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044

第44章 田成子“负蛇”受崇敬

春秋末田氏代齐之前,田氏家族一个重要的过渡人物田成子(即田常)因故自齐赴燕,他的舍人鸱夷子皮(越国大夫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后浮海奔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田常的舍人鸱夷子皮是否即是范蠡,难以确定)携带符信行李而随行。《韩非子·说林上》记述了二人在路途为了争取沿路客舍主人的礼遇而商定使用的“负蛇之计”。

田成子与鸱夷子皮离齐去燕,将要到达赵国的望邑时,舍人子皮对主人田成子说:“您听说过涸泽之蛇的故事吗?湖泽快要干枯了,那里的两条蛇准备迁走,小蛇对大蛇说:‘您在前面走而我在后跟随,人们以为是普通的蛇在行走,必会有人杀死您。您不如背着我衔负行走,这样,看见的人必会把我当成神灵而敬畏我们。’于是大蛇衔负小蛇而行,走过大路时,人们果然指着它们说:‘这是神灵啊!’都远远地躲避开了。”讲完这个蛇负而行的故事后,子皮接着对田成子说:“现在您长得漂亮而我丑陋,把您作为高于我的上等客人,只不过是平常的千乘之君;但如果把您作为我身边的使者,必会被人当成万乘之卿来接待,所以您还不如扮作我的舍人。”田成子听了子皮的话,依计而行,他为鸱夷子皮携带符信行李,相随而行。到了前面客舍,客舍主人心中暗惊,很恭敬地伺候他们,并敬献给他们酒肉之食。

田成子和鸱夷子皮所用计策是在一则寓言故事的启发下形成的。在这则故事中,两蛇迁走有两种可选择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小蛇随大蛇而行;另一种方式是大蛇衔负小蛇而行。蛇行时以小随大,这符合蛇的自然之性,不足为奇,但大蛇衔负小蛇而行,这就表现了大蛇对于小蛇的“奴仆”关系,向外界显示了小蛇非同小可的神灵之性,自然会得到人们的敬畏,从而避免人们的伤害。这则蛇负而行的故事无疑是鸱夷子皮的随机编造,但却符合世间的事理,它向人们揭示了如下的道理:第一,在一个讲究身份与地位的社会,只要能给人们造成身份高贵的印象,哪怕这种印象属于一种虚假的错觉,也必能得到人们的敬畏,从而给自己的行事带来方便。第二,同行伙伴中只要有一个赢得了人们的敬畏,那受益的将是全体伙伴。第三,伙伴中采取以大事小的反常方式,极易使人们对这位小者的身份地位莫测其高,进而会对这位小者产生神秘感,加以崇敬。

在负蛇故事的启示下,田成子很乐意地接受了鸱夷子皮的负蛇计。田成子和鸱夷子皮本有确定的主从关系,在他们两人中,田成子在齐国地位显赫,且相貌堂堂,他的高贵身份必为沿路有些人所知晓,也会被有些人凭外观所判断认可,而鸱夷子皮没有显赫的地位,人们对他的真实身份并不知晓。正是利用这些特点,田成子依照计策,反而作为鸱夷子皮的使者,为其携带行李而随行。由于这种衬托,人们自然会对这一相貌丑陋的鸱夷子皮另眼相看,不敢稍有怠慢。施计人正是借此造成了人们的神秘感,猎取了旅馆主人极大的敬畏。

负蛇计的要害是在两个人的身份地位上巧用衬托法。衬托者和被衬托者通过双簧式的表演,要让人们对被衬托者的身份地位发生高估的错觉,并借人们对被衬托者的敬畏而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