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72

第72章 先南后北的计划

周世宗改革国内军事政治制度后,后周的国力迅速增强,面对不断增强的力量,这让原本就雄心勃勃的柴荣,更加坚定了早日统一中国的志向。

要统一中国,必须要有一套符合客观实际的征伐策略,这时的后周政权,面对着南方十个小国和北方北汉、契丹等混乱的国内形势,英明的柴荣自己也拿不准主意,到底该首先讨伐谁,他多次向朝中的大臣们询问征讨良策。

一天,柴荣特意选出以徐台符等为首的二十名翰林学士,将他们找上金殿,柴荣让太监们分别给他们每人一张答卷,众人定睛一看,在皇帝的答卷上只列出两个课题,是让他们做两篇文章:一个是《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一个是《平边策》。

可是徐台符这些文臣,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他们不能体会皇帝的良苦用心,都拘泥墨守成规,他们竟然都不赞成皇帝用武。一会儿,他们纷纷交上自己的答卷,柴荣像个老先生一样,亲自批阅学生们的答卷。

在徐台符等人的文章里,他们纷纷写到:当前,后周朝最要紧的事情是遵循孔圣人的“修文德,来远人”的思想,抓好国内的内政,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至于军事征讨的问题,还是先放一放吧。

周世宗看到这些迂腐的文人提供的答案,气的连连摇头叹息。他在叹息举国之内,怎么竟然没有一个能够理解自己苦心的知己啊。

不一会,枢密使王朴将自己的答卷交了上来,柴荣看后大喜,他高兴地夸奖王朴:满朝之内,只有爱卿和朕最对心思,咱们君臣二人可谓知己。

原来,王朴看到皇帝给他们出了这些两道课题,就知道皇帝想平定天下的心思。

王朴也正好有这个想法,因此在他的试卷中,他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大胆地撰写了著名的《平边策》,在《平边策》里,王朴的大意是说:用兵之道,先要拿最弱的敌人开刀,俗话说柿子要捡软的捏。

因此,最应该先攻打的是在江西、江苏地区盘踞的南唐国,夺取它们富裕的江北诸州,既得江北,再取江南。得了江南,岭南巴蜀的南汉和后蜀等地方政权,自然会主动来投降。

南方平定了,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必然望风而降,如果辽朝派兵坚守燕云地区,陛下再率领军队攻打,就不困难了,

王朴还提出:燕云地区的民心可用,因为燕云十六州的民众都是汉族人,他们一定会支持后周军队。只有太原的北汉,与后周是世仇,决不肯轻易归降,但他们经历了高平失败后,不敢再为边患,可留待最后,俟机一举消灭它。

王朴的计划是想先平定南方,用南方厚雄的财赋,养北方强大的兵力,然后攻取幽燕,最后取得河东,完成柴荣的统一大业。

当然,王朴的这个计策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后周军人的意愿,如果让这些军人们选择,他们更愿意南征,主要是因为南方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相对微弱的军事抵抗力,而北伐面对的是强悍善战的北方民族和相对微不足道的战利品,巨大的伤亡使将领们不寒而栗。

这其实是赤裸裸的人性,周世宗在世的几次北伐都有将领的反对,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王朴献上的这个计策,非常符合柴荣的心思,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更加尊重和看中王朴,不时找他来谈心,由于志向一致,君臣两人的关系亲密无间。

直到数年后,当王朴得暴病去世后,柴荣听说,他心疼的将手中的玉斧戳着地板,放声大哭,由此可见君臣两人的感情至深,可谓英雄惜英雄。

我认为,一个人处在职场之中,并不需要刻意的搞关系,只要自己成功的将自身所具有的才能展示出来,让领导发自内心的赏识,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王朴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周世宗根据王朴制定的计划和原来自己的打算,派大将向训、王景等领兵西征四川,不出半年,先后攻取了后蜀的秦、阶、成、凤等4州之地。

随后周世宗为夺取南唐江北之地,他三次南征,显德五年,醉深梦死的南唐国主李景派出的五次援军,都被后周打败,李璟无奈,被迫遣使割江淮之间14州60县土地给后周,并付犒军银10万两、绢10万匹、钱10万贯、茶50万斤、米麦20万石,每年给后周岁币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