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69

第69章 老滑头判断失误

辽世宗柴荣刚当上皇帝,不知从哪里知道自己的左谏议大夫王朴发有算卦的本事,一天,柴荣突然问王朴发:老王啊,你给我算算,未来,我能当几年的皇帝啊?。

在官场混了这么久的王朴发,对于皇帝提出的这个离奇的问题,他短时间内无语了,心想:你能当几年皇帝,我怎么会知道!

但是,王朴发的脑子转的相当的快,在他短暂的迟钝后,他当然得巴结着跟皇帝说了,如果此刻你要是脑残,实话实说皇帝只能当三、二年,皇帝一听准发火,自己的吃饭的家伙和一家老小的脑袋就都得搬家啊。

王朴发仔细地看看柴荣的面相,然后装模作样地掐着手指头算了算,从容地答道:陛下,老臣才疏学浅,但是以我来看,陛下最少能当三十年的皇帝。

柴荣听后,虽然他也没太拿王朴发的话当真,但凡是人都爱听奉承话,仍然十分欣喜地对王朴发说:“如果真的像爱卿说的那样子,朕当用十年时间开拓天下,十年时间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十年时间让天下都太平,这样我的心就安了!”

柴荣上台后,他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华版图,后周继承五代短命政权的版图只有华北地区,南方还有咄咄逼人的李璟的南唐、钱俶的吴越、刘晟的南汉、孟昶的后蜀、高保融的荆南三州之地、清源军(今福建泉州一带)的陈洪进、湖南原楚国辖地正由周行逢和王逵进行残酷的争夺。

北方强大的契丹帝国正咄咄逼人忽视着中原,它就是一把时刻如悬在中原王朝头上的利刃,后汉的残余北汉控制着太原以北的地区,也借助契丹的力量,时刻准备向后周报灭国之仇。

为实现统一中国这一宏伟目标,柴荣在他的统治的短短五年半期间里(如果柴荣知道自己才统治五年多,相当于王朴说的六分之一,不知作何感想),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五代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就是柴荣上台后没几个月,在太原的北汉地方政权伪皇帝刘崇,看到后周太祖郭威死了,新皇帝继位,他就开始打算侵略中原。

但是,粗心的刘崇对这个没有打仗经历的新皇帝柴荣,一点也不了解,他还以为柴荣在军事上什么都不知道,是个窝囊的皇帝。

刘崇就勾结契丹,南下主动来侵犯后周国土,刘崇错误地此时正是兴兵灭周的好时机,如果他知道后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我想打死他,他也不能南下入侵后周。

辽朝耶律璟看到侄子刘崇要入侵中原,契丹人当然希望中原越乱越好。他就派大将杨衮带领骑兵万余及步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到达晋阳(今太原)支援后汉这次军事行动。

刘崇任命手下悍将张元徽为先锋,领兵三万,联合契丹,进逼河北泽、潞二州,后周泽潞节度使李筠穆令以两千步骑抵御联军。

可是,李筠不是领兵的材料,在太平驿(今襄垣西北)被北汉契丹联军打败。北汉联军乘胜包围李筠,后来,北汉除留少量部队围困潞州(今长治)外,大部队长驱南下泽州(今晋城),企图一举灭亡后周。

面对前线雪片般飞来的战书,新皇帝柴荣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出兵的事情,在这次朝会上,柴荣面对这群意见不一,众说纷纭、莫衷一致的朝臣,他分析了敌我军事对比后,就下决心要御驾亲征。

在这时候,群臣里主动走出一位老宰相,大声提出发对意见,阻止柴荣北征,他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五代著名老滑头冯道。

我介绍过,冯道一生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当官,伺候了20多个皇帝,在他脑海里,对于前面那些皇帝的性格和脾气都被他摸透了。

可是面对这个新皇帝柴荣,冯道却一点也不了解,他只知道柴荣是死去的太祖郭威生前的大管家,在继位当皇帝之前,只知道走南闯北,行走江湖,弄弄算盘管管账,对于带兵打仗这些事,柴荣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显露出特殊的才华。

因此,在冯老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柴荣出征,这在冯老头一生仕宦生涯之中,居然是第一次开先例。

冯道可是朝廷里有名的老滑头,向来对事情处理的方法都是见风使舵,从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次第一个带头反对,这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对于冯道此次的反常表现,连周世宗柴荣也觉得无比惊奇,他快步下了丹池,走到冯道面前,自信地对冯道说:“唐朝初年,天下草寇蜂起,唐太宗李世民每次都是自己亲自出征平定战乱,这次我也要学李世民亲自前去”。

老滑头冯道见柴荣这么说,他居然毫不识相,再次顶撞和嘲笑柴荣:不知道陛下是不是唐太宗啊!”

柴荣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的怒火,他觉得这个冯道是看不起自己,大怒道:以我现在强大的兵力,破北汉契丹就像是泰山压卵一样啊!冯道见皇帝发火,一向狡猾透顶的他居然敢嘴硬,又顶撞柴荣:不知道陛下能像泰山一样吗!

对于冯道的无理,柴荣不屑一顾,他叫人立即将冯道拽到朝堂之下,再也不理他了,冯道下殿后,在暗地偷偷地发笑,在他心里盘算着,柴荣此去凶多吉少啊,只要北汉一打到开封,他就率领百官迎接新主子,仍然当他的大官享受荣华富贵。

此次面对有契丹撑腰的太原强敌,许多后周的大臣们都已经腿肚子转筋,也都在考虑自己的后路了,当柴荣毅然决定亲征的时候,五朝元老,德高望重的老滑头大臣冯道却大泼冷水,当面讥讽世宗以唐太宗自比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五代的官僚眼中,什么国家社稷、皇帝和百姓,对于冯道这些已经心死了的行尸走肉来说,统统都不重要,柴荣看透了冯道等惯于去旧迎新的丑态,下决心用战争的胜利来安定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