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44

第44章 教训不听话的孙子

辽太宗耶律德光准备兴兵讨伐后晋,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后晋新皇帝石重贵,在契丹担任枢密使、幽州节度使的大汉奸赵延寿,早就想代替后晋当中原皇帝,当他听说后晋这么不听契丹的摆布时,觉得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了,他立即上蹿下跳地怂恿耶律德光出兵,恰好在这个时候,后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的皇帝瘾也犯了,他派遣密使也劝契丹出兵讨伐后晋,他愿做内应,杨光远还跟契丹人送信说:今年,中原黄河流域发生大规模旱灾和蝗虫,汉族人都饿死一半了。

耶律德光一看,这南侵中原有了内应,中原还闹了天灾,这正是出兵征服中原的好机会,因此就决定亲自出兵,耶律德光现在与汉族人打交道多了,也学的非常奸诈,他知道出兵打仗就得死人,可是契丹族人口数量远远比不上汉族人的数量,死一个少一个。因此,耶律德光将新收服的燕云十六州的汉族人及赵延寿带过来的原后唐降兵都集合起来,让他们组成一支部队,在前面当前锋,契丹军队在后面督战,耶律德光这招就叫以华制华,契丹人不费一兵一卒,坐收渔利,他的这个计策非常的毒辣。

为了鼓励大汉奸赵延寿能为契丹卖命,耶律德光在赵延寿出征前,还对他说:如果这次出兵能够得到中原,就应该立你为皇帝,耶律德光又指着赵延寿,对他属下的汉军说:这就是你们未来的主子啊。

赵延寿这傻小子,利令智昏,他没有识破契丹人的用意,对耶律德光的话信以为真,他感激涕零,表示要尽力为契丹卖命。

公元944年,赵延寿率领五万汉军为先锋,进攻后晋,出兵异常顺利,他一路打到黄河边,后晋出帝石重贵和景延广部署后晋主力军队,沿着黄河设防。在这里,赵延寿的汉军碰到自出兵以来头一个硬仗,被后晋的禁军打的稀里哗啦。

赵延寿没有办法,只好请契丹主子亲自出兵,耶律德光觉得这次自己不亲自出兵是不行了,他带领十万人马,在黄河边上的澶州城外列开阵势,想通过与后晋主力的一次决战,就把后晋军队全部给消灭。

但是,耶律德光骑着马,登上附近的山岗时,他远远看到晋军军容整齐,士气高昂时,就用奇怪地对侍从说:真奇怪,杨光远不是来信说中原闹旱灾,百姓都饿死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可就在前方将士要与契丹进行决战的关键时刻,在后方开封城里,年轻的皇帝石重贵,还只顾吃喝玩乐,甚至没心没肺地出外游猎,不做任何战守准备。

最后,在战争关键时刻,石重贵对前方战事不闻不问,他强派大量民工,在开封城内大建宫室,搞装修,收购奢饰品。为了能在皇宫内都铺上地毯,显示华丽,他甚至不惜用织工数百人,费时一年,制成一张大地毯,这真是应了白居易的那句诗词:地不知寒人要暖,少拿人衣作地衣了。

正在石重贵在开封花天酒地之时,前方后晋将士和契丹军队多次交锋,双方苦战到深夜,死伤都很惨重,据记载,当时双方射出的弓箭头落在地面上,堆了足足几寸厚,可见战斗的激烈程度,当夜契丹军队率先顶不住后晋的猛攻了,他们后退三十里路,耶律德光见后晋军队战斗力很强悍,没有办法,只好分两路回国,在路上契丹军队为报复此次南征失败的怨气,他们一路烧杀抢掠,将河南郑州等地方圆一千里内的人和财产,全部抢光,后晋景延广这时的英雄气概,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对于契丹军队,他也不敢追击,任由契丹军队满载赃物而回。

后晋能够击败契丹,完全是广大官兵前方玩命的结果,后晋出帝石重贵对于广大官兵的贡献,居然一概不予赏赐,石重贵任命高行周和王周镇守澶州,此时,大汉奸桑维翰又弹劾景延广拥兵自重,不去救援被契丹围困的城市,专权自恣,石重贵对于自己的宠臣景延广也产生了不满,他觉得这回契丹军队之所以出兵,就是因为景延广擅自逮捕契丹商人才惹的祸,他一怒之下,将景延广贬为西京统帅。景延广被贬黜后,心情十分郁闷,每天借酒浇愁,后来竟然擅自增加朝廷摊派的敛财任务中饱私囊。

后晋境内许多地方,被契丹军队一路破坏的极为惨重,百姓家里十室九空,死尸堆积如山,在这种情况下,石重贵不仅不体恤民情,相反他为了祝贺,竟然下诏将公元945年改年号为开运元年,命令举国上下摆酒庆贺,真是没心没肺。

为玩乐尽兴,他对唱戏的优伶们越来越赏赐无度,宰相桑维翰见到后,真心劝阻他说:在前方的将士拼死拼活,立了战功,得不到一点赏赐,优伶们唱唱戏,就得到成千上万的赏赐,以后契丹打过来,谁还给你卖命啊。桑维翰先生作为大汉奸,居然能够说出这般推心置腹的话来,可真不容易,但是对于桑维翰的金石良言,石重贵听到他的建议,对桑维翰越发讨厌,找个茬将他调走,任性的石重贵在朝中连桑维翰这样的人都没有了。

在国难当头,百姓饿毙于道的时刻,作为皇帝的石重贵还如此的挥霍,后果可想而知。各地方的官员在契丹军队战争破坏之后,见到皇帝都这么腐败,就越发横敛暴敛起来,用严刑峻法对待刻薄百姓,后晋百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再加上石重贵为防备契丹,加强河北战备,他组建了一个常备兵叫做武定军,中原各地到处都在抓壮丁,害得百姓流离失所,大量男壮丁脱离生产,耕地荒芜,留在家中耕种的都是老弱病残,契丹军队不来,后晋都难以维持了。

对于叛变的平卢节度使杨光远,石重贵可没饶了他,他派大将李守贞率大军围攻。杨光远在驻防地青州城里,日夜等待契丹兵来救,哪知契丹国觉得他没有利用价值了,只派来了一千余人前来支援,这些人走到半道上,还被齐州防御使薛可言中途击退,青州城中顿时弹尽粮绝,杨光远的兵士多数被饿死。杨光远知道大势已去,每天登上城墙嚎啕大哭,我估计此时的卖国贼杨光远脑子也有兵力,他嚎啕大哭,不是自己主动动摇军心吗。

他的儿子杨承勋、杨承信、杨承祚劝父亲出城投降,杨光远摇着头表示反对,杨承勋等人怏怏退下,他们想起怂恿父亲谋反的罪魁祸首就是判官邱涛和亲校杜延寿、杨瞻、白承祚几个人,心里恨得要命,于是趁父亲回府的时候,召集了一帮心腹将士杀死了这四个人,将他们的首级送到后晋军队的大营,一面放起大火,将父亲杨光远控制起来,然后开城迎接官军,杨光远的儿子们不会写字,他们就让青州县令王德柔上书向石重贵谢罪。

石重贵见到这封谢罪表,他竟然拿不定主意是否要赦免叛国杨光远父子,他和桑维翰商量。桑维翰表示坚持要处死,等桑维翰退下后,石重贵命令李守贞自己权宜行事,李守贞当时已经进入青州,接到皇帝的命令后,派客省副使何延祚率兵进入杨光远的家,只处死了杨光远一人,便算结了案,然后上书称杨光远已经病死了,石重贵也不再追究,反而任命杨光远的儿子杨承勋出任汝州防御使。大汉奸杨光远背叛皇帝,出卖祖国,他的儿子在危难中劫持父亲,这样不忠不孝的行为,作为皇帝的石重贵也能够容忍,可见他是多么没有政治远见,他如此的赏罚不明,后晋政权哪里能够长久呢!

当初杨光远谋反,天下大震,百姓们都讥笑说:“杨光远也能谋大事吗?我不相信!杨光远是个秃子,老婆又是个跛子,天下怎么可能有秃头皇帝、跛脚皇后呢?”,果然半年时间不到就送了命,但是,在中原得大小军阀们,还有不少人,也想学杨光远等人的样子,盼望着契丹进攻的时候,也趁机卖国,当一回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