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44878300000036

第36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6)

邓小平在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回答了这一问题,那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四有”新人;面向世界,就是要以开放的思路办教育,通过学习各国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广泛的对外交流,跟上当代世界科技与教育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就是教育“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结构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全面和重点结合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所谓全面,是指整个教育体系都要进行改革,全体社会成员终生都要接受教育和培训;所谓重点,是指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必须改革教育体制,重视素质教育,既能培养出一批能追踪现代科技潮流的科技人才,又能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邓小平在1976年就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因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这一论断反映了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1989年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的主题就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发展教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有发展重点。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要消除这一差异需要非常大的经费投入。而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财政将是比较紧张的。在资源紧张的条件下,如果采取“撒胡椒面”的方法发展教育,就有可能把摊子铺得很大,难以有重点突破。因此,邓小平主张,“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普及的重点是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重点就是抓好一批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大学,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邓小平指出:“在大专院校中先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院校。”“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第四,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科技人才的培养,全体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要靠发展教育。以“解惑”“授业”为职业的教师则在提高教育水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肯定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事业。邓小平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和发现人才。

“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因此,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

第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既然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一大批科技人才,因此,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怎样才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呢?首先,应提高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被扣上了“臭老九”的帽子,政治地位十分低下。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就认为“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其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

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太少,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中青年知识分子很难起作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包括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要下决心解决。”“能不能每年给知识分子解决一点问题,要切切实实解决,要真见效。”?e583第六,破格选拔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e583知识经济时代是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一个新阶段,它将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一场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把科技与教育推到了前台,扮演起迎接时代挑战的主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这必将推动我国的科技与教育的大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施

1.人类关于发展问题的思考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不少人简单地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但经济发展实践告诉人们,经济增长不能全部涵盖经济发展,一国财富的增长并不一定表明该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协调发展。最明显的例证是,一些石油输出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达到或超过了工业发达国家,但其工业结构、生活质量等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事实上,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它比经济增长有着更广的外延。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不仅要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而且应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过去的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独立后就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五六十年代,发展中国家采取“经济中心论”的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认为只要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其他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经过一段时期,发现这些国家虽然经济有所增长,工业有所发展,但是,农业落后,城乡差距拉大,资源破坏,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治安、社会风气恶化。这样,人们逐渐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真正得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所以在七十年后,发展经济学家又提出“以人为中心论”的发展战略。选择战略目标多元化,除了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外,还包括解决分配不均,消灭贫穷,发展教育、社会福利、民主政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进入80年代,又出现可持续发展理论。1981年出版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所撰写的《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此书第一次提出“持续发展”问题。1987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有的明天》的报告中,广泛使用“持续发展”一词,指出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的发展。到了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五个文件,世界各国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这是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采取的综合行动蓝图。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别无选择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保证后代人的需要得到满足。

我国在建国初期,曾一度出现片面追求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实现工业化的现象,但很快就注意到经济与社会应协调发展,不能偏废。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而不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在一定期间内也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就十分令人关注了。邓小平对此有明确的指示,“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邓小平在强调发展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十分重视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消灭贫困,实现“小康”。明确指出:“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一贯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1979年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还十分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邓小平也十分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他说:“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邓小平1979年7月28日在山东省委常委会上的讲话)“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他多次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号召全国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提出“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目标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单向度的发展目标,而是多元化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又不同于单纯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模式,而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争取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文化水平,繁荣学术和文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保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还把人民生活水平、人口控制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状况等指标,作为“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具体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不只是谋求国民经济一段时期内快速发展,而且是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

我国于1992年签署了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两个国际公约,1992年李鹏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在《21世纪议程》及其他文件上签字。中国还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3年在我国召开“中国21世纪国际研讨会”。在此会上国务院有关领导宣布了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伟构想,发表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内容涵盖了中国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等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有关政策和行动框架。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既要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通过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干预,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资源再生速率,努力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达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从而使我国的发展可以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