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107

第107章 娶夏姬巫臣废使命

一种心理学观点认为,当人们由于性心理的支配希望占有某一性对象而又难以占有时,可成会转而寻找该对象的象征物将其占有,聊以安慰他自己******的心理,这种象征物与性对象的关系越是密切,他心理满足的程度就越高。陈灵公衵服戏朝,这里的衵,本意是贴身的内衣、汗衫。陈灵公君臣三人同时与夏姬通奸,他们都想占有夏姬但却无法完全实现,于是就将夏姬的内衣作为其人的象征物而贴身穿上,以此满足他们完全占有夏姬的心理。自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性对象的替代者而爱恋,这一过程完全是潜意识完成的,陈灵公三人的行为仅仅是要追求自己感官的快乐,他们并不明白,也并不考虑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这一行为的发生即暴露了他们一种变态的性心理。

性心理是与生倶来、人人皆有的本能,本身不含有价值、伦理和道德的因素,它一味追求的只是个体情绪的快乐。然而,后天的教育使人们逐步获得了一整套伦理、道德和价值的系统,这些规范系统建立于人的意识中,必然对性心理发生潜抑和诱导,使其通过社会允许的规范渠道获得满足;这些规范系统甚至还可以使人们没有获得释放的心理能升华到对社会文明的创造上。任何人都不会脱离来自种族、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陈灵公作为一国君主,受到礼仪规范的教育不会为少,但他自身并未建立起起码的道德系统,或者是,他虽然明白应有的道德系统,但却不愿以之规范自己的本能冲动,追求感官快乐的意愿使他故意放纵自己的“原欲”。他与两位大夫沆瀣一气,对通奸夏姬之事互不避讳,并在朝中宣淫不禁,为此还暗杀了向他们敬献逆耳忠言的诚信之人,这种衵服戏朝式的荒淫在列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它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国体,最终使灵公本人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夏征舒射杀陈灵公,具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楚国后来以弑君之罪而攻伐灭陈,无非是北向扩张的南方霸主要像“老狼吃羊”一样找个借口罢了。

巫臣原姓屈,名巫,字子灵,后改为巫臣,他是楚庄王手下一名文武兼备的人物,曾封于申,号为申公。前598年楚庄王率兵讨伐陈国夏征舒弑君之罪时,他随军出征。《左传·成公二年、襄公二十六年》《国语·楚语上》《史记·晋世家》和《新序·杂事》记载,楚庄王灭掉陈国后,见到了夏征舒的母亲夏姬,为其美艳之貌所迷,不能自持,准备收纳为妃妾,巫臣劝谏说:“不能这样。君王召集诸侯是为了讨伐罪恶,现在收纳夏姬,就表明是贪色而战,贪色就是****,不会有好的结果。”楚庄王于是打消了这个想法。楚国大夫公子侧想要娶走夏姬,巫臣对他说:“这是个不吉祥的女人,她使子蛮(夏姬的哥哥郑灵公,因拒绝让大臣公子宋尝鼋肉而被弑)夭死,使丈夫御叔归天,使君主陈灵公被弑,使儿子夏征舒被戮,使孔宁、仪行父二人出逃,使陈国丧灭,哪个人能不吉祥到这个程度呢?人生一世实在不容易,总不会自寻死亡吧?天下漂亮的女人多的是,何必一定要娶她呢?”公子侧于是也打消了娶夏姬的念头。

楚庄王把夏姬给了一位名叫襄老的连尹(楚国主射之官),襄老在前597 年的邲地(今河南荥阳北)之战中丧生。尸首被晋国所得,襄老的儿子黑要遂与夏姬私通。巫臣传话给夏姬说:“你回娘家郑国去,我娶你为妻。”又想法让郑国召夏姬说:“你亲自来迎取,就能想法得到襄老的尸首。”巫臣极力唆使楚庄王答应夏姬归郑,夏姬临行前表示:“得不到尸首,我就不回楚国。”夏姬到了郑国,巫臣暗中向郑君聘定夏姬为妻,郑君答应了。

等到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即位为王时,楚国打算在阳桥(今山东泰安西北)进攻鲁国,共王派巫臣去齐国联络出兵。巫臣携走了他的全部家财,路过郑国,他把使命交给副使,自己领着夏姬辗转逃亡至晋国,通过晋国执政郤至的关系做了晋臣,晋国封他为邢地(今河南温县东北)大夫。

楚庄王和公子侧先后都想娶走夏姬,巫臣对他们进行了成功的劝谏阻止。巫臣的劝谏针对不同对象而使用不同方式,表现了较高的智谋策略。

楚庄王是一位志欲称霸列国的君主,巫臣在劝谏庄王时通过贪色****这一中间环节,把娶走夏姬和称霸失败联系起来,他向庄王指出:娶走夏姬就表明贪色****,贪色****就不会有好的称霸结果。他有意突出娶夏姬和称霸的对立性,逼使庄王为了称霸而放弃原有的欲念。的确,如果一位君主过分贪色迷内,必然会减损其治国的精力,而庄王如果灭陈后娶走夏姬,还要外加一个为贪色而战的罪名,会失掉他在诸侯中的威信。巫臣对庄王的劝谏是很有道理的,庄王能听从巫臣的劝谏,也表明他是一位能以某种价值观念抑制原欲,能使潜伏的心理升华到更高追求上去的贤明君主。

公子侧是楚国的高层官员,曾一度担任过司马之职。他并没有楚庄王那种对国家称霸失败的顾虑,用贪色失霸的道理相劝谏肯定难以奏效,而巫臣也不敢过分忤逆这位高官,于是他变换方式,借口夏姬是一位不吉祥的女人,转而从关心爱护公子侧、使他珍重贵体的角度劝阻其娶走夏姬,这种方法也果然奏效。

夏姬为什么是一位不吉祥的女人呢?巫臣并没有说出任何道理,他对此采取了以事实进行归纳论证的方式。巫臣列举了夏姬的兄长、丈夫、儿子、三位情夫和其所在的陈国未能善终的事实,说明夏姬的不吉祥。此时,人们对巫臣下给夏姬的断语多半是有所相信,无论多么贪色的男人也不愿为此将自己的性命作一次性抵押,公子侧打消了娶夏姬的念头,正表明他对夏姬的不吉祥是有所相信的。

然而,最先提出夏姬为“灾女”的巫臣本人,在襄老被“克死”之后,竟不顾证据更加充分了的自我断语,千方百计地娶走了这位不吉祥的灾女。这表明,巫臣自己并不真的认为夏姬就是灾女,他的这一断语仅仅是要吓唬公子侧,使他放弃娶夏姬的想法,以便自己从中插手。

与夏姬有关的几个人物的确未能善终,但他们的死亡并不都与夏姬有关。郑灵公子蛮是被郑国的大臣杀掉的,夏御叔的死因史书未载,陈灵公被射死罪有应得,夏征舒是楚国伐陈的牺牲品,不能把他们的死因全归于夏姬。世界上的人总会以各种原因死去,每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其生前都会发生许多相关人物死亡的事实。一个人的若干相关人物在一段时间内密集死亡的事肯定是常有的,如果该人是位女性,而且长得漂亮些,能够引起一些男性不能占有时的内心嫉妒,那她周围死亡了的人物就会被这些男性所统计和散布,她就会得到一个“灾女”的名声,夏姬正好就属于这种情况。

巫臣为夏姬美色所动,本想娶她为妻,无奈楚庄王和公子侧在前提出,他痛感所失,难以明言,于是以妨碍称霸劝阻了楚庄王,继而编出灾女之名吓退了公子侧,嫉妒的心理多少得到了些自慰。但因他已煞有介事地劝阻过别人,他自己也难于立即娶走了。等娶走夏姬的襄老战死后,巫臣才获得了了却心愿的机会。

巫臣在夏姬、郑国和楚王面前三方活动,为夏姬找借口离楚返郑。不久又为自己找下赴齐的使命,他抛弃了自己在楚国已经获得的地位、名声和难以携带的家产,顾不得君王使命的重托,路经郑国时,急不可耐地携走夏姬,逃到了楚国鞭长莫及的晋国重筑鹊巢。他是一位只要美人不要名的风流公子。

夏姬是一位轻浮、浪荡的女性,她个人丧夫夭子,磨难迭出,但却难以赢得人们更多的同情。漂亮的女人难免被权势男人视为玩物,而夏姬甘心充当这种玩物,并且反过来视权势男人为玩物,表现出了一种完全迥异的女性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