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语文知识小丛书:常用文体写作知识
45328300000008

第8章 说明文(2)

白杨

白杨多年生落叶乔木,产于北方,俗称大叶杨。枝干笔直,可长至一二丈高。叶圆而阔大,边缘有钝锯齿,面青背白。叶柄长,故易动摇,虽遇微风也萧萧有声。夏季开穗状单性花,深紫色,花生于柔软的花轴上,无花梗,雌雄异株。白杨多种于马路、公路旁,庭院周围。木材可作建筑材料。

显然,第一段文字选自记叙文,其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鲜明的主观感情色彩,作者写白杨的干、白杨的枝、白杨的叶,着意突出其“团结”、“向上”的特点,作者崇尚、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如此,作者意在以情感人,激发读者的共鸣。而这一切,恰是第二段文字所不具有的,这段文字选自说明文,它也说白杨的干、枝、叶,但语言简括、冷静,只是客观地说明白杨的特点而已。所以如此,则是作者意在以知识教人,只求说明得准确和客观。

当然,这也不是讲说明文完全不能表达作者对说明对象的情感。在有些采取了生动说明的说明文中,作者在准确说明事物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地在某些时候表述一下自己的情感,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在对蚕的一生平实地介绍完以后,在文章最后,有一段饱含感情的礼赞: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诗句是蚕的一生生动的写照。一条野蚕可以吐丝一二百米,而一条家蚕却可以吐丝三千米以上。如果把一万四千条家蚕吐的丝连接起来,就能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圈儿。你看这小小的蚕儿,难道不是世界上的一宝吗?当你看到那细致精巧、色彩缤纷的绫罗绸缎的时候,你会为这小小的蚕所创造的奇迹发出惊叹,而它们却只是默默无闻的辛苦一辈子,并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人类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但是,说明文中的言情必须符合两个要求,首先它是说明所需要或允许的,像《春蚕到死丝方尽》,在平实客观地说明了蚕的一生后,于文章结束时对人类公认最具奉献精神的蚕儿礼赞几句,自然与说明的题旨并不矛盾。同时,言情还必须适度。如果文章时时处处,激情洋溢,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爱憎,那样,文章将不再是说明文,而成了如《白杨礼赞》一样的托物寄情的抒情散文了。

三、说明文的分类

根据说明方法的不同,我们可将说明文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1.实用性说明文

例如:

双喜压力锅使用说明(节选)

(一)使用方法

①食物和佐料不得超过锅体高度的五分之四(蒸煮豆类海带等易膨胀物品不能超过三分之二)。

②合盖前要检查阀座孔是否畅通,若发现堵塞立即排除,然后按锅上箭头所示“关”的方向转动上手柄,直到两手柄完全重合才算盖好,否则易发生事故。

③合盖后,只有稳定的蒸汽从阀座孔排出时,再将限压阀扣在阀座上。

④当限压阀放气抬起时,应减火保持限压阀在似起非起状态直到食物熟了为止。

⑤开盖前,锅内如有气压时,应进行冷却降压。采用的方法是:自然冷却和取下限压阀放气降压,也可以用冷水强制冷却(煮稀饭只能采取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

⑥取下限压阀后,确认阀座孔不再排气时,再按锅上箭头所示“开”的方向转动上手柄,打开锅盖。

(二)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认真检查阀座孔是否畅通。

②在限压阀上不得增加重量,更不许用其他东西代替。

③安全塞孔要保持清洁,当安全塞孔内的易熔金属片脱掉时,应另行更换,绝对不能用其他东西代替使用。

④当做稀饭限压阀放气抬起时,应立即将锅移出火外,防止喷稀饭。

⑤使用后随时洗净擦干,锅盖应翻盖于锅体上,而不要和锅体合在一起,以防密封圈变形时漏气。

⑥锅盖、锅体及限压阀要妥善保管,以防磕碰,以免损坏锅的密封,失去压力锅的特点。

本例文是说明书,它同各种法典、规则、须知、条例等,都属于实用性说明文,它们都自有特定的读者,特定的用途。其文字简明扼要,只将应知、应会的内容概括说明,并不阐释,行文具有较大的跳跃性。严格说,此类说明文,常常不好算做文章,而更近乎说明文的提纲。

2.阐释性说明文

例如:

石油的用途(节选)

人们对石油的利用,是根据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成分和其他特点来决定的。

石油是液体,比重小于水,比其他燃料容易开采,并且占有的容积小,容易运输。同时,和一般燃料比较,它的可燃性好,发热量高,比如燃烧一公斤石油可以产生一万大卡的热量,而燃烧一公斤煤只有五千到六千五百大卡的热量,燃烧一公斤木柴只有二千到二千五百大卡的热量。这样石油燃烧的热量就比最好的煤要高一倍左右。石油还有易燃烧、燃烧充分和燃烧后不留灰烬的特点,正符合内燃机的要求,所以,不论在陆地、海上或空中交通运输,石油都是重要的动力燃料。在军事上,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许多新型武器,如超音速飞机,有些远程导弹和火箭,也都是用石油提炼出的产品作为燃料的。石油在工业燃料和现代农业机械燃料中所占的比重,也正在不断上升。

另外,石油具有黏性,可以炼制出优质的润滑材料。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润滑剂来减少摩擦、磨损,机器就无法运转,特别是在尖端科学技术,如原子能、宇宙航行等方面,更需要具有耐高温或低温,防水,抗辐射,抗腐蚀,抗氧化,耐高压、高真空等特殊性能的润滑材料,也都离不开石油。

谈到石油的化学成分,它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它所含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和氢,其中碳占百分之八十三到八十七,氢占百分之十一到十四,其他元素如氧、氮、硫,总共不过百分之一。石油中各种物质的分子大小和结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碳氢化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是有机物中的一类。

人们就是利用石油是有机化合物这个特点,来炼制各种石油化学产品,在人们的吃、穿、用等生活各方面加以利用。根据目前所知道的,用石油做原料或部分原料制成的产品,如人造橡胶、塑料、染料、香料、炸药、医药用品、糖精、肥皂、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等等,已经有五千种以上。

石油在农业上除了做农业机械的燃料之外,还可以制成合成农药、合成肥料、土壤覆盖剂、喷洒剂以及动植物的生长刺激剂等。这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重要作用。

石油全身都是宝,就是提炼剩下的残渣——沥青(柏油),也可以用来铺柏油马路。

过去,人们把石油叫做“工业的血液”,远远没有说明它的真正价值。在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中,石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

本例文和前面所列举的《花粉》、《长江三峡》,就属于阐释性说明文。这类说明文,用平实的语言,对事物、事理作条分缕析的阐释性说明,它比实用性说明文,内容具体、翔实。如本文就是根据石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成分和其他特点来逐项说明石油在工业、农业、国防、尖端科技、日常生活等方面用途的。我们平常看到的说明文多属于这一类,我们课本中所选的说明文也基本上属于这一类。

3.描述性说明文

例如:

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还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没有什么坏气味。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巴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本例文就属描述性说明文。此类说明文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语言生动、形象,并使用一定的描述手段,使文章增添了某些形象性。如本文对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乖巧的性格的说明,就很形象,很生动。作者或描写,如“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作者或拟人,如“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再配之以生动的语言,便将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所以采用此种方法,首先决定于作者的写作构思,同时,也是与被说明对象——小松鼠所具有的惹人爱怜的特点分不开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说明的趣味性,还可在描述性说明的基础上,将说明文的文章形式也加以变通,改成“故事”、“自述”、“谈话”之类,像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琥珀》、《洲际导弹自述》等,这时,说明文的写作就带有了某种文艺创作的意味,故有人称此类说明方法为“文艺性说明”。

怎样写好说明文

一、言之有物

所谓言之有物,包括两层含义:

首先,是中心明确,即言之应有确定之物。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是靠其独有的特征。那么,说明事物,便理应在其特征上做文章,方能说而明之。另外,正如古诗对庐山特征的形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此可见,同一事物,观察认知的角度不同,其所表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我们在一篇说明文中,显然只能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只就说明对象的某一方面特征来加以具体说明,做到中心明确,如此才能使读者在一篇文章中获得较具体且明晰的知识,真正有所收益。否则,漫无边际,忽就这一方面的特征说几句,忽就那一方面特征说几句,势必中心混乱,语焉不详,使读者所知肤浅且不得要领。

下面,我们举一成功例文来证实它。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节选)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锹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一九五二年八月一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三十七点九四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四点二米。纪念碑是用一万七千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六十吨重,十四点七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史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