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74

第74章 幸与不幸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的命运是坎坷不平的。辽穆宗耶律璟的侄子耶律贤,小名叫明戾,他是辽世宗耶律阮的第二个儿子。

作为皇子,耶律贤本应有一个愉快的童年,然而在他只有三岁那年,一件极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天禄五年(公元951年),他的父亲辽世宗和母亲萧后,在龙化州火神淀行宫内,被久已包藏祸心的耶律察割等人,悍然发动了叛乱杀死了。之后,耶律察割还想斩草除根,派人四处寻找并试图杀死跟随在父母身边的耶律阮的子嗣。

面对敌人明晃晃的刀口,耶律贤都吓呆了。在情况万分危难之中,耶律贤遇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大恩人,辽世宗的御厨,尚食刘解里是个好心眼的人,他急中生智,找来个毡子把小耶律贤包起来,藏在平时做饭用的柴草之中,这才使耶律贤幸免于难。

就这样,耶律贤一夜之间失去了父母双亲,生命虽然保住了,但是由于过度惊吓,耶律贤自此患上了严重的风疾。在中医里,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都属于风疾的范畴。

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即便贵如帝王,对于疾病也无能为力。就是这个风疾,如同鬼魅一般,紧紧抓住耶律贤不放,伴其一生,并最终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从那年开始,耶律贤的人生有了一个不幸的开始。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残酷的命运使耶律贤失去了双亲,却又让他意外得到了另一个家庭的关怀。平定叛乱后,辽穆宗耶律璟看到可怜的小明戾,便收养了他。

耶律璟虽然昏庸,却也是个有手段的。他识人用人极准,这一点远胜于他的堂兄耶律阮。别看他终日不理朝政,可在他在位的十几年中,辽帝国却稳健地运转着。

耶律璟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于是把耶律贤视为己出,倍加呵护,而辽穆宗皇后萧氏由于没有子女,也非常疼爱小明戾。在自己叔叔、婶婶的关爱下,耶律贤在永兴宫长大成人。

对于耶律贤,耶律璟实在可以说是他的再生父母。他不仅抚养耶律贤长大成人,更把他塑造成自己的接班人。耶律璟整日沉湎饮酒打猎,不理朝政。

胸怀抱负的少年耶律贤,看在眼里,他对叔叔的所作所为颇为不解,也颇为不满,时常和自己的幕僚韩匡嗣、女里等人议论朝政,甚至当面给耶律璟提意见,批评耶律璟。

年幼的耶律贤做出这种幼稚做法,是非常不合时宜的也是很危险的。当时,辽朝内部的政治非常混乱,耶律贤这么直率的性格,很容易让他的政敌们抓住把柄。对此,耶律贤身边的一些老臣,也都忧心忡忡。

有一天,耶律贤与韩匡嗣等人在家里聚会,大家都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当朝时事,耶律贤身边的老臣耶律贤适,见到这么情景,赶快站出来,他打着手势,拿眼神注视着窗户外边,意思是让他们闭嘴。对于耶律贤适得行为,耶律贤也省悟过来,他知道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从此他也成熟了很多,再也不当众谈论朝政。

耶律璟生性残暴,容不得别人对自己有半点异议。可是对于侄子耶律贤,他却是异常的宽容,对于耶律贤有时表现出来得对自己的不敬,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耶律李胡的儿子宋王耶律喜隐谋反被人揭露,在审讯过程中,耶律喜隐将耶律贤的亲信韩匡嗣被也咬了出来,韩匡嗣是耶律贤的幕府里的大谋士之一,正是为了顾及耶律贤,怕侄子耶律贤也被牵扯进去,耶律璟才没有治韩匡嗣的罪。这种冷处理,实则是对耶律贤的最大保护。

在耶律贤的幕府班底中,有耶律贤适、韩匡嗣、女里等人,这些人都对他将来的政治前途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人,在他少年时,便出现在他身边,伴其左右。

耶律贤适等人的及时出现并非偶然,也并非少年耶律贤能够慧眼识英才,轻易结交的结果。他们出现的背后必然有高人安排。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应该正是耶律璟。这些人无疑是耶律璟为耶律贤安置的顾命大臣。在耶律璟遇弑后,耶律贤之所以能够较为顺利地即位,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掌握了一部分军权,而把这些军权交给他们的只能是耶律璟。耶律德光在耶律倍身上欠下的债,耶律璟做了最大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