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45011300000036

第36章 一夫一妻制的哲学

中国的一夫一妻制规则历史悠久,从西周开始,整个社会就制定了严格的婚聘嫁娶规则,任何男人都只能有一个妻子。但是,中国又是一夫一妻制最流于形式的国度,同样是从西周开始,就用规则制定了从天子到庶人可以拥有多少不同等级的“妻子”。

然而,既然有人遵守这个规则,就自然有人打破这个规则。历史上最早打破这个规则而且将一夫一妻制进行到底的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

独孤氏“家世贵盛而能谦恭,雅好读书”,十四岁嫁给杨坚,成为杨坚的得力助手。当时的杨坚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天生就有一副与众不同的身材,上身长下身短,比例严重失调,而且面有威严之态,王侯们见了他,常不由自主地感到手足无措。

北周太祖曾说:“此儿风骨,不似世间人。”再加上他显赫的家世,对当时北周宇文家族的皇权无形中构成了威胁。因此,杨坚常常遭皇室猜忌,周宣帝甚至公开扬言要杀死杨坚全家。这时候,杨氏家族是处在风浪口上,而杨坚数次虎口余生则多亏了他这位贤内助。其博弈形势:

对于独孤氏来说,夫妻一体,帮助杨坚就是帮助自己,杨坚倘若完蛋,自己也会成为大输家。所以,在杨氏家族面对皇族的威胁时,是独孤氏巧妙斡旋,使杨氏幸免于难。

独孤氏家族势力本身比杨氏更加庞大,她的父亲独孤信是西魏的重臣,后来又追随宇文觉建立北周政权,成为北周宰辅,正因为有强大的家族势力,独孤氏本身又精明干练,她巧妙地使自己的女儿成为周宣帝的皇后,在杨坚受到猜疑时,又让他请求外放,周宣帝病危时,她又让杨坚按兵不动,勾结宠臣,一举夺取了周的最高权力,然后逼年幼的周静帝禅让,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一次改朝换代。

杨坚即位后,独孤氏那强悍而又嫉妒的个性更加显露无遗。传说她嫁给杨坚时要杨坚保证此生不纳妾,立誓“不和第二个女人生孩子”。杨坚自始至终做到了这一点。

为了切实管住自己的丈夫,确保自己的一夫一妻规则,她的行为甚至显得怪异和冷酷。每当黎明钟鸣之际,她督促杨坚早起,洗漱穿戴完毕,夫妻同坐一辇到达朝阁,她并不与皇帝共同听政,而是待在后阁里,派宦官在一旁监督,一旦认为皇帝有什么失当,马上递条子,退朝后再一起返回寝宫。这样的行动,她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坚持着,使杨坚从不敢怠慢上早朝。

她对杨坚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皇帝的食谱、装束等事她都亲自过问,妥善安置,让文帝专理朝政。在这样严格地督促下,杨坚全身心地投入国家治理,隋朝在短短几十年就取得巨大的成就。

不仅如此,她还时常让杨坚重温往日誓言,与杨坚约定:“此生永矢相爱,海枯石烂,誓不愿有异生之子。”对于此事,文帝还颇为自豪地对大臣夸耀道:“朕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然而,中国的一夫多妻盛行近千年,独孤氏却严格而苛刻地推行自己的一夫一妻制度,这就埋下了不可预测的危机,其博弈形势:

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这就是古人所说地“过犹不及”。对于独孤氏,杨坚是又爱又怕。如果独孤氏的一夫一妻制度有张有弛,做到“大行不顾细谨”倒也罢了,问题就是她几乎成了杨坚的影子,把丈夫当贼一样防范。这就使杨坚产生了逆反心理。

一次,独孤氏生病,隋文帝在后花园散步,看见“有美色”的尉迟迥的孙女。留宿了一夜,独孤皇后发觉后,怒不可遏,趁着杨坚听朝的机会,杀死了这个“狐狸精”。杨坚这回真生气了,可是天子一怒,不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是离家出走:“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看样子连皇帝都不想干了。

这下大臣慌了,高?、杨素赶忙追赶,扣马苦谏。隋文帝委屈得要哭:“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高?劝慰:“陛下怎么能为了一个女人,连江山都不要了呢!”好说歹说,总算把皇帝劝了回来。独孤氏自己也知道把事情闹大了,赔了不是,结果不了了之。

管了自己的丈夫,她甚至还要管自己的儿子和大臣。独孤皇后为太子杨勇选定了元氏之女为太子妃。但太子却宠爱别的女人,违背了独孤皇后的“规则”,使她心中大为不悦,这最后导致晋王杨广趁虚而入,夺了太子之位,这就是日后的隋炀帝。

由于独孤皇后的威势,在她活着的时候,无论是她的丈夫还是儿子,都小心翼翼,不敢有越轨行为。但是压抑得太久,爆发出的后果也就越严重。杨坚在独孤氏活着的时候不敢偷食禁果,独孤氏死后,开始尽情享受声色之娱。这时他封了两个宠妃,封陈氏为“宣华夫人”,蔡氏为“容华夫人”。六十开外的人了,日日欢宴,夜夜春宵,两年不到就患上了重病。太子杨广也是本性暴露,不仅自己广罗美女,还在父亲病重的时候调戏杨坚的宠妃。杨广上台,十几年就把隋朝引向灭亡。

杨氏家族在独孤氏死后发生的一切,其中的根源就在于独孤氏的“规则”太过于严格,她本想用严格的规则来保护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保护自己的家天下,却最终适得其反,这也是不遵守规则的恶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