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054

第54章 济阳君自攻杀政敌

《韩非子·内储说下》讲述了魏国济阳君借君王杀害政敌的自攻之计。魏国有两位大臣与济阳君关系不睦,为除掉二人,济阳君让人捏造魏王之令,兴兵进攻自己的封邑。魏王知道后制止了进攻,并且追査矫命之罪,他询问济阳君说,“朝中谁与你有仇呢?”济阳君回答说:“我与朝中谁也没有仇冤,只是与两位大臣关系不睦,但他们不至于到这个程度。”魏王问身边之人两位大臣是否与济阳君关系不睦,身边人都说确是这样。魏王于是认定是两位大臣捏造了王令,将两位大臣诛杀。

济阳君的自攻之计是以陷害政敌为目的的。他捏造王令,进攻自己的封邑。在魏王看来,进攻封邑事小,捏造王命事大。由于济阳君是捏造王命的受害者,当魏王追査捏造王命的犯罪人时,自然就首先想到了济阳君的仇人。济阳君是利用人们对自我伤害的难以置信心理,把自己暗中所干的矫命之罪“栽赃”给了朝中仇人,借君王之刀杀掉政敌。

当魏王按惯常思路追査济阳君的仇人时,济阳君仅仅提到他与两位大臣关系不睦,并佯为两位大臣开脱。这种故显忠厚的姿态其实是在有意衬托两大臣的机险阴毒,增加君王对他们的反感,同时又是在掩饰自己的陷害心机,避免君王对自己产生疑心。

作为济阳君自攻计的受骗者,魏王在处理此事上有着明显的失误,他仅仅用人们不会自我伤害的惯常心理去看待问题,一开始就排除了济阳君矫命的可能。当他知道两位大臣是济阳君的仇人,进而要惩罚两人的矫命之罪时,仍然没有想到将要诛杀的两大臣,有可能是被他们的仇人济阳君所陷害。他只想到济阳君是矫命的受害者,从而认定矫命者必是济阳君的仇人,却没有想到矫命的真正受害者乃是两位大臣,而两大臣的仇人正是济阳君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