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中国传统道德论卷
45129600000013

第13章 职业道德规范(1)

中国传统道德,十分重视官、吏、将、士、农、工、商、师、艺、医等各种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许多古代思想家都认识到,把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纳入一定的规范之内,进行管理和教化,使他们的行为符合该社会、该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就可以使人民安其居,乐其业,尽其职,使社会安定、社稷巩固。

因此,历代伦理思想家和各行各业中卓有建树的人士都非常注意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本篇从大量的历史文献中,选取出不同类别的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论述,把它们分为八个部分: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和医德。

政德,即为政者的道德。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治理国家、天下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职业,而政德也被看成是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政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大众的祸福,所以,历代伦理思想家都把政德看成是社会道德的核心。传统政德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社会管理者(古代的“君”和“臣”)的道德规范,也包括德政、善政的道德要求。传统政德在根本上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但其中包含了“以民为本”的合理内涵,也包含了对治世之道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我们如能善用其善者,必将有益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

武德是关于兵德(或称师德)和为将之德的职业道德,是传统政治道德的补充。武德被古人称为“凶德”,因它是包含杀人毁物在内的,与仁让的传统道德在形式上正相反对,所以古人对之持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中国传统思想是尚“文”而不尚“武”。在这些材料中,也贯穿着武功是文治的辅助、用武的目的在于实现文治的思想。在这些材料中,止戈为“武”,少杀为上,强调正义之师为“壮”,“师曲为老”。即使对于将帅的道德要求,也是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古人所说的“仁”、“义”、“礼”、“威”、“智”、“勇”、“信”、“慎”的为将之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优秀传统。

士德作为古代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道德规范包括下列内容:其一,学问之道的目的在于做人,故强调士人应加强自身修养,“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成为完人。其二,强调士人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并把顽强的学习毅力、严谨的治学精神上升到士德的高度来认识和倡导。其三,达到完人境界的志士仁人,在见危致命时就要挺身而出,舍生取义,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些道德要求,对于培养和塑造今日年轻一代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仍有借鉴价值和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古代典籍中有关民德的规范浩如烟海,取其精华,归纳起来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勤奋劳动,不畏艰辛。告戒农民应当辛勤耕耘于田地,不失时机地播种收割;百工应当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去生产制作,创造财富。工农百姓尽心尽职,使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衣食足而财不匮,天下也就可以兴旺发达了。第二,强调节俭自律和杜绝奢侈浪费。这个规范要求工农百姓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劳动中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用天之道、资人之力、兴地之利”,不得不顾季节乱伐树木,乱捕鸟兽;二是在消费领域中应倡导节俭,防止挥霍浪费,丰年要想到灾年,要有积累、要居安思危。第三,强调自强不息。“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暖,不强必寒”(《墨子·非命下》)。这些具有进取性的道德规范对于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商德作为商贾的道德规范,要求从商人员诚实经商,在商业活动中必须遵循下述道德规范:一是“价实”,即要求商贾“市不二价”、“市不豫贾”、“价格公道”。二是“货真”,即要求商贾不出售假货和劣质商品,不欺诈顾客。三是“量足”,即要求商贾不克扣分量,度量衡的计量要准确,不坑害顾客。四是“守义”,即要求商贾遵守商业道德和道义做到一诺千金,信守商业信誉。五是“精明”,即要求商贾明察市场和商情,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经商。总之,作为一个有道德的商人,就应当“贾而好儒”,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廉贾”、“良贾”、“诚贾”。经商有了成就,就应当资助社会公益事业。

师德即为人师者之德,中国古代师德有四个特点。其一,将“师”与天地君亲并举,这种地位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孔子开始,历代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其二,强调教师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教师既要向人传授知识,又要教导弟子做人。因此教师在学问和品德两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起示范作用,这样才可以培养、规范弟子的性情、品德,注重学问与践行的一致,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传道、受业、解惑是为人师者的道德义务。其三,古代师德要求对贵者贱者一视同仁,应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师徒同体。其四,教师应当谦虚谨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当学他人的优点,教学相长。

在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艺德作为从艺人员的职业道德,十分重视人品和艺品的相互关系,主张两者的一致性,在艺术评价中表现出强烈的审美伦理化倾向。传统艺德还十分强调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要求从艺人员通过艺术创作活动扬善抑恶,使全社会尚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它要求从艺人员要有崇尚学问、刻苦学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力倡“广之以圣哲之学”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并以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自己所从事的艺术工作中去。

医德作为从事医疗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古代出现过许多德才兼备的医师,相传神农氏曾尝百草,以疗民疾。不少医术高明的医家,在为民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而且还力倡为医“不矜名、不计利”,“以拯危济世为务”的医德。甚至把“医术”作为“仁术”,对无钱治病的穷人实行免费。一些医家在医疗之余著书立说传给后人。在这些浩瀚的医学著作中,关于医德的论述极其丰富,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医疗工作者继承和光大传统医德仍有积极意义。归纳起来,古代医德要求医生在医治病人中必须遵循“医道”、“医规”,以及良医应具备的品德和仁爱之心。

1政德

政德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部分,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级道德的本质,因而也为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所重视。

传统道德中的政德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凡讲道德的文献著述无不涉及政德,这正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重在“治国、平天下”的特点。从道德规范的意义上说,政德既包括一般德政的道德要求,也包括为政者的道德品行要求,其中不仅包括一般官吏的道德要求,也包括帝王的道德品性要求。在这里都归入政德收录。本节将所选资料内容大体分为六个方面:一、克明俊德;二、以民为本;三、立身惟正;四、明道善策;五、举贤任能;六、教而后刑。条目的排列,大体按年代顺序。

政德是涉及几千年阶级统治的政治道德,因此它的具体规范要求的阐释不可能不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2武德

武德是中国传统道德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它不仅体现着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军事思想,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匡扶正义,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武德虽然与政德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军事和军人本身的特殊性,其道德要求也有其特殊性。如将德,不仅要有仁、义、礼、智、信、忠、正诸德,而且必须具备勇、毅、刚、果、敏、威、慎、约诸德,要德才兼备,智勇双全,恩威并济。讲出师用兵,则要求“师出以律”、“师克在和”、“师直为壮”、“师出以义”,强调用兵“以治为胜”,要富国以强兵。中国传统道德反对非正义战争,但并不反对正义战争;反对霸道好战,但也不赞成宋襄公式的迂腐道德。这些思想都是有价值的,值得借鉴的。

由于武德历来是与政德相联系的,战事总是政治斗争的尖锐化表现,因此传统武德中总是包含着一定的阶级内容和时代局限,须注意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