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45133700000004

第4章

事情如果不符合道义,要用严肃的态度让它醒悟,使之消除掉自己的错误思想。

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曾子·修身》

早晨有过错,晚上就改正,应该给予肯定;晚上有过失,早晨就改正,应当给予表扬。

觉得自家过失,便是知长处;改得前日过失,便是仁长处。

——《观微子》

发现自己有错,就是增长知识的表现;改正前日的过失,就是优点增加的表现。

觉后必改,改后必不复,便是勇长处。

——《观微子》

发现错误必改,改正后不再重犯,就是增长了勇气。

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之诰》

改正错误一点也不吝惜。

无耻过作非。

——《尚书·说命中》

不要以羞耻过失而去掩盖错误。

旧染污俗,咸与惟新。

——《尚书·胤征》

对于沾染恶习污俗的人,要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人有小罪非眚,乃维终,自作不典,式尔。

——《尚书·康诰》

人有小错并不可怕,怕的是终生不改,自以为是偶尔所犯。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效仿别人的错误,罪过加重。

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左传·隐公六年》

滋长罪恶又不悔改,就要祸及殃身了。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左传·哀公元年》

修养品德最好是不断使之增长,去掉毛病最好是干净彻底。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众人认为是好的,我就去做;众人认为是坏的,我就改正。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美好就宣扬,错了就纠正,患难就救助,过失就更改。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人谁没有过错?有过错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过而能改,民之上也。

——《国语·鲁语》

有过失而能改正,是人上人。

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

——《国语·周语》

看见乱子而不知警惕,损失会更多,越想掩饰错误越发明显。

省行者不引其过。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对自己的行为能够反回来思考的人,不会继续存在和发展自己的错误。

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疑似》

贤明的人有了小错就会导致大错。

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之。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别类》

犯错误的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不懂而自以为懂。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

见到野兔才去唤狗追捕,也不算太晚;羊丢掉了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太迟。喻指有错要及时补救。

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

——《礼记·三年问》

创伤愈久愈难愈合。喻指改过要及时。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礼记·中庸》

克服自身缺点不必求于别人,这样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匿病者,不得良医。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

隐瞒病情的人,不会有好医生为他治疗。喻指掩饰自己过失的人,不会有长进。

矫者不过其正,弗能直。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

矫正弯曲没有超过正直限度,不会正直。

攻玉以石,冶金以盐,濯锦以鱼,浣布以灰,物因有以丑而治好者。

——汉·王符《潜夫论·实质》

用石头来磨玉,用盐来冶炼金属,用鱼来洗锦,用灰来洗布,因为有了丑物,事物才得到治理和改善。喻指借助外部条件改正缺点。

矫枉过直。

——汉·仲长统《昌言》

矫正弯曲要超过正直限度。

身不善而怨他人,不亦远乎?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汉·韩婴《韩诗外传》

自身不好而埋怨他人,不是太远了吗?祸患来了才呼叫苍天,不是太晚了吗?

毫厘不伐,将用斧柯。

——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

树杈在毫厘大的时候不去砍掉,今后就要用斧头才能去除。喻指改正错误要及时。

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

——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一铢一铢称量,达到一石时必有误差;一寸一寸度量,达到一丈时必有差错。

民之不善,吏之罪也;吏之不善,君之过也。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百姓的过错,责任是在官吏身上;官吏的过失,责任是在国君身上。

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

——汉·刘向《说苑·君道》

有过错加以改正,就同没犯错一样。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水面虽平必定有波纹,秤虽正必定有误差。喻指再完美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不足之处。

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圣人对于好的品行,再细小也要提倡;对于错误和过失,再细微也要改正。

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三国·魏·曹操《选举令》

错过了报晓的鸡,还想着再啼鸣加以补偿。喻指有了错误应改正。

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

——三国·魏·徐干《中论》

学习好品行惟恐比不上,改正错误惟恐不彻底。

过而不改,谓之丧心。

——三国·魏·徐干《中论·贵验》

有过错而不知改,这叫做丧失了良心。

恶,犹疾也,攻之则益悛,不攻则日甚。

——三国·魏·徐干《中论·虚道》

坏品质,像疾病一样,不断地克服就会悔改,不去克服就一天天加深。

乐攻其恶者,难;以恶告人者,难。

——三国·魏·徐干《中论·虚道》

乐意指出自己的错误,很难;将自己的错误告诉他人更难。

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三国·魏·徐干《中论》

思考过错而不改正叫做丢失本体。

往事既已谬,来者犹可追。

——三国·魏·嵇康《述志》

已过去的事情既然已经做错了,未来的事情还可以追悔改正。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三国·魏·王粲《仿连珠》

用明亮的镜子照自己,那么污垢就不会留在身上;倾听直率的批评,那么错误的行为就不会使自身遭受祸累。

恶不可积,过不可长。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错误不能积累,过失不可滋长。

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袁术传》

如果迷途知返,尚且可以免祸。

溃痛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溃烂的伤口虽很痛,胜于养有毒的肉;等到淹入水中才呼船,后悔已来不及了。

奔骥不能及既往之失,千金不能救斯言之玷。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快马不能追及已犯的过失,千金不能挽救错话的影响。

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也。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

细微的恶习虽无眼前的祸害,但不能不除掉。

大厦既燔,而运水于沧海,此无及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大厦已经着火,而从大海运水,这来不及了。

奔驷不追既往之悔,思改过而无自反之蹊。

——晋·葛洪《抱朴子·酒戒》

快马追不回过去的悔恨,想改过但没有回头之路。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倾倒的水收不起来,后悔来不及。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知道了过失就一定改正,而且不能遗忘。

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迷途知返,古代的贤哲也会肯定;迷途未远而返,先人的经典也会称赞。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

晚上认识到早晨的不对,今天后悔昨天的过失。

从善如转圜,遣恶如去仇。

——北齐·刘昼《刘子》

从善如转圜一般,去恶像除去仇敌一样。

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听到正义争着去做,有了错误争着改正。

识寡于亮,德轻于才,斯过也已。

——隋·王通《文中子·立命》

学识少于诚信,道德低于才干,这是过失。

过而不文,犯而不校。

——隋·王通《文中子·天地篇》

有了过错不掩饰,出现小事不计较。

不以小故妨大美。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不以小缺点而否定大优点。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王子安集·滕王阁诗序》

早晨失去的东西,晚上再补回来还不晚。比喻有了过失应及时改正。

匡弊俗者,非一日之术。

——唐·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

改掉不好的习俗,不是一天的工夫能奏效的。

覆水不收,悔将何及!

——唐·房玄龄《晋书·慕容超载记》

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事后的追悔是无法挽回的。

细过微阙,人情之所必有。

——唐·房玄龄《晋书·刘颂传》

细微的缺点毛病,是常人都有的。

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制止在萌芽时,消除在没有成形时。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

——唐·韩愈《五箴序》

人害怕不知道自己的过错。既然知道而又不愿意改正,是懦弱的表现。

智者因危而建安,明者矫失而成德。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智慧的人因危险而创建安全,贤明的人纠正错误而成就德行。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

——唐·陆贽《奉天论赦书事条状》

知道过失不是难事,改正过失才困难。

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刚听到批评就能反省自己,还有什么过失不能改呢?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唐·王昌龄《见谴至伊水》

错误是由自己招来的,人的天性是轻易许诺于人。

贤能不能无过。

——唐·刘禹锡《华佗论》

贤能的人也不可能没有过错。

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习好的就会被称誉,改正过错就不会有灾祸。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见到好的就想看齐,足可以扬名不朽;听到批评能改正错误,就能免去大的过失。

刮肌贯骨,改过惩非。

——唐·张《朝野佥载》

刮削肌肉,贯通骨骼;改正过失,惩戒错误。

人心无称处,国手有输时。

——唐·裴说《棋》

人都会有失策之处,下棋高手也有输的时候。

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疵。

——唐·王建《求友》

不求得树立名声,重要的是除去缺点毛病。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唐·李颀《缓歌行》

早知今日读书是对的,就会对从前的错误悔改了。

见泥须避道,莫入污却鞋。若知己有罪,莫破戒持齐。

——《全唐诗补逸·王梵志诗》

看见污泥要避开,不要弄脏了鞋。如果知道自己有错误,不能让它破坏了自己坚定的信念。

闻善而慕,知过而惧。

——《陆象山集·语录》

听说好的品行就十分钦佩,发现过错就惟恐改之不及。

人苦不自知其过。

——《唐太宗纪》

人最担忧的是不知自己有过错。

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

——五代·释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

不对,莫过于掩饰自己的不对;过错,莫过于掩饰自己的过错。

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

——宋·苏洵《辨奸论》

脸上有污垢不忘洗,衣服上有污垢不忘洗,这是人最基本的常情。喻指人要经常清理自己的思想,及时改正错误。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改过应该彻底;听从好的建议像流水一样迅速。

自古圣人不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宋·苏辙《论开孙村河札子》

从古以来圣人没有无过失的。有过失而能够改正,好处就很大了。

矫枉者,欲其直也,矫之过则归于枉矣。

——宋·王安石《庄周》

矫正弯曲是想让其正直,但矫正得过了头就又弯向另一边。

有过而能悔,悔而能改,人则曰是。

——宋·王安石《原过》

有过失而能感到悔恨,悔恨而能去改正,这是对的。

人谁无过,当容其改。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李德裕传》

人们谁能没有过错,应当允许改正。

开其自新之路,诱于改过之善。

——宋·欧阳修《前光禄寺丞王简言复旧官制》开拓自新的路,用善去教诲改过。

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

掩盖小的缺点以表扬大的功德。

良医将治之,必究病所因。

——宋·欧阳修《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好医生给人治病,一定要查究病因。

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

——宋·欧阳修《送吴生南归》

普通人做了不好的事,积少成多就会灭身;君子能自知,改过不犹豫。

不知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

——宋·陆游《记梦》

不知道尽力挽来银河水,就不能把平生的不良习气洗掉。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

人清洁心灵以除去恶念,如洗澡除去污垢一样。

改过贵勇,防过贵怯。

——宋·朱熹《答蔡季通》

改正错误贵在勇敢,防止错误贵在胆小。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字上着力。

——宋·朱熹《改过》

知道自己不好,就迅速改正而多做好事,最重要的是在迅速二字上下用功。

事之有失,人以为言,固当即改,然亦更须子细审其本末然后从之,为善。

——宋·朱熹《改过》

做事有了过失,别人给予指出,固然应当马上改正;然而也更应仔细考虑其前因后果然后才做,为好。

真知非,则无不能去;真知过,则无不能改。

——宋·陆九渊《与罗章夫》

真正知道不对,就没有不能去除的;真正了解自己的过错,就没有不能改正的。

不知其非,安能其非?不知其过,安能改过?

——宋·陆九渊《与罗章夫》

不知道过错,怎能改正过错?

染习深者,难得净洁。

——宋·陆九渊《语录》

沾染恶习严重的人,很难变得干净。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了解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把好事说出来并不难,要做好事就难了。

虽君子不能无小过,苟不害于正道,斯可略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即使品德高尚的人也不能没有小的过失,如果无害正道,这可以忽略。喻指重大义,略小节。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只能以改过为能,不能以无过为贵。

过而能改,今犹未晚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

做错事而能改正,现在还不算晚。

为人君者,固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四·惠帝四年》做国君的人,不应该把没有过失看作贤能,而应该以改正错误为美德。

过而能悔者,取其悔而不追其过,可也。

——宋·杨时《改过》

有了过错而能悔恨的人,取其悔恨而不追究他的过错,就行了。

学问之道无他也,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

——宋·程颐《伊川易传》

学习的道理没有别的,只是知道自己的过失,从而迅速改正以向善学习而已。

以简傲为高,以谄谀为礼,以刻薄为聪明,以阘茸为宽大,胥失之矣。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把傲慢当作高尚,把谄媚当作礼貌,把刻薄当作聪明,把卑劣当作宽大,都是错的。

改而不吝,天之道也;改过而吝者,违天而徇欲者也。

——宋·范浚《悔说》

改正错误而不吝惜,是天理,改正错误但不彻底,就有违天理曲从私欲了。

过不知悔,命之曰愚;悔不能改,命之曰愎;改而惮焉,命之曰吝。愎与吝,悔之贼也。

——宋·范浚《悔说》

有了过错不知悔恨,称为愚蠢;悔恨而不能改正,称为执拗;改正而又害怕,称为吝惜。执拗与吝惜,是悔恨的敌人。

过生于心,则心悔之,勿复失诸言行而已矣。

——宋·范浚《悔说》

过失产生于思想,若思想已悔恨,就不要再反映到言行上。

衣垢不渝,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行垢不渝,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宋·许《樵谈》

衣服上的污垢不清洗,器皿上的缺损不补好,对人还有惭愧之色;行为上的污点不改正,德行上的缺损不补救,对上天难道不觉惭愧?

良药有功方利病,白珪无玷始称珍;欲成令器须追琢,过失如何不就新!

——宋·邵雍《诫子吟》

好的药有功效才利于治病,白玉没有玷污才可称珍贵;要成为好的器皿还须雕琢,有了过失为何不改正以求进步!

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

——宋·邵雍《迷悟吟》

品德高尚之人勇于改正错误,行为恶劣之人总是掩饰过失;改正错误终究醒悟,掩饰过失终究迷乱。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能亲,虽生人世上,不得谓之人。

——宋·邵雍《诫子吟》

有了过错不能改正,知道贤德之人不能亲近,虽然生在人世界,不应该叫做人。

祸几始作,当枉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祸患刚开始形成,就应当杜绝在萌芽状态;疾病刚形成,就应当消灭它产生的根源。

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之谓善学。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去掉自己的短处而努力增加长处,这叫做善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