部分将领看到形势紧迫,纷纷建议干脆退守河北魏州,避避阿保机军队的锐气,但李存勖毫不动摇,对这些意见,他不以为然,他不无夸耀地对将军们说:想当年,我曾经率领几万士兵,就连续灭掉后梁几十万大军,占领河北和河南,今天遇到契丹族这些杂种,我要是灭不了,以后我还怎么君临天下,当皇帝啊?”,李存勖说这话证明了他内心是个多么强大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气场,只有一个人有绝对的实力时,他才能有这样的气场。

为证明自己的勇敢和决心,李存勖亲自率军在前面开路,客串了一回先锋官。

那时,正好是冬天,在双方军队抢渡一座沙河桥时,由于桥面太狭窄,契丹都是骑兵,契丹士兵只能从河面上通过,而河上的冰又结的不太厚,过冰河时,冰面突然崩塌,掉到河里淹死的契丹骑兵不计其数,李存勖趁着这个机会,率军冲杀,杀死不少契丹骑兵。

阿保机获悉前锋挫败,他的心头一沉,也许是与李存勖前几次的军事失利,让阿保机心存畏惧之情,他急忙率大军后退。

当获悉契丹军队后退了,李存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率军在后面紧跟追杀,阿保机真的失算了,在面对李存勖时,他本该勇敢的顶上去,但是,他却命令后退,本来就对李存勖有畏惧感的契丹士兵,将后退变成逃跑,在后退之中相互踩踏,死伤不计其数。

阿保机好不容易将溃散的军队收拢起来,准备伺机再战,但是天公不作美,当时的军事行动是在大雪天里进行的,这场大雪足足下了十几天了,平地上的雪都能堆成数尺高。

因为阿保机时代的契丹军队还没有实行后勤补给制度,他们打仗时不带粮草,而是靠士兵自己骑马去四处抢掠,天气这么冷,四周围几十里地之内,连个人影都找不到,契丹军队哪里抢的着粮草啊,李存勖针对契丹后勤补给的弱点,又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契丹士兵可倒了大霉,战马被饿死无数,人冻得瑟瑟发抖,别说打战,连命都保不住了,阿保机见到如此情景,只能无奈退兵,

经过两次深重打击,契丹国在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都只能小规模的骚扰北部边境,抓几个人,抢几个牲口,阿保机居然发展到小偷小摸的地步。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大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在以后的几年里,一代枭雄阿保机眼看着后唐皇帝李存勖攻灭后梁,河北军队被大批调离到河北的机会,竟不敢有所动作。

直到卖国贼石敬瑭主动割让幽云十六州,才让契丹军兵不血刃占据了幽州城,看来一个强大的国家能抵御任何外来势力的进攻,只有内部出现相互内斗,争相当卖国贼,才真是中华民族的千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