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44878300000035

第35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5)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改变投入要素的性能质量及其组合比例,改变生产工艺流程,改变产品的具体特点及其功能,改变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等,从而改变资源消耗强度,使更少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邓小平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由于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实现技术创新,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对外开放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吸引外资、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从而可以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邓小平指出:“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第五,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各地区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的大国。这表现在:一是一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优的质量发展;二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区域差异过大显然不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解决区域差异的途径既不是采用行政的“平调”方式拉平差异,也不能任其差异无限扩大,而是应先让一部分地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先富起来,然后再通过国家区域协调政策缩小区域差异,走共同富裕道路,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邓小平指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化社会,目前又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一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中,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经济理论已证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5%~20%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已有60%~80%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品的科技含量比以往提高了许多倍,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邓小平说:“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潮迅猛而来。按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创新的速度、方向决定成败的经济。纵观世界产品市场,智能的物化产品已登上了经济发展的舞台,快速扩张的软件早已成为最为夺目的朝阳产业,其他智能商品和智能服务也大放异彩。产品、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级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例如,自1993年以来,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的45%是由信息产业带动的。据估计,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可能由21世纪初的5%~20%上升到90%。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这个以知识资源为最重要经济增长因素的时代的科学概括。

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若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唯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然而,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我国人口的素质从总体上说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使经济结构面临世界范围内的大调整。我国有可能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产业化,及时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此,必须把科技现代化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

为了把科技搞上去,我国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五大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为实现这一重大发展战略,我国组织实施了“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等科技发展战略。从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超级863计划”,以推动21世纪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2000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1996年的30%左右提高到50%左右,2010年重点行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到65%左右。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科技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怎样才能实现上述科技进步的战略目标呢?关键是要有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都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因为,伴随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来临,诞生了新一代的产业主体。由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是由知识型劳动者来完成的,这样,知识型劳动者便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的主体,人力资本或知识积累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显着变量。目前,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表现为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经济竞争,这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竞争。哪一个国家教育发达、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哪个国家就会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邓小平早在1977年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正因为科技与教育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江泽民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五大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科教兴国的战略与实施

怎样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下把我国教育搞上去呢?邓小平提出了若干指导原则。

第一,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前提。科技进步依赖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许多寻求现代化的国家,虽然采用了国外最新的科学技术,仿效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但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把教育搞上去。科教兴国,必先兴教育。为了优先发展教育,“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切实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位置上加以考虑,这应该是衡量政府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指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怎样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