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45011300000028

第28章 点石成金的神话

掌握公共知识对博弈双方来说是必要的,掌握公共知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博弈双方地位的优劣。但博弈者不能死守公共知识,还必须善于分析。公共知识既有公开性,又有垄断性,只有掌握得当,运用得法,才能成为最有公共影响中的赢家。

在博弈中,人们会运用不同的策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许多精妙的博弈策略。许多成语及成语典故,就是对博弈策略的运用和归纳。如围魏救赵、背水一战、暗渡陈仓、釜底抽薪、狡兔三窟、先发制人、借鸡生蛋、狐假虎威等等。

当然,博弈策略的成功运用需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博弈框架中进行,但在所有的博弈策略中都离不开信息。在信息中,有为博弈双方都知道的,就是公共知识。

所谓公共知识,一般就是为大家都认可的,博弈双方都知晓的一些常识。合理地掌握和运用公共知识,就能够很好地估算到纳什均衡,从而在博弈中采取最佳策略。

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纵横捭阖,他们朝秦暮楚;他们一言可以兴邦,他们一言可以丧国。他们一怒甚至可以引起诸侯的恐惧。这是什么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们懂得利用公共知识,巧妙地施行四两拨千斤,从而使自己成为国君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我们可以以纵横家的张仪为例,来看看公共知识在博弈中的巨大威力。

最早的张仪也吃过公共知识的亏,而且是有苦说不出。他早年从师传说中的鬼谷子,毕业之后,估计就确定了以做说客和纵横家为自己的职业。他早年游说诸侯,曾经和楚相一起饮酒。不料楚相丢失了玉璧,仅仅因为张仪贫困,就诬陷他偷了璧,捉住狠狠毒打了一顿。

这可能就是张仪日后报复楚国的原因。在这里,楚相用的就是一种自认为正确的公共知识,让张仪大吃苦头,在这场博弈中,楚相所掌握的信息是非常可笑的,但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自己丢失玉璧,身边只有随从和张仪,随从亲,张仪疏,随从富,张仪穷,穷人必然见钱眼开,所以肯定是张仪偷的玉璧。

在依靠这种想当然的“信息”推断下,张仪承认和不承认对楚相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而对张仪来说,不承认总比承认要强点,所以被人痛打一顿,灰溜溜地回来了。

历史上的张仪、苏秦两人,一个主张连横,一个鼓吹合纵。本是同门,政治主张不同,就应该是生死对头,但奇怪的是,他们之间却还进行了一场合作性博弈。

苏秦合纵成功后,已经身佩六国相印,威风赫赫,但张仪还是穷小子一个,想向苏秦求援,于是到赵国找苏秦,想在同门手下混碗饭吃得了。苏秦派人把张仪接到赵国安顿下来,却故意迟迟不见;好不容易召见老同学,又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狠狠地挖苦了同学一顿。张仪恼羞成怒,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以报复老同学,他于是到当时最强大的秦国,试图借助秦国的力量削弱赵国。

一个穷小子要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实现自己的理想,无疑难于登天,殊不知苏秦暗中派人照顾,不仅使他衣食无忧,还利用钱财帮他疏通关节,打通门路,终于见到秦惠文王,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被任命为客卿。在这场博弈中,这两位同门实际上进行的是一场合作性博弈,苏秦和张仪的政治主张不同,为什么苏秦还要帮助张仪?合纵与连横是两种相互争斗的“国际博弈”,只有有人主张连横,使合纵的国家感到压力,自己才有更高的价值,所以必须树立一个对手。对苏秦来说,张仪不成功,别人也会成功,与其找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对手,还不如让张仪成功,日后在国际博弈中,无论谁占优势,都相互还会留有余地。因此,对苏秦来说,必须帮助张仪成功。但与其让张仪到自己手下来混日子,既不能自立,而且还容易威胁自己在赵国的地位,不如让张仪在他国取得成功。

正因为如此,苏秦表面嘲讽张仪,激发他的自立之心,又暗中帮助张仪,让他在秦国成功,这是一场不完全的信息博弈。果然,张仪事后得知真相,自愧不如苏秦,决定不报复赵国,转而试图颠覆其他国家,所以说,这对同门进行的是一场合作性博弈。

张仪在秦国,先是迫使魏国臣服秦国,帮助秦获得黄河天险,又与司马错一起平定巴蜀,使秦国的国土扩大一倍。但他平生最得意的事迹应当是拆散齐楚联盟,使楚屡战屡败,一蹶不振。在与楚国的博弈中,他就充分利用了公共知识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当时齐楚为了对付以秦国为首的秦韩魏集团,结成联盟。秦国忧虑齐楚联盟,公元前313年,张仪自告奋勇地来到楚国,见到楚怀王,他以秦国商於六百里地为诱饵,哄骗楚怀王与齐国绝交。贪图小利的怀王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立刻断绝了与齐国的联盟。在这场博弈中,张仪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楚怀王马上答应,就是对公共知识的理解错误;

在这场博弈中,表面上是张仪和楚怀王在博弈,实际上是秦国和齐楚联盟的博弈。对于秦国来说,齐楚联盟,实力大于秦国。如果楚怀王贪图土地,拆散了联盟,楚国实力削弱,根本就没有必要给楚国土地。如果楚怀王不拆散联盟,张仪开出空头支票也达不到目的。所以秦国根本不可能给楚国土地。

但楚怀王就没有意识到这一基本常识。他没有意识到,张仪开出的条件是因为秦国畏惧齐楚的联盟,而不是畏惧楚国。楚怀王之所以受骗,完全是张仪提供的信息,六百里土地的空头支票实在太诱人,按照楚怀王的说法,就是动用五十万大军,苦战三年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六百里的土地。

楚怀王只看到支票,却没有看到支票后面的实力较量。所以很快答应了秦国,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楚国失去了盟友,与秦国单独较量,失去大片土地。这实际上也是一场不对称的信息博弈。

过了不久,秦王派使者告诉楚王,希望用秦国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楚国的黔中郡。对张仪恨之入骨的楚王,只要求得到张仪,以泄心头之恨。张仪得知,再一次请求出使楚国,秦王颇为担心,张仪却胸有成竹。为什么张仪如此大胆,欣然前往呢?其原因就在于他对公共知识掌握程度比秦楚国君都清楚,他的分析:

张仪意识到秦强楚弱,作为秦国的使臣出使楚国,如果楚王杀他,秦国不出兵,只会让天下诸侯耻笑,所以作为秦国,万一他受害,不可能不出兵。而楚国在此之前连续几次与秦国大战都惨遭失败,楚国上下对秦国都非常畏惧,所以即使楚王想杀,也会受到臣子的劝阻。所以,张仪以秦的使节身份到楚国,楚王必将无可奈何,正是因为张仪分析了秦楚之间的形势,才有恃无恐地到了楚国。

楚怀王虽然把张仪拘禁起来,但被宠妃郑袖、宠臣靳尚一说,觉得秦国惹不起,又乖乖地把张仪送回秦国。

张仪的成功,就在于他准确把握了公共知识,能够比别人看得更深更远,所以能把秦楚的君王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好像灵丹一粒,点石成金。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对信息的准确掌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