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45006000000074

第74章 治胃肠病要重四时——天人相应不可忘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胜,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也指出:“脾病者,日慧,日出甚,下晡静……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病在脾,愈于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记述了脾胃病的日钟律、月钟律和年钟律。

《难经·十五难》说:“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故皆以胃气为本,是为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按中医五脏主时理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夏季为当令之时,此时多发胃肠疾病,四季之中,也有待于脾胃之气来资助,此即“脾主长夏”。《济生方》亦说:“况土旺四季,各十八日,脉来常欲中缓而短,乃不病之脉也。如鸟之啄,如屋之漏,水之溜,此皆脾死矣。”四季脾旺不受邪,指每个季节都有18天为脾胃当令之时。从实际情况看,一年四季都有胃肠病的发生,在各个季节中,脾胃虚损皆可致病。

现代医学在对胃肠病的病因学研究中发现,季节因素在胃肠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上消化道出血,在季节上有12~2月、4~5月两个高峰及8~9月一个高峰,其发病与此时的冷空气活动有关,并与一日内昼夜间气压差有一定的关系;溃疡病出血发作与月廓盈亏变化有关,如每月15日前发病率最高,而月初和月末发病率较低,表明月节律的周期变化是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在四季之中,春季亦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时间。所以胃肠病治疗与调摄必须考虑四时。

四时调摄。春天阳气升发,宜恬静少怒,食宜清淡,少食助热之品。夏多挟湿,湿易碍脾,不宜过食油腻。秋气转凉,易发生腹泻、痢疾,宜食甘寒柔润之品,饮食有节。冬宜食补,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

择时投药。补益药宜在饭前服用,开胃健脾宜饭前服,消食导滞宜饭后服用,制酸药宜饭前服,涌吐药宜午前服,润肠药宜空腹服或半空腹服,泻药宜日晡时服(下午3~5点),驱虫药宜在清晨空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