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44878300000004

第4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

实事求是,是中国一句古语。最早见于东汉着名史学家班固所着《汉书·河间献王传》。班固在文中称赞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唐朝颜师古注“实事求是”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务得事实”指做学问要重实事根据;“每求真是”指做学问要取得真谛,做出准确的结论。因此,历代学者都把实事求是看作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青年时代,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经老师杨昌济介绍,曾利用假期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寄读。岳麓书院的讲堂正门上,挂着一幅横匾,上面写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这块匾额给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武器,赋予“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涵义。毛泽东同志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论述,赋予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涵义和理论的形态,使这一古老的成语成为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表达。

邓小平在批判“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也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

关于“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邓小平之所以特别强调要解放思想,是因为只有破除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所制造的迷信,把僵化的思想解放出来,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而“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在邓小平看来,首先是解放思想,因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其次,在邓小平看来,解放思想不是实事求是之外的东西,它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一个阶段、一个因子,无论在思维方向还是思维目标上,它与实事求是都是完全一致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和内在一致性。正是在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

与时俱进的“时”,指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和现实国情;“进”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与时俱进”的内涵作了精辟的概括:“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就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党的全部理论、纲领必须适应时代要求,不同时代对党的理论、纲领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我国的革命战争年代,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纲领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实现了这一理论和目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分析时代变化的特点,确认当前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建立现代、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目标,就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提出来的。这就是创新,就是与时俱进。

“把握规律性”,就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此,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研究规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尊重规律,又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富于创造性”,就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适应时代的最新变化不断开拓创新。由于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仅仅依靠“本本”和传统,根本无法指导急剧变化了的实践,根本无法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失去先进性和执政资格的危险。因此,与时俱进的着眼点在于突破和创新。

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涵,既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获得本质规定,又从时代要求的高度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辩证关系

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关系。邓小平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邓小平认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邓小平认为,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提出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而言的,离开实事求是来谈解放思想,就会变成脱离实际的臆想,就会违背客观规律,使思想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这样的解放思想,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因此,邓小平指出,不以实事求是为指针,解放思想就会“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

总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为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离开实事求是来解放思想,只能导致怀疑一切;离开解放思想讲实事求是,即使想求也求不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具体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互动来实现的。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现这一根本要求,达到主客观相统一,是做到与时俱进的前提与基础。所谓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顺应时势,开拓创新,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如果不能从时代变化的实际出发,不能科学地审时度势,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展规律,就会把握不到“时”。因为“时”在本质上是客观事物发展中的状态。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科学认识变化中的事物。因此,坚持实事求是是把握“时”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条件。

“时”是发展的、动态的。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跟上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与时俱进,就必须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充分看到时代、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才敢于在新的变化面前创造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理论,才会主动地和积极地应对变化,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使解放思想成为与时俱进的基础。

与时俱进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与时俱进反映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走向新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从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新局面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与时俱进的理念,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当今世界的变化剧烈而深刻,“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与时俱进就是着眼于发展了的社会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其根本用意就在于必须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只有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前沿,用不断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拓新局面,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从思想方法上提出与时俱进,赋予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鲜明的时代特性。

与时俱进深刻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品质。与时俱进突出了不断发展的社会实际,强调了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深刻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深刻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品格和科学精神。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这就决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也就是说,解放思想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也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不可缺少的品质。

与时俱进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思想的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这是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目的相一致的。与时俱进则进一步突出了创新在思想路线中的地位。一方面,它强调通过创新来应对时代变化和新的实践的发展要求,通过创新来解决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凸显了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揭示了以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的规律,使思想路线的创新精神和内容更加鲜明,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第三节 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党的思想路线,作为一种认识路线,处于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之中。思想路线的发展,思维方法的提升,是根植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们思维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样两个社会层面的。在不断开拓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反映了实践的新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