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辽朝那些事儿
44405700000076

第76章 被戏耍的北汉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世之道,他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公元961年的一个夜晚,明月当空,月光如水,这美丽的夜色,值得让人欣赏。但是,在开封城里的宋太祖赵匡胤对于此景根本无心观看,今晚,在皇宫内,他有和他的对手们进行一场关乎北宋王朝利益攸关的较量。

因此,他特意准备了一席丰盛的晚宴,把石守信等几个手握重兵的军事将领请到一起,老朋友们在筵席之上见面,自然饮酒欢歌,痛快异常。

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赵匡胤上演了一出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好戏,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

赵匡胤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多聪明,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受到赵匡胤的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赵匡胤严肃地说: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

我认为宋太祖赵匡胤他使用赎买的政策,罢去了大将们的兵权,比起前几位皇帝动不动就武力讨伐的处理政策,既省心又省力又和谐,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赵匡胤浪费的只是一些金银财宝,而换来的却是皇位的巩固,接着,他把手又伸向了地方,相继把五代时最大的症结之源---各地大小节度使的兵权也削去,从此为害中原的藩镇割据再也没有出现过。

赵匡胤继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迅速理顺了国内政局,但是当时,在北宋的辖区之外,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强大的辽政权和其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占据江汉一隅的南平,占据湖南14州的武平,据有两川、汉中45州的后蜀,据有岭南60州的南汉,据有江淮地区的南唐,据有两浙地区的吴越等割据政权。

这一客观形势,让赵匡胤必须考虑统一中国的战争,经过和自己最亲密的大臣赵普的谋划,君臣二人决定继承后周柴荣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针。

在对南方地方政权们进行讨伐的同时,赵匡胤没有忘记割据在太原的北汉地方政权,他给太原的当家人刘钧去了一封信,信中赵匡胤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刘钧说:你要是也想统一中国,你就率领你的军队赶快从太行山里出来,和我决战。

赵匡胤这么说的目的就是为了摸摸刘钧的底线,刘钧看到这封类似于战书的信,他倒也坦承,很快也给赵匡胤回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无奈地对赵匡胤说:“我国的土地兵甲,不足中原的十分之一,可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我刘钧暂时还不愿意归顺你,我之所以还坚守在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就是因为怕我们刘家今后没有了爵位,不能再享受荣华富贵了!”

人贵在坦诚,赵匡胤见刘钧这么坦诚,知道他不会和自己作对,更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正好自己也打算想征讨南方,所以赵匡胤就与刘钧达成默契,双方暂时不再动兵。

公元968年8月23日,与宋太祖有口头协议的刘钧死了,他的儿子刘继元继位,成为北汉新的当家人,此时宋太祖已平定荆南、湖南、后蜀,南唐、吴越臣服,只有广州的南汉拒绝附宋。

刘钧的死使宋太祖与刘钧的口头协议消失了,北汉继承者是否还像刘钧一样听话呢?

本已准备对南汉用兵的宋太祖,决定以攻为守,他命李继勋、党进、曹彬等带领大军讨伐北汉,北宋大军在铜锅河一战中打败北汉兵,然后直接逼近太原,在攻打太原城的战役中,北宋军队还放大火烧毁了太原的延夏门。

北汉政权见自己打不过北宋,被迫再次向辽朝求救。辽穆宗耶律璟派遣西南面招讨使挞烈领兵援助北汉,宋军见到辽朝援军到来,而自己对北汉的以攻为守的军事目的已经达到了,于是李继勋等将,未等与辽军交锋,就按照赵匡胤的命令撤退了。

此次伐北汉,与其说是伐,不如说是玩北汉、玩辽军。赵匡胤的意思是:春节快到了,让我们的士兵们回来过年,也让辽朝的援军白跑一趟。

公元969年2月,宋太祖决定亲征北汉,宋军顺利抵达太原城下。面对貌似坚不可摧的太原,宋太祖认为短期内无法拿下,他和将领们商议后,决定准备长期围困太原,赵匡胤征发当地民工数万人,修筑长墙包围太原。

宋太祖在太原周围勘察地形时,发现一条大河汾水流经太原郊外,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让民工在太原南边的高地上修筑长堤,堵塞汾水,然后掘开堤坝,引汾水灌城。

敌我双方都投入大量兵力进行拼死较量,太原战役长达三个多月,北汉也真是难啃的骨头,就是这样,北宋军队仍然无法破城,当时天气酷热,宋军很多人患上破腹病病倒了。

到了4月,辽穆宗耶律璟派遣挞烈为兵马总管,率领辽军的援军分两路到达太原,但辽朝的第一路援军被北宋顽强地成功打退。

到了5月,辽朝又派来第二批援兵。赵匡胤认为自己此次出兵达到了削弱北汉实力的目的,于是见好就收,他下令撤军,在撤军过程中,赵匡胤还将太原附近的百姓全部迁走,带回大宋朝。

赵匡胤的这招很阴险,我将你的百姓都带走了,让你成为光杆司令,不出几年,北汉的实力自然损耗,以后我再来攻打北汉,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