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史记
45107800000032

第32章 田氏代齐

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先为陈国大夫,后来为了避难而逃往齐国,投靠齐桓公。齐桓公想让他作卿,他以羁旅之臣不敢身处高位为由加以推辞,齐桓公便让他作工正,并给他娶了妻子。陈完客居齐国,不想称其本国故号,将陈字改为了田,他的子孙便居住在齐国,世代为官。

齐景公时,田完的五代孙田禾卜子为大夫。当时,齐景公生活奢侈,喜欢大兴土木,豢养良犬骏马。为尽情享受,他向百姓横征暴敛,老百姓2/3的收入都得上交给他,自己的衣食住行仅靠1/3的收入来维持。结果造成了贫富天悬地隔的局面,一方面,齐景公搜刮来的积蓄多得腐烂生虫;另一方面,百姓中的老人却不得不备受寒冷饥饿的熬煎。为维持统治、镇压民众的反抗,齐景公还采用严刑重法的手段,民众动不动便受到断足的惩处,以致齐国的市场上假足的价钱远远超过了鞋的价钱。晏子对比曾多次进言劝谏,齐景公置之不理。

田禾卜子则与齐景公的倒行逆施相反,暗地里施恩于民,积极地收买民心。田氏的私家量器容量比公家的大四分之一,他借给民众粮食时便用自家的大斗,收回时却用公家的小斗,使民众无形中得到了好处。他家把山上的木材运到市场上出售,要价决不高于木材在山上时的价钱;把鱼、盐、蜃、蛤这些海产品运到市场出售,要价也决不高于在产地海边的价格。民众有了痛苦,患了疾病,田氏大大赏赐。这样一来,百姓对田氏都“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齐景公对田氏的这些做法视若无睹,不加禁止。因而,晏子出使晋国,叔向问起齐国的政局时,晏子说道:“齐国已到衰微的末世了。景公抛弃了百姓,百姓都归附了田氏。齐国的政权最终要归属田氏门下啊。”

田禾卜子死后,其子田成子与监止一起为齐简公的左右相。田成子心中忌恨监止,但齐简公宠幸监上,田成子无力除掉他。于是田成子重新施展其父的故伎,以大斗借出,用小斗收回,齐国的民众都歌唱他道:“老婆婆采芑菜呀,芑菜都送给田成子呀!”田成子收揽了民心后,开始铲除政敌监止及子我一族,乘势杀死齐简公,拥立齐平公即位,自己则当了相国。田成子担心诸侯以他弑君为借口征伐他,就把原先侵占的土地还给鲁国和卫国,西边与晋国的韩、魏、赵三家签约结好,南边与吴国、越国互通使节,对内论功行赏,密切与民众的关系,所以齐国才能重新安定下来。过了5年,齐国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田成子的手里。田成子进一步把齐国的世卿鲍氏、晏氏、监止以及公族中强大的支系全都斩尽杀绝,割据安平以东至琅邪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封邑,方圆超过了齐平公的食邑。待到田成子的曾孙田太公时,田氏已经成为齐国的实际君主,在魏文侯的提议下。周天子同意列田太公为诸侯,姜太公的江山正式易姓田氏。

(《史记·齐太公世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