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108

第108章 相人者的奥秘

《新序·杂事》记叙说,楚国有一个善于相人的人,他因对人断语正确,从无差失而闻名于国中。楚庄王见了他,询问他相人的奥秘,那人回答说:“我并非能相人,只是能观察人的交友。一个平民百姓,如果他结交的都是遵守孝悌、忠厚谨慎的人,那这人必定家财日增,一生平安,这就是所谓吉祥的人。一个做官为臣的人,如果他结交的都是诚信之人,好行善事,那这人就会不断长进,官运亨通,这就是所谓吉祥之士。一个君主,如果身边的多为忠诚之士,敢于直率地劝谏君主,那必然国家安稳、君主尊荣、天下富裕,这就是所谓吉祥的君主。我就这样从人的交往中看人之相。”

我们难以断定相人有否真正科学的依据和方法,但却能够肯定,上述楚人的“相人”之方有其极大的合理性。

人们按照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看待外界事物,对于与自己看法大致相同的人,会逐步产生一种内心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如果能不断得到强化,那相互间就会增加往来,甚至结为知己,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交往关系。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有内在原因的客观事实。

楚国的这位相人者也许对他的考察对象并不知底,但他首先确定该人的交往范围,接着分析这一范围内许多人物的共性特征,凭此就知道了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事头上,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那些自发的交往群体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源于其相同要素的凝聚,它们要本能地通过凝聚形成力量,既抗拒来自不同要素的压力,又实现自己的归属。因而,同一群体的人总有其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只要愿意仔细考察、认真分析,总能发现其有别于另外群体的共性特征。反过来,某一群体的共性特征必然为该群体中的个体所拥有,发现了其共性特征,就等于掌握了对其中任何个性做出断定的基本依凭。

相人者不仅要断定一个人的基本情况,还必须指出一个人的大致命运。事实上,任何社会都有其相对稳定的礼仪规范系统,都有与之相应的奖惩标准和升贬机制。掌握了一个人的品德、性格和特长爱好等基本情况,把他放置于社会特定的奖惩机制中去考察,分析社会对他的个性发展能给予多大的允许度,看他在社会中会得到多么大的奖惩量,这就多少能窥见他人生的必然命运。如果相者能在此基础上再辅以人生偶然性的诡秘式提醒,那就真可以作为一次人生命运的预测了。那位楚国的相人者看来是很有经验的,他把受相对象分为普通百姓、国家官员和朝中君主三类,结合各类人不同的人生目标和客观条件,紧扣受相者本人关注的问题,常常能做出令人叹服的预测。

凭交友而断定一个人,严格说来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相人,也许这位楚人要借“相人”之名蛊惑人心,吸引顾主,有他自己另外的目的,但不管怎样,他的“相人”不是凭主观臆断,有其客观上的合理依据,即我们所胃“人以群聚,物以群分”。他“相人”的奥秘告诉人们:一个人的结交对象往往就是该人的影子,其中反映着该人的某些特征,从一个人众多的交往对象上,能观察到该人不少的个性特征。考察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交往对象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以从中发现直接考察所不能发现的特征。同时,一个人和他的一群结交对象在形象上互为镜子,人们常常不能准确认识自我形象,但只要能真正了解自己结交对象的群体形象,也就能对自我形象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这也许是人们追求自知之明的一条有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