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天下为公(上)
45135100000039

第39章 张伯行是“天下第一清官”

康熙年间,朝中出了一位大清官,叫张伯行,河南兰考县人。张伯行历官近30年,一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对上敢于揭露权势显赫的贪官污吏;对下为民请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在任上,从不携家眷,不贪图享受和因公肥私,一直过着清寒简朴的生活。他是堂堂的巡抚,有80个享受朝廷俸禄的名额由他支配,一般官吏都用来安排自己带来的家丁亲友,他却一个不要,每到一处,他都积极筹资建造书院,聘请有德行的饱学之士讲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在他的辖区,每有水旱灾荒即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开仓济民,深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山东、江苏、福建许多地方百姓为他建生祠,不忘他的恩泽和德行,被百姓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康熙五十年,张伯行任江苏巡抚,发文严禁官吏贪污受贿。是年秋,苏省乡试,总督噶礼与考官勾结,大肆收贿舞弊。榜发,苏州学子大哗,千余人集会,将财神塑像抬进文庙置于明伦堂,以示讽刺和抗议。康熙下旨,责成户部尚书会同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等人共审此案。噶礼从乡试中受贿索银50万两,当为此案主犯。请贼捉贼,审查月余不得结果。张伯行查得实情,怒发冲冠,不顾身家性命,上书弹劾噶礼。

噶礼是张伯行的顶头上司,是个虎噬狼贪、鱼肉百姓的头号赃官。张伯行初任江苏时,有人好意托信,让他按时例给噶礼送银四千两。张伯行对此巴结之风深恶痛绝,当场拒绝,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文,所以无银馈上司。”噶礼为此耿耿于怀,屡欲驱逐而后快。乡试事发审案班子内诸官皆好通融,惟张伯行拒不买账。心狠手辣的噶礼,买通朝廷官吏,购出张伯行的奏疏,然后捏造事实,反咬一口,诬陷张伯行受贿。审案官吏惧怕噶礼权势,有的附和,有的唯唯诺诺,无人敢伸张正义。康熙无奈,一面派心腹私访,一面下旨将张伯行和噶礼一并解职,另组班子进行审处。

张伯行先被押解扬州,四个月后被押回苏州。在押解过程中,大批百姓扶老携幼从四乡赶来慰问,有长者流着眼泪说:“公在任,只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张伯行不得已,收下了豆腐一块,青菜一把。扬州百姓怕张伯行在路上遭到不测,数万人自动集结在长江沿岸,护送船只。

审案中,噶礼派出心腹人员到处活动,拿出大批搜刮来的金银珠宝贿赂审案官吏。结果,判处大贪官噶礼无罪,两袖清风的张伯行反被革职治罪。

消息传出,全国震惊,扬州、苏州士子百姓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公审。

康熙到底还是个精明的皇帝,他为了维护大清江山,安抚汉族学子,平定民心,亲自处理此案。降下圣旨,革去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噶礼的一切职务,张伯行留任江苏巡抚。

江苏的士子百姓闻此喜讯,全省上下欢声雷动。三天之内,家家门前自动贴了一张红幅,上书“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充分表现了江南百姓对张伯行的爱戴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