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45011300000027

第27章 三角支架也不稳定

在斗鸡博弈中,两只公鸡面对面争斗,继续斗下去,两败俱伤,一方退却便意味着认输。在这样的博弈中,要想取胜,就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至少要显示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来,以迫使对方退却。在这种博弈中,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必有一方要退下来,除非真正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

所以在斗鸡博弈中,一旦一方选择了鱼死网破,那这种博弈中,非理性、非理智的形象塑造往往是一种可选择的策略运用。由于决心鱼死网破的一方,往往不计后果,拼死苦斗。稍微理智的另一方,只能是作出适当的让步。但为了打垮对手,彻底实现自己的目标,又会另辟蹊径,出奇制胜。这就会使斗争显得更加残酷和狡诈。

明朝末年,当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铁骑在努尔哈赤的统帅下,以区区六万人大败号称四十万的明朝辽东经略使杨镐的部队,大明朝的统治者准备放弃辽东的大片领土。然而,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使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存在又延续了二十多年,这个人就是袁崇焕。

袁崇焕本是个文官,但在国难当头时,投笔从戎,奔赴辽东前线,抵抗后金军队。天命六年(1622年),努尔哈赤率领十三万大军,连克锦州、松山,当时负责辽东军事的高远吓成一团,要袁崇焕撤退,袁崇焕道:“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博弈。努尔哈赤的十三万骑兵与不足一万人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对抗。后金主攻,明军主守,但在袁崇焕的正确指挥下,一万多明军大败后金军队,努尔哈赤也在此役中受伤,导致病死。可用图一表示:

在这次战斗中,由于后金军的长处是平原野战,铁骑驰突,弓马取胜。袁崇焕如果以少量的兵力与后金打野战,必败无疑,因此,袁崇焕不可能选择野战进攻。但明军拥有后金当时还没有的火器,所以,袁崇焕制定了“凭坚城、用大炮”的守城战术。这就使十几万后金骑兵处于攻坚的不利状态。

当后金军队毫无顾忌,蜂拥攻城,遭到城上大炮轰击,死伤惨重。后金在军事上犯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错误。铁骑冲到城下,遇上大炮,遭到轰击,溃败而退。明兵坚守城池,施用大炮,改变了守城战术,以对付后金骑兵。由于双方采用的战术不一样,后金仍用旧的武器、旧的战术,进攻宁远,吃了大亏,兵败城下,死伤惨重。

宁远大捷就是靠着袁崇焕豁出去的勇气,本着鱼死网破的精神与努尔哈赤博弈,加上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取得明对后金的第一次胜利。这次大捷,打破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证明明军坚守城池,使用大炮,城炮结合,依靠坚城屏障,发挥火炮威力,是阻止后金军强大攻势的有效手段。

袁崇焕运用正确指挥和先进武器这两大法宝,后又夺取了宁锦大捷,其博弈形势与宁远大捷如出一辙。

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袁崇焕立即奏报朝廷。并经请准,派遣人员,前往沈阳,进行吊丧,兼贺新汗皇太极继位;同时打探后金内部的虚实。

明朝与后金,使节往来,书信传递。袁崇焕主动提出同后金“议和”。其博弈形势:

袁崇焕主张议和,其实是一种最佳的博弈纳什均衡。

由于明军以步兵为主,根本无法深入后金统治区域作战。所以,只要是战,明朝的损失总是较后金大,所以袁崇焕主张议和,无论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对明都是有利的。

从军事上来说,袁崇焕一是想了解后金的实情,二是想拖住后金而修城备战,建立关(山海关)、宁(宁远)、锦(州)军事防线。从经济上来说,明朝万历初年的正常岁收入是四五百万两,可是自从努尔哈赤举兵以来,由此而引发的“三大饷”等加派后来竟征到了两千多万两,如此竭泽而渔,国家已经无法承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用一年二十万两银子换来暂时的喘息机会,稳定辽东的局势,腾出手来安抚内政,是非常划算的。

而对皇太极来说,同明朝“议和”,一可以巩固新汗的地位,二可以拖住明朝而乘机出兵朝鲜。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双方找到纳什均衡,有达成协议的可能,但明朝朝廷以天朝大国自居,不愿议和,还把袁崇焕撤职,这就使明朝失去了喘息的机会。

明崇祯皇帝继位后,重新启用袁崇焕主持辽东局势。崇祯刚开始对袁崇焕也是寄予厚望的。

崇焕入都,先奏陈兵事,帝召见平台,慰劳甚至,咨以方略。对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帝曰:“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崇焕顿首谢。”

袁崇焕说了句不该说的大话,五年平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从袁崇焕后来的真实想法看,他是想安慰崇祯皇帝,可是崇祯信以为真了,这就为自己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袁崇焕的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经过他修整的辽东前线竟然使皇太极不能越雷池一步,这时候的皇太极和明朝崇祯皇帝之间的博弈,袁崇焕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筹码,其博弈形势:

崇祯皇帝坚持祖训,不会和清议和,因此,明和清不存在议和的可能。对皇太极来说,他也主张通过战争来掠夺大量的战利品。明朝无力反击,清实行防御得不偿失,所以只能进攻。

但只要袁崇焕存在,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在袁崇焕手中吃了败仗,不敢直接与袁崇焕交锋,袁崇焕的存在,对崇祯来说,是自己的长城,对皇太极来说,是不可逾越的城墙。

但在这个三角支架中,皇太极极富心计,野心勃勃,不愿长久屈居关外,崇祯对臣子总是先寄予厚望,一旦达不到他的理想状态,就会对臣子极度失望。

而袁崇焕最薄弱的一环,这就是他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使皇太极除掉袁崇焕成为可能。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采用了汉奸高鸿中的建议,率领大军,绕过袁崇焕驻防的辽东,直抵北京城下。

袁崇焕得知后,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以九千士兵与皇太极十多万大军对阵于广渠门外,亲披甲胄,临阵督战,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杀敌,终于击退清兵,保住京师。

在进退两难的时候,皇太极使出了他酝酿已久的一招“反间计”。后金在战斗中抓获两个明朝太监,皇太极故意让军队靠近袁崇焕军队,然后让投降的明军将领故意说出袁崇焕与皇太极勾结,让太监听到,又故意让太监逃回皇宫。这一事件使崇祯相信袁崇焕与皇太极勾结,最后凌迟处死了袁崇焕。

但袁崇焕既是死在皇太极的反间计手中,也是死于崇祯的私心。袁崇焕下狱是崇祯二年十二月,处斩是三年八月,中间有近九个月的时间。而在袁崇焕被皇帝逮捕后,所部官兵大为惊骇,纷纷逃散。袁崇焕却在牢里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封信,语重心长地劝部将祖大寿、何可刚带部队回来,打退清兵,保卫大明朝的江山,这一事件足可以证明袁崇焕是无辜的了。但崇祯已经指责袁崇焕为“卖国”者,这时候已经成为袁崇焕与崇祯皇帝的博弈,对崇祯来说,袁崇焕在牢狱中还在想着大明江山,足以证明没有叛国,崇祯拖延这么长的时间,也说明他内心在反复斗争。

但对崇祯来说,为袁崇焕平反,使自己成为臣民眼中的昏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采纳的,因此,让袁崇焕屈死,对崇祯来说是最好的结局。这既是袁崇焕拼死尽忠却处于薄弱环节的悲剧,也是专制制度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