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
45188000000022

第22章 肝胆系常见病证(2)

临床表现:①疼痛位于一或几个肋间,多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②呼吸、咳嗽和喷嚏等可加剧疼痛;③可有相应肋间的皮肤感觉过敏和肋骨边缘压痛。

治疗:①病因治疗。如切除肿瘤、抗感染治疗等;常见为带状疱疹病毒,可选用无环鸟苷静脉滴注。或α干扰素肌肉注射等;②对症治疗:可用止痛剂和镇静剂,B族维生素和血管扩张剂地巴唑、烟酸和6542等;③胸椎旁神经根封闭、胸椎旁交感神经节封闭和肋间神经封闭等。

(八)慢性胰腺炎

治疗见腹痛一节。

(第二节)黄疸

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

黄疸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以青壮年居多。历代医家对本病均很重视,现代研究也有长足进步,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对其中某些征候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病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大体相当于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某些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出现黄疸的败血症等,若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黄疸的病因主要有外感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及肝胆结石、积块淤阻等,其发病往往是内外因相因为患。

黄疸的发病,从病邪来说,主要是湿浊之邪,从脏腑病位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黄疸的发病是由于内外之湿阻滞于脾胃肝胆,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肝失疏泄,或结石、积块淤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而成。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则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则致寒湿为患,发为阴黄。至于急黄则为湿热夹时邪疫毒所致,也与脾胃阳气盛衰相关。临床以湿从热化的阳黄居多。阳黄和阴黄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相互转化,阳黄日久,热泄湿留,或过用寒凉之剂,损伤脾阳,则湿从寒化而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

【临床表现】

本病的征候特征是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以目黄为主要特征。患病初起,目黄、身黄不一定出现,而以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肢体困重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为主,三五日后,才逐渐出现目黄,随之出现尿黄与身黄。亦有先出现胁肋剧痛,然后发黄者。病程或长或短。发黄程度或浅或深,其色或鲜明或晦暗,急黄者,其色甚则如金。急黄患者还可出现壮热神昏、衄血吐血等症。常有饮食不节,与肝炎病人接触,或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病史。

【诊断】

1)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黄为必须的症状。

2)常伴脘腹胀满,纳呆呕恶,胁痛,肢体困重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与肝炎病人接触,或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病史以及过度疲劳等诱因。

4)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B超、CT、胆囊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阳黄与阴黄: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湿热征候;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寒湿诸候。

2)辨阳黄中湿热的偏重:阳黄属湿热为患,由于感受湿与热邪程度的不同,机体反应的差异,故临床有湿热孰轻孰重之分。区别湿邪与热邪的孰轻孰重,目的是同中求异,使治疗分清层次,各有重点。辨证要点是:热重于湿的病机为湿热而热偏盛,病位在脾胃肝胆而偏重于胃;湿重于热的病机是湿热而湿偏盛,病位在脾胃肝胆而偏重于脾。相对来说,热重于湿者以黄色鲜明,身热口渴,口苦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为特点;湿重于热者则以黄色不如热重者鲜明,口不渴,头身困重,纳呆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为特征。

3)辨急黄:急黄为湿热夹时邪疫毒,热人营血,内陷心包所致。在征候上,急黄与一般阳黄不同,急黄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并现壮热神昏;吐血衄血等危重征候,预后较差。

2.治疗原则

根据本病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外溢的病机,其治疗法为祛湿利小便,健脾疏肝利胆。并应依湿从热化、寒化的不同,分别施以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之法;急黄则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用解毒凉血开窍之法;黄疸久病应注意扶助正气,如滋补脾肾,健脾益气等。

3.分证论治

(1)阳黄

[湿热兼表]

症状:黄疸初起,目白睛微黄或不明显,小便黄,脘腹满闷,不思饮食,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乏力,舌苔黄腻,脉浮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

本方意在解除表邪,芳香化湿,清热解毒。二方中麻黄、薄荷辛散外邪,使邪从外解;连翘、黄芩清热解毒;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湿;赤小豆、梓白皮、滑石、木通渗利小便;杏仁宣肺化湿;茵陈清热化湿,利胆退黄;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川贝、射干可去而不用。

表证轻者,麻黄、薄荷用量宜轻,取其微汗之意;目白睛黄甚者,茵陈用量宜大;热重者酌加金银花、栀子、板蓝根清热解毒。并可加郁金、丹参以疏肝调血。

[热重于湿]

症状:初起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右胁疼痛而拒按,壮热口渴,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短少,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化淤。

方药:茵陈蒿汤。

方中茵陈味苦微寒,人肝、脾、膀胱经,为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退黄的要药;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利胆退黄;大黄通腑化淤,泄热解毒,利胆退黄;茵陈配栀子,使湿热从小便而去;茵陈配大黄,使淤热从大便而解,三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腑化淤、利胆退黄和解毒之功。本方可酌加升麻、连翘、大青叶、虎杖、田基黄、板蓝根等清热解毒;郁金、金钱草、丹参以疏肝利胆化淤;车前子、猪苓、泽泻等以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从二便而去。

[湿重于热]

症状: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右胁疼痛,脘闷腹胀,头重身困,嗜卧乏力,纳呆便溏,厌食油腻,恶心呕吐,口黏不渴,小便不利,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利胆。

方药:茵陈四苓汤。

方用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用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炒白术健脾燥湿。若右胁疼痛较甚,可加郁金、川楝子、佛手以疏肝理气止痛。若脘闷腹胀,纳呆厌油,可加陈皮、藿香、佩兰、厚朴、枳壳等以芳香化湿理气。

茵陈四苓汤适用于湿邪偏重较明显者,若湿热相当者,尚可选用甘露消毒丹。该方用茵陈、滑石、木通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引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黄芩、连翘清热燥湿解毒;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芳香化湿,行气悦脾。原方中贝母、射干的主要作用是清咽散结,可去之。本方诸药配合,不仅利湿清热,芳香化湿,利胆退黄,而且调和气机,清热透邪,使壅遏之湿热毒邪消退。若湿困脾胃,便溏尿少,口中甜者,可加厚朴、苍术;纳呆或无食欲者,再加炒麦芽、鸡内金以醒脾消食。

[胆腑郁热]

症状: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伴有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疏肝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

方中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和解少阳,和胃降逆;大黄、枳实通腑泄热,利胆退黄;白芍和脾敛阴,柔肝利胆;大枣养胃。胁痛重者,可加郁金、枳壳、木香;黄疸重者,可加金钱草、厚朴、茵陈、栀子;壮热者,可加金银花、蒲公英、虎杖;呃逆恶心者,加炒莱菔子。

[疫毒发黄]

症状: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胁痛,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壮热烦渴,呕吐频作,尿少便结,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衄血尿血,皮下紫斑,或有腹水,继之嗜睡昏迷,舌质红绛,苔黄褐干燥,脉弦大或洪大。本证又称急黄。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千金犀角散。

本方主药犀角(以水牛角代之)是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配以黄连、栀子、升麻则清热解毒之力更大;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可加生地黄、玄参、石斛、丹皮清热解毒,养阴凉血;若热毒炽盛,乘其未陷入昏迷之际,急以通涤胃肠热毒为要务,不可犹豫,宜加大剂量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土茯苓、蒲公英、大青叶、黄柏、生大黄,或用五味消毒饮,重加大黄。如已出现躁扰不宁,或伴出血倾向,需加清营凉血解毒药,如神犀丹之类,以防内陷心包,出现昏迷。如热入营血,心神昏乱,肝风内动,法宜清热凉血,开窍熄风,急用温病“三宝”:躁扰不宁、肝风内动者用紫雪丹;热邪内陷心包、谵语或昏愤不语者用至宝丹;热毒炽盛,湿热蒙蔽心神,神志时清时昧者,急用安宫牛黄丸。

本证可用清开灵注射液60ml~80ml,兑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3周。

(2)阴黄

[寒湿阻遏]

症状: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右胁疼痛,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利胆。

方药:茵陈术附汤。

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佐以白术、甘草健脾和胃。胁痛或胁下积块者,可加柴胡、丹参、泽兰、郁金、赤芍以疏肝利胆,活血化淤;便溏者加茯苓、泽泻、车前子。黄疸日久,身倦乏力者加党参、黄芪。

[脾虚湿郁]

症状:多见于黄疸久郁者。症见身目俱黄,黄色较淡而不鲜明,胁肋隐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健脾益气,祛湿利胆。

方药:六君子汤加茵陈、柴胡。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健脾燥湿,茵陈、柴胡利湿疏肝利胆,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疏肝利胆、祛湿退黄之功。血虚者可加当归、地黄养血,湿重苔腻者可少加猪苓、泽泻。

[脾虚血亏]

主症:面目及肌肤发黄,黄色较淡,面色不华,睑白唇淡,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脾退黄。

方药:小建中汤。

方中桂枝配生姜、大枣辛甘生阳,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饴糖缓中健脾。并酌加茯苓、泽泻以利湿退黄,黄芪、党参以补气,白术以健脾,当归、阿胶以养血。

【转归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

一般来说,阳黄预后良好,唯急黄邪入心营,耗血动血,预后多不良。至于阴黄,若阳气渐复,黄疸渐退,则预后较好;若阴黄久治不愈,化热伤阴动血,黄疸加深,转变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急黄病死率高,若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预后极差。

【西医治疗】

溶血性黄疸以及出现黄疸的败血症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保肝、利胆治疗。

病毒性肝炎之黄疸为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肝细胞的损伤会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和排泄,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出现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内和(或)胆小管及肝内小胆管胆汁淤积,也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增高出现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可以互相转化或两者并存。

药物治疗以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改善肝功能,增加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增加胆汁分泌为途径治疗。

1.改善肝功能药物

改善肝功能的药物通过恢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代谢、分泌和排泄等途径减退黄疸。

甘草酸制剂,如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免疫调节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甘草酸单铵可使慢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能力减弱,并有诱生PBMC细胞膜产生可溶性IL~6受体的作用,从而降低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IL6及TNFα的水平,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甘草酸单铵能诱生γ干扰素(IFNγ),提高天然杀伤细胞(NKC)活性,有抗炎解毒作用。

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可明显刺激肝细胞DNA合成和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坏死和炎症性损害有明显修复作用。水飞蓟素和山豆根注射液也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

通过促进肝细胞代谢而改善肝功能的药物。如1,6二磷酸果糖(FDP)可促进肝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糖的利用,增加细胞内ATP并稳定溶酶体膜。门冬氨酸钾镁可促进三羧酸循环和鸟氨酸循环。肌苷能增强辅酶A和丙酮酸氧化酶等多种酶的活性,促进肝细胞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合成。腺苷蛋氨酸和肝得健可以增强肝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跨膜转运系统活性,增强胆汁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肝细胞摄取和分泌胆红素。腺苷蛋氨酸还可通过转硫基,合成内源性解毒化合物,利于肝细胞解毒。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维生素C、茴三硫等可以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合成,抑制或减少自由基产生,保护肝线粒体结构,对抗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联苯双酯、疗尔健和葡醛内酯等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对多种肝脏毒物中毒有保护作用。

通过改善微循环而改善肝功能的药物。如酚妥拉明、山莨菪碱、前列腺素E1、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硝苯地平、藻酸双酯钠和蝮蛇抗栓酶等。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肝素还可以改善胆汁黏稠度,有利于胆栓的溶解和胆红素排泄。

2.增加胆红素代谢药物

此类药物的代表为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其主要机制为:诱导肝内Y和Z蛋白形成,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诱导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合成并增强其活性,提高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增强肝内毛细胆管膜上的Na+/K+ATP酶活性,加速胆红素运输;加速胆固醇变为胆汁酸,改变胆汁酸成分,促进胆汁排泄。

(1)增加胆红素从肝脏排入胆道及进一步排入肠道:此类药物既可以直接促进胆汁中的胆红素排泄,还可以通过稀释胆汁,冲刷胆道,改善胆道淤积,利于胆汁排泄,分为利胆剂和增液利胆剂两种。利胆剂如丙谷胺,增液利胆剂如去氢胆酸。利胆药还可以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降低黄疸并发感染的几率。苯丙醇、曲匹布通、亮菌甲素和羟甲香豆素等药物能松弛胆道口括约肌,促进胆汁和胆结石的排出,减轻黄疸。环烃氧醛酸、氧甲基烟酰胺和保胆健素也有利胆保肝的作用。

非胆系作用利胆药,熊去氧胆酸通过中和疏水性胆汁酸、增加亲水性胆汁酸、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免疫抑制及调控肝细胞凋亡等途径改善免疫功能,减轻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免疫损伤。亮菌甲素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2)增加胆红素排出肠道,减少其肠肝循环,从而减轻黄疸。如大黄、乳果糖、硫酸镁、甘露醇、活性炭和考来烯胺等。

3.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