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44878300000006

第6章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516年,托马斯·莫尔所着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空想社会主义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己任,要求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没有剥削和压迫,自由平等的新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的先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和有益的借鉴。但是,这些“社会主义”观念仅仅是从永恒的正义原则和抽象的概念中导引出来的某种主观的规定,尽管它们具有某种合理性,给人们以批判资本主义的觉悟,但只能是一种“空想”。当无产阶级发展成为“自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空想社会主义失去了原有的积极意义而走到了尽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伟大历史业绩。他们不是从什么普遍理性、永恒正义、道德需求、概念规定出发,而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科学地、精确地研究,一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根本矛盾,从而阐明它灭亡的必然性。同时,又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现实的革命力量,并阐明了它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恩格斯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在于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了的生产力同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的矛盾,“这种解决只能是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而由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过渡到社会占有制,即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大多数居民变成了无产者,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除了拥有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备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他们是最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团结的阶级。无产阶级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身的阶级特点决定了现代无产阶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无产阶级要完成历史使命,必须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达到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通过对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运用剩余价值的理论,论证了各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共同体——国际资本同盟的存在,说明无产阶级建立国际劳动同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革命爆发和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出发,他们还论证了当带有普遍性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全面的社会动乱之中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便具备了。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世界性的革命,它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设想主要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的。马克思指出,东方社会特殊的社会结构,以及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将可能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欧社会的发展道路。东方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晚年马克思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新变化,通过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解剖,提出了俄国社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的规律性,也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并且把两者统一起来赋予了社会主义全面的丰富的内容,这突出地表现在他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上。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社会主义社会还只是一种理论,还不是经验事实,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就不可能从历史上或依据经验事实来概括出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而只能依据他们当时所考察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固有矛盾及其发展趋势,从基本特征的角度对未来社会作一些预测和设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消灭私有制。

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按照社会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地调节,不再通过价值规律、市场机制调节。过渡时期内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类将获得彻底的解放等。显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不仅仅是指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包括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作中,在许多情况下是没有严格区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含义的。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尽管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但他认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与高级阶段在基本原则和重要特征上是一致的。当然,由于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刚刚从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所以还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只能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原则。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垄断资本的出现,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竞争,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激化了帝国主义之间以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使帝国主义的国内矛盾更加尖锐。沙皇俄国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0世纪初,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行列,但其国内矛盾重重:贫苦农民与地主、富农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沙皇政府长期对外侵略,其与被奴役民族之间存在十分尖锐的矛盾。此外,俄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原料产地的矛盾不断激化。各种矛盾相互加剧、相互激荡,最终导致社会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俄国不仅具有革命的形势,还具备了革命的力量,俄国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革命性强,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

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社会主义革命是在一切文明国家至少是英、美、法、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革命。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根据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和帝国主义的新特征,提出: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加剧,帝国主义间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的激化并最终导致帝国主义战争,不仅使他们相互削弱,使他们无暇顾及和镇压个别国家内部的无产阶级革命,而且个别较弱的帝国主义国家在遭受严重打击后造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国的无产阶级可以利用帝国主义战争创造革命形势,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向国内反动政权发起冲击,建立革命政权,社会主义革命是能够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的。

1917年11月7日,俄国无产阶级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革命形势,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发展为现实制度的飞跃。从此,人类历史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俄国成为帝国主义时代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欧洲的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也相继爆发了革命。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也出现了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1919年朝鲜爆发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人民起义;印度进行了反英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爆发了“凯末尔”革命;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世界已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已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三、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科学地揭示了时代的矛盾和发展趋势,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精神,但又必然受到时代的制约,受到当时人类物质实践活动所达到的水平的制约,受到当时历史发展所提供的未来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的制约。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对19世纪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批判基础之上的,而20世纪的资本主义已进入了垄断阶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诞生的具体途径、方式以及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等等,是在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基本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一个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前后相继的两种社会形态。但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社会主义诞生的现实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地、中心和蓬勃兴起的地方并不是如马、恩所预料的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这些国家有着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历程。总之,在历史进入20世纪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性,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世界革命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也必然产生变化。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指导本国的革命?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列宁克服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并成功实践了“一国胜利”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但是,苏俄的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发展了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而是在资本主义并不发达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武装叛乱的严峻形势,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后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取消私人贸易和商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公社和消费公社,实行有计划的产品交换,统一分配一切必需的消费品,取消货币;实行余粮收集,严禁农民自由买卖粮食;把一切工业品集中于国家等。

这些措施对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武装叛乱,保卫新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落后的国家,试图通过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做法,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也给国家的经济政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列宁停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农民税后可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的原则;实行部分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经济。

其实质就是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通过商品交换沟通社会主义大工业与农民经济的联系,“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发展。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表明: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有着先天不足,非西方社会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是有限制和限度的,资本主义巨大的生产力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不能超越的,社会主义离不开对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肯定成果”的吸收,也不能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完全排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更不能纯粹依靠政治力量来建立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制度,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列宁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武器”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适应革命的需要,实现“武器的批判”,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