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45154500000010

第10章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本文由周叔莲、王伟光合作,原载《经济要参》2001年第40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产业结构问题尤为突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并进一步指出了“十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即“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纲要》还指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那么,“十五”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特点?有哪些战略意义?怎样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如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本文将主要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互关系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一、中国产业结构进入战略性调整的新时期

“十五”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以前的产业结构调整相比具有什么特点?我们认为,主要特点是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重点是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两次: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以“加强轻工业”为重点的调整;一次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施的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调整。这些产业结构调整主要都是以“补短”,即弥补短线产业、克服供应短缺为目标,主要任务是克服产业“瓶颈”或填补产业“空白”,其实质是一种以“宏观平衡导向”为特征的调整。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进入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时期。

战略性调整是“十五”计划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的特点。战略涉及的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战略性调整不同于以前的适应性调整。适应性调整是碰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往往缺少全局的、长期的考虑。战略性调整则是要使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总体上、全局上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以前调整的“补短”或“平衡”目标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这次的目标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是过去的“补短”,即缺什么补什么,在原有的结构框架内修修补补,而是要使产业结构在内容上、组织上、技术上、效益上都有一些根本性的转变。这种优化升级将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二、三产业内部也要优化升级;还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促进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和手段将逐步转向依靠企业和市场,即不再采取以往那种计划方式,通过压缩总需求的办法来实现。目前,中国几乎各行各业的产品都“过剩”,很难有长线、短线之分,再用计划方式是行不通的。而必须通过市场竞争,让企业自主选择、自主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政府主要是不断完善各种市场规则,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

这次产业结构调整更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行战略性调整会遇到许多困难问题。例如,会遇到如何处理升级和补短的关系。战略性调整不同于过去缺什么补什么,但现在并非不存在补短问题了。如很多城市交通紧张、供水紧张、有些地方污染严重,就需要补短。因此,必须处理好升级和补短的关系。再如,会遇到如何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的矛盾。中国必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是由于人口多、劳动力多,就业问题严重;再加上基础等条件的限制,中国又必须十分重视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因此,必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从国内环境看,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处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宏观背景之下,有效需求不足与生产相对过剩并存,而且面临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以及加入WTO的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看,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各国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世界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要求我们对“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二、“十五”期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

产业结构是在经济增长尤其是劳动生产率和其他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变动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又影响着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当前,中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高速增长,关键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从1993年起,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如第一次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次产业内部集约化、高级化趋势不明显;第三次产业整体水平落后等。这种产业结构状况,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改善我国就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甚至还拉大了城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中国已经到了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是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要求。科林·克拉克、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研究和揭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包括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的规律、各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工业为例,从生产结构上看,一般要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等四个阶段;从产业生产要素构成上看,则体现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知识技术密集”的顺次演变过程;从产业产出效果上看,主要体现为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中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这就需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加快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中国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要利用信息化加强对传统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改造,促使传统产业实现升级。这样才能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改善各种经济成分的行业分布,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布格局,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进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其实质是对国有企业的行业分布进行调整,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重组。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中国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①国有企业量大面广、战线过长,与国有经济职能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行业所占比重过大。例如1995年,中国29.1万户国有企业几乎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在工业内部39个大的行业分类中,行行都有国有经济。1997年,在608个工业小类行业中,除9个行业国有企业没有涉足外,其余599个行业均有国有企业,而且国有经济在大部分行业中仍占有较大的份额。②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好、效益不高。1999年以来,国有企业整体效益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形势依然严峻。③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不完善。尽管有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经营效率低下,但退出的制度性障碍(如地方保护、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企业债务问题等),使国有企业很难“自由”地退出某些行业。同时,非国有企业由于制度壁垒又无法进入这类行业(如某些竞争性行业)。上述三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相结合,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要求

中国已经克服了短缺经济,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从消费品市场上看,根据国内贸易局统计,1998年中国605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20%,供大于求的占80%,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而生产资料产品在较早以前就存在这个问题了,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对94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统计,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60%的达半数以上,有83种主要工业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利用率为66%,比1985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且在1993~1998年间,工业产品库存可供销售天数平均为43.8天,明显高于80年代的库存水平。这种“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导致这种“过剩”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中国目前还处于由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高级阶段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都会发生急剧的转变,正像库兹涅茨所说,“需求偏重某种产品的选择性意味着工业重心的转移是必然的”。如果产业结构的变化能与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国民经济就会保持健康迅速的发展;反之,则不然。还要看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已进入小康阶段,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变化较大。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很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才能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消除相对生产过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加快技术进步也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例如,现在中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属于粗放型,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例如,中国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铜矿消耗相当于日本的2倍,英国的4倍;铁矿消耗则分别相当于上述两国的13倍和25倍。工业经济的这种状况,急需科技进步。只有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对参加WTO挑战的要求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和产业将直接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能否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否从WTO中获益,关键取决于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从目前情况看,工业国际竞争力较弱,主要体现在:①工业产品的生产结构不合理。以钢铁产品为例,中国钢产量已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位,但轿车用钢板、冷轧薄板、不锈钢板等10多个品种的年进口量仍高达400万吨。②工业产品的出口结构要进一步改善。虽然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例,但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不高,199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为14.1%,与1997年美国的44%、日本38%、韩国39%以及印尼2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中国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国外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指标》,第328~330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③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还较低。以制造业为例,1998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为3604美元/人·年,韩国(1994年)57666美元/人·年,印尼(1996年)9332美元/人·年。加入WTO之后,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行业,以及农业、金融、通信等行业,都将受到极大的冲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

(一)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或行业)的增长速度和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各不相同,有些产业衰退(渐渐退出市场),有些产业发展壮大(逐渐占领或主导市场)。不同产业间此消彼长的“自然演化”过程,构成了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内容,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主导产业的更迭,主导产业的变更也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标志。那么,这种产业变化的动力何在?《纲要》指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大量事实表明,哪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可用R&D强度或R&D活动来表示)越活跃,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创造能力越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越快,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越强,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快,规模就大,影响就广泛。如果这个产业又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波及效果,就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甚至产业革命,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突变——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升级。几次科技革命及随后的产业革命足以证明这一点。

(二)科技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机理

假设某个产业(或行业)率先取得技术突破,或受科技创新的影响更大一些,那么该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和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而且由于科技创新的某种“偶然性”在不同产业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就使不同产业有可能进入交替增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也就是说,技术革新或技术创新可能是“在个别或少数行业首先出现的,它的经济影响在时间过程中从某一生产分支逐步移至另一生产分支”。参见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第373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科技创新在相关产业上的应用,以及通过前向、后向、旁侧的扩散和渗透效应,也就会形成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群。W。W。罗斯托曾对此问题进行过分析,他认为:“任何一个时期,部门都是以不同的速度,或前进或后退”。这种速率大体上与上一次重大的(或根本的)技术突破(或技术创新)的时间有关,“此次突破使这些部门进入报酬递增的阶段。处于高增长率和报酬递增阶段的部门,向后与它们提供机器和原料的部门相联系;在横向上,它们促进它们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向前它们也有联系……,用新的发明和革新是有利可图的。”W。W。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第116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科技创新与某行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受该行业的技术进步特点(或技术成熟程度)、“是否有一系列外生的创新机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可能受该“行业的技术变化是否是累积的”的特性所制约。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第383~384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很明显,这些因素在不同产业或行业中的分布是不相同的。这样,科技创新的行业差异,就会导致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主导产业变更,从而使产业结构处于不断的调整或变革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科技创新推动型的产业结构变革。当然,这种变革的范围、深度及速度最终还将受社会需求的制约。

(三)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途径

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国民产品的需求结构、消费倾向与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与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劳动力和资本禀赋情况、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国际贸易以及产业政策和经济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技术和制度。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或技术创新角度来研究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对制度问题不作详细论述。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作用,以及对产业结构其他制约因素的作用上。这些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技术进步交融在一起的。技术进步主要是借助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是其主要内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变革。从供给方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来实现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则是通过影响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出口,借助于需求结构变动来实现的,属于间接影响。在现实经济中,这两种影响常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1.科技创新促进了劳动分工,并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和分工不断精细化,体力劳动力和脑力劳动力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以及产业(工业)结构。例如,在机械化初期、机械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体力劳动力和脑力劳动力的比例分别为9∶1、6∶4和1∶9.又如,在高技术企业的员工结构中,研究开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所占比例较高,现场作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形成“哑铃型”就业模式。此外,科技创新既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职业,也可能使某些职业消失。例如,由于打字机的出现,曾使打字员这一职业风光无限,而程控交换机的问世则加速了话务员职业的消失。这是科技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途径。

2.科技创新使不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科技创新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如前所述,由于不同行业的经济技术基础和“技术机会”不同,科技创新的产生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反映出来。作为科技创新的结果,哪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哪个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低于整个社会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行业内的企业情况也是如此),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流动,最终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相对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而言,工业、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上升得更快一些,这样,产业结构就可能呈现出“一、二、三”顺次演进趋势。

3.科技创新通过影响需求结构来改变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与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以需求为媒介的,即“新知识和技术革新的这些影响是在增长进程中一层层地添加在先已存在的需求结构上的,它不论是对为了适应于改变了的生活条件还是为了对新产品做出反应,都会造成新的需求压力”。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第371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也就是说,科技创新,①能满足消费需求,使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享受和发展需要上的支出比例上升,带动服务业发展。②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升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改变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结构。③可以改变出口需求结构,如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替代”再到“出口导向”。

4.科技创新催生一批新产业,同时也削减一些旧产业。例如,第一次科技革命产生了现代纺织、炼焦和钢铁业,使人类社会进入机械时代。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催生出一大批以微电子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这些产业逐渐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而引起新一轮主导产业的变更。而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又会使某些传统产业的重要性渐渐减弱甚至退出历史舞台。

5.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并使产业出现融合趋势。这种现象在新的基于ICT的技术—经济范式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在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就国家创新系统(NIS)的运作及生产组织形式而言,创新的轨迹和属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企业创新重点转向生产基于ICT的产品,不断应用新技术并与之整合,以实现产品升级和重组传统业务流程,并改变就业模式。参见Mario Pinanta,“Technology, Growth and Employment: Do National Systems Matter?”, in Daniele Archibugic, Jeremy Howells and Jonathan Michie edited, Innovation Policy in a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PP49—64. Technoeconomic Paradigm,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范围、规模及水平,不同的技术结构可以而且只能支持一定的经济生产结构与生活结构,见王春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竞争之路》,第35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如果说旧的技术—经济范式的特点是“用机器制造机器”,那么基于ICT的新范式则以“用芯片制造机器”及随后的“用机器创造芯片”为显著特征。这种现象一方面使产业结构出现“软化”,即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ICT的高渗透性和高扩散性,也使得某些传统产业不再是传统产业了。电子系统现在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汽车的1/3,难怪WTO前总干事鲁杰罗感叹道,现在的汽车工业已不像是传统的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所以,科技创新不仅使产业结构呈现出知识技术集约化的趋势,而且也使得产业界限日趋模糊。这样,产业结构就会不断地向高级化阶段迈进。

(四)产业结构调整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产业结构影响需求,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由于需求诱导,某一产业可能会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为了使整个产业的总产出水平能够保持适当的规模,为了提高或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再加上竞争影响,这一产业中的企业会加大技术投入,改善工艺流程,重新组合现有技术,掀起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或更新高潮(也可能渊源于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这种过程必将对科技创新形成强大的需求,从而推动科技创新。施穆克勒曾经对此做出如下解释:最主要的发明导致投资急剧膨胀,投资增加又促使产生更多改进的发明,而且需求力量促进了发明,即投资越多,就要有越来越多的发明来满足这些行业所需要的资本货币需求。F。M。谢勒:《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第38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相反,如果某个产业处于落后状态或进入衰退期,该产业将“自然”地选择(假设没有其他外力作用)退出或重生。前一种选择可能会延迟科技创新进程,因为它不会对科技创新构成需求,而需求却是科学和发明之母。后一种选择则将促使这些“落后”产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进行重组和改造,这无疑会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由于产业结构将对科技创新的方向、速度和规模产生很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结构“内生”地决定着技术进步。

(五)中国实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条件

中国产业结构转换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有必要以科技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那么,这种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呢?我们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和条件。①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科技创新体制,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并且能为产业结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例如,国家经贸委所属的242个科研机构顺利转制;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全国R&D经费中,企业所占比例已由1995年的32%,上升到1999年的48.3%;1999年的专利授权数量较1995年增长了122.3%;技术市场交易活跃。②中国许多事例表明,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中国重点行业如钢铁、纺织、建材等,之所以能够扭亏为盈,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利用科技创新对行业的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如钢铁行业的鞍钢,经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改善工艺流程,将12座平炉全部淘汰,改建成6座现代化转炉,提高了经济效益;纺织行业的经纬纺织集团应用CIMS,使流动资金减少60%,新产品开发周期由10年缩短为2年。③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奇迹,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现象,都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④从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看,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在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急遽地改变。这次革命的突出特点就是缩短了新技术从发明到商业化的周期,加快了信息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如著名的摩尔定律就很好地描述了这种现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每个微处理器上的晶体管平均每18~24个月就会翻一番,而价格却急剧下降。在这种条件下,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获得了未来致胜的法宝。有些技术也比较容易实现跨越发展,如生物技术,这无疑为我国缩短与国外技术差距,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时机。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日趋完善,也将为我国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证。

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对策

当前,在中国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的条件下,怎样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和要求来推动科技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呢?我们认为,应该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指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所以,我们必须统一认识,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的强大动力。

(二)正确确定“十五”期间科技创新重点

《纲要》明确指出,“十五”期间中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是:①要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②要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在农产品加工及转化、装备制造、节水节能、纺织品后整理等方面的技术上取得进展,加快高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③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根据《纲要》精神,各产业要以“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为原则,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步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强大动力。结合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十五”时期的调整任务,主要工业行业的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见下表。“十五”时期中国主要工业行业(产业)的科技创新重点

行业(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或技术机械工业关键基础机械数控机床、数控锻压和数控设备,热加工设备,配套功能部件等关键基础零部件液压,气压,密封,低压电器,模具,轴承,仪表元器件等重大技术装备

(电力设备)大型火电、水电成套设备,核电设备及输变电设备,铸锻件等电站配套产品等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关键集成电路,基于Linux的操作平台,软件开发,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军用技术等石油化工业石油炼制、加工重要加工装置等化工新材料工程塑料生产装置,有机硅,聚碳酸质,碳纤维等精细化工饮料、食品添加剂,各类氨基酸,酶制剂,电子专用化学品等轻工业轻工装备业轻工机械,轻工制品模具,衡器等家电业节能压缩机,变频器,电子技术应用等塑料业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工程塑料等纺织业合成纤维,无梭织机,非织造布,“绿色”染整加工工艺等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三)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深化企业改革,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一方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继续大力发展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使它们具有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做好如下主要工作:①明晰产权,激励创新。也就是要承认知识产权,允许创新者依此参与生产和分配,否则将不利于科技创新。国外经验证明,过去的技术发展之所以缓慢,是因为“对发展新技术的激励仅仅是偶然的。通常创新可以被别人无代价地模仿,而发明创造者得不到任何报酬。直到现代,不能在创新方面建立一个系统的产权,仍是技术变化迟缓的主要根源”。参见道格拉斯·C·诺恩:《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185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②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将影响着创新的动机、方向、速度、规模以及效率。③倡导“为用户设计产品”的创新理念。产品设计是企业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一项产品设计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供给者、用户、创造能力、成本、时间、管理、可用性及营销能力等。只有协调好上述因素,企业才能从技术创新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市场份额。④警惕新技术应用的风险。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可能会在企业组织内部产生“利益冲突”,也可能出现人—机、机—机的“交流”障碍或低效率。克服这些风险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全员学习和培训。

要特别重视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能够将科学和发明由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周期。现在中国还缺少一大批企业家,为此,需要为企业家的发育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推动技术创新发展。

(四)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

大部分企业,由于自身融资能力的限制以及创新风险的存在,缺乏科技创新投资的热情,在相关制度安排尚不甚完善的条件下,将会出现“创新投资不足”的现象,这与完全竞争条件的后果几乎是一样的,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很难保证创新者对创新利润的独占。作为社会计划者的政府,为实现“创新最大化”,以及考虑到创新知识“公共物品”属性或“溢出效应”,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支持基础研究与开发以及私人部门的创新投资。结合国外经验,政府可以制定如下科技创新政策:①直接提供科技投资支持或津贴。②税收政策,包括允许将R&D支出在税前勾销,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允许加速折旧,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或设备更新给予税收减免优惠等。③专利政策。专利政策的主要功能在于激励创新活动和尽最大可能地使创新的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接近(因为大部分创新的私人收益率要低于社会收益率),但专利制度也会给“垄断”以合法地位,可能不利于市场竞争和产生更多的创新,所以,政府必须在创新激励与垄断权力之间做出权衡。但多数人认为专利制度是有效的。有关专利制度影响的详尽分析可以参考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解释。④实施阶段性政府采购政策。⑤其他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等等。

(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投融资体系

这主要是:①国家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R&D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幅,使我国R&D经费与GDP之比由1999年的0.83%逐渐提高到1.5%~2%的水平。②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使企业R&D经费支出比例超过政府的R&D投资比例。③要积极拓展R&D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考虑到我国风险投资体系还不发达,可以采取“政府+企业+其他”的模式,当创业板股票市场建立和完善之后,政府从中逐渐退出。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例,在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的初期,可以先建立国家主导型的风险投资基金,由国家科技财政拨款和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资金等构成,采取契约式经营方式;当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后,国家投资部分要适时退出,风险投资基金采取公司制形式运作,并积极吸收其他各种类型基金,扩大基金来源和规模。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促进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如提供信息服务和信用担保,加强风险投资的制度建设等。

(六)进行R&D组织形式创新,改变传统的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分离的状况

这主要是:①推行R&D—生产—销售一体化模式,实行R&D项目阶段评估,建立虚拟(网络)R&D组织,实施多形式R&D联盟,如企业—企业、企业—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国内企业间及其与国外企业或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等。②要特别重视产—官—学的战略合作。根据日本经验,保证产—官—学战略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有三点:一是相关参与者对战略合作的概念达成共识;二是形成真实的公司,虽然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了一种虚拟公司的形式,但它的运作要像现实中的公司一样;三是形成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参与者原则上自由退出,但新进入者则要受到限制。

(七)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积极利用科技创新全球化的溢出效应

这主要是:①要以市场—技术为基础,培养几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重量级”企业集团,以充分发挥其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带动产业升级,并牵引周围配套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生产结构,从而建立起一种较为合益的市场结构。产业组织学等经济理论认为,一个良好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要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类型企业的存在,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创新源,而且也能为大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如硅谷大批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力地支撑着Microsoft等大型公司的发展。②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是跨国公司。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85%以上的技术开发能力,世界范围的技术流动主要通过跨国公司来完成的。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的特点随国家或地区以及产业不同而不同,一方面这些公司从东道国的技术资产中获益匪浅;另一方面东道国也可以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子公司的技术流动中分享溢出效应,当然这种溢出效应也因国家、产业不同而存在差异。John H。Dunning and Clifford Wymbs, “The Geographical Sourcing of Technology Based Assets 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Daniele Archibugic, Jeremy Howells and Jonathan Michie edited, Innovation Policy in a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PP184—224.对于东道国而言,能否从中受益,关键取决于本地的创新体系是否完备,如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能力如何,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和成本以及教育和培训系统如何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除此之外,更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形成竞争。因为只有竞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业才能从跨国公司的技术活动中获得溢出效应。

(八)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这主要是:①增加教育投资,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在保证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普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这是保证科技创新有不竭动力的关键。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二战”之后迅速复苏,并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成功地推行“市场推动型技术创新”模式,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教育基础,才使得“提高生产力的努力和技术革新灵活对应成为可能,支持了经济发展”。例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的高等教育以及“终身雇佣制”为前提的企业内部培训活动,不仅培养了出色的现场技术人员,更加强了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从而使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在技术创新方面占据着优势地位。吉川弘之主编:《日本制造——日本制造业变革的方针》,第371~386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②采取多种措施开发人才资源,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和吸引人才。当前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引智”工程。这些工作包括培养和造就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吸引、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等等。

此外,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大学兴建科技园,将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结合起来,等等,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