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和谐处世
45131800000005

第5章

君子以道德为准绳来要求自己,而对待别人则用心加以引导。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成为天下人的榜样;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对待别人,并且能够宽容别人,才能依靠众人的力量成就天下的大业。

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

——《荀子·臣道》

对人恭敬有不同的方法。对有德行的人以重视他,对没有德行的人以躲避他;对贤能的人以亲近他,对不贤的人则以疏远他。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任。

——《荀子·大略》

不要用自己的弱项去对付别人的强项,要擅长避开自己的弱项,让自己的弱项依从自己的强项。

疏知而不法,察辨而操僻,勇果而亡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荀子·大略》

智慧通达却不合乎法度,明察善辨却行为邪僻,勇猛果断却忽视礼义,君子憎恶这样的人。

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与人交往要给他人利益,这样就会相处融洽;如存心害人,即使父与子也会反目成仇。

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

——《韩非子·用人》

罪恶发生在甲身上,而罪责却归于乙身上,这样潜伏下来的怨恨是很难了断的。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子·心术》

待人和蔼,便会亲如兄弟;若态度恶劣,便会兵刃相见。

善人者,人亦善之。

——《管子·霸形》

对他人好,他人也会对你好。

非其所欲,勿施于人。

——《管子·小问》

不是别人所希望的,不要强加于人。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

——《老子》

对善良的人应友好相待,对不好的人也应友好相待。

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庄子·人间世》

传达使敌对的双方都喜欢或恼怒的话语,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

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

——《庄子·山木》

不去责难他人,他人也不会责难你。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木》

君子之间的友谊虽然表面淡如水,但内心十分接近;小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表面热情,但很快就会绝交。

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

——《庄子·外物》

没有学识却比人高明,这是没有为人之道的人。没有为人之道的人,是陈腐的人。

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

——《庄子·天下》

能够蒙蔽人心,改变他人的想法,能够从口头上驳倒他人,却不能使人从内心信服,这就是能言善辩者的局限和错误。

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对善良人不能去亲近,对坏人不能疏远,这样的人处境是危险的。

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

——《晏子春秋·杂上》

有德行的人居住时必定选择好邻居,与人交往时必定接近有知识的人。

好不废过,恶不去善。

——《左传·哀公五年》

对自己崇拜的人不否认他的过失,对自己厌恶的人不否定他的长处。

非宅是卜,惟邻是卜。

——《左传·昭公三年》

选择好的处所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选择好邻居。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

——战国·慎到《慎子》

贫或者富会使亲戚疏或亲。

爱赤子不慢其保,绝险者不慢其御。

——战国·慎到《慎子》

宠爱自己的婴儿就不会怠慢他的保姆,穿越险路的人将不会怠慢驾车的人。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

——《战国策·齐策》

同类鸟聚居,同类兽同行。

怒于室者色于市。

——《战国策·韩策二》

在家里发怒的人,在市井也会怒容满面。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战国策·燕策三》

仁慈之人不轻易与人绝交,智者不轻易怨恨他人。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战国策·中山策》

欲望相同的人互相憎恨,忧患相同的人互相亲近。

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观世》

惟有贤能的人愿意同比自己更贤能的人相处。

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报更》

擅长劝说别人的人,首先要陈述面临的形势,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欲信,辞欲巧。

——《礼记·表记》

处事时感情要诚信,言辞要乖巧。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礼记·大学》

出口无礼的人也会听到无礼的言语。

不苟訾,不苟笑。

——《礼记·典礼》

不随便诋毁人,也不随便笑话人。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礼记·中庸》

君子待人和气而不随声附和,这是强者的表现。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

对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短处,对不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长处。

知己者,不怨人。

——汉·刘向《说苑·谈丛》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去埋怨别人。

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

——汉·刘向《说苑·谈丛》

过分随便就会相互轻视,过分庄严会互相拘谨。

比近不悦,无务修远。

——汉·刘向《说苑·建本》

与近处的人相处紧张,就不要向远处发展。

贤圣之接也,不待久而亲。

——汉·刘向《说苑·尊贤》

与贤圣之人交往,不必很久就感到亲切。

君子诎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

——汉·刘向《新序·节上》

君子由于他人不了解自己而受屈,也由于他人了解自己而施展大志。

猛兽不群,鸷鸟不双。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凶猛的野兽不合群,凶猛的鹰类不成双。

不厌故而敬新。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

不厌烦故交而喜欢新友。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汉·韩婴《韩诗外传》

别人对我好,我也对别人好;别人对我不好,我便避开别人。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

看见人不正派,即使他地位高也不必尊敬他;看见人贪赃,即使他辈分高也不必向他退让。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

——汉·扬雄《法言·修身》

与地位高的人交往不谄媚,与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自傲。

附而不党,疏而不遗。

——汉·仲长统《昌言·杂篇》

对趋附的人,不能与之结为朋党,对疏远的人也应看到他的才能和好处。

与人交而不为人所知,是信义未至者也。

——汉·仲长统《昌言》

与人交往却不让人了解,这是交情未到知己的程度。

对牛弹琴,不入牛耳。

——汉·牟融《理惑论》

对牛弹琴,琴声根本就进不到牛耳朵里去。比喻办事不看对象。

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应该说的话却不被信任,就宁肯不说。

古之君子,绝交不出丑言。

——三国·魏·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

古代的品德高尚之人,尽管与人断交,也决不说难听的话。

酒以成礼,过则败德。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酒能办事,过量则会败坏德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志向一致的人,即使相隔高山大海也不认为距离很远;彼此信念不同,即使相处在眼前也说不上是近。

君子无以貌取人。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

君子不以外貌去评价人。

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晋·皇甫谧《高士传·曾参》

接受馈赠的人,常常害怕他人;给与别人施舍的人,常常盛气凌人。

人道伊何?难合易离。

——晋·陆云《赠鄱阳府君张仲膺》

人世间的规律是什么?是聚合困难而离别容易。

施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

给了别人好处不应念念不忘,接受了别人恩惠应时刻不忘。

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对言多的人不能和他商量长远大事,对轻举妄动的人不能和他长久相处。

不面誉以求亲,不愉悦以苟合。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不当面奉承人以求得对自己的亲近,不嘻嘻哈哈以求得苟合。

学问欲博,而行己欲敦。

——唐·魏征《群书治要·新语》

如果学问要广博,那么处事要厚道。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鸡和鸡一起吃食,鸾和鸾同枝栖息。比喻物以类聚。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唐·白居易《天可度》

只要人心互相对立时,即使距离很近也无法预料到对方的心。

游与邪分歧,居与正为邻。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

不能和邪恶的人共事,住家要选择正直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