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149

第149章 后记

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历时已久,到今天终于认识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世界优秀人群保持自己民族自信的重要根据。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一株久历寒暑、最富年轮的劲松,其千难不衰的经历、抗风耐霜的生机和复兴在望的前景都是民族的外在表征,而藴含于历史进程中及人物行为中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则是其内在的文化基因,是世界文化宝藏中的珍贵财富。习近平主席最近谈到中华民族文化时提倡“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为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继承和发扬提出了新的思路。

《重读〈列国志〉》书系包含的四部论著,是在春秋战国550年的时段内(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线索,体认中国社会的一段曲折发展历程及其相伴随的民族文化现象。该书系近百万字,撰述初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后来几经修订,多次再版。现在看来,贯穿其中的中心论题,一是历史人物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二是当事人物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三是人物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及其效果。论著对上述三方面内容的归纳叙述和客观展现。以及对思想理念、行为方式的理性评判,正是希望能得到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认识成果以供借鉴,希望张扬某种文化精神。可以说,对历史进程的深层体认和对民族文化的初步积累,应是本书系所期望实现的浅近目标。2014年初出版的拙作《重读司马迁》书系,三册60多万字,涉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海内至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约134年间的社会政治发展历程,其上线与《重读〈列国志〉》所涉时段的下线相衔接,是该书系的延伸与深化。作者试图把一定历史资料负载着的体现中华先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进一步连贯的解读,发掘其中更多的认识成果,体认和弘扬其中的文化精神。

本人所在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为撰著提供了很多帮助,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和朋友给予了热情鼓励,杨春霞女士做了许多文字处理及校对工作,樊景良先生、张金良先生及其同事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推进了论著的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的几位编辑朋友为该书系的问世做出了辛勤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14年4月20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