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输琴,别号尘僧,安康县人,出生于王彪店丝织手工业者家庭。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秀才。欲攀仕途,染病卧榻,深受疾病之苦。后求客居安康的四川籍医生马纳川大夫诊治,竟妙手回春。自此萌生学医志向,拜马纳川为师,马氏见其意诚志笃,延纳为徒。1907年,携长子汪秀毓赴省考入陕西省医学堂,分别编入甲、乙班。父子二人学业优秀,校友传为佳话:“陕西医学堂。红了父子汪。甲乙两班考,第一不让当。”辛亥革命后,军阀陈树藩主持陕政。汪成林因属同乡,任西北混成旅军医。见军阀混战,国是日非,生灵涂炭,1915年愤然离职回乡,悬壶行医济世,作诗明志:“谁说诗书固国基,依然满目病疮痍,何如灵素勤研考,不为良相为良医。”并自书作屏。汪成林医德高尚,对贫者免收诊金,常解囊相助。恐药店药材不真,份量不足,延误病情,常在处方上特书“各味分包戥足为佳”。对于危重病人决不图虚名而见死不救。一张姓子患腹痛泻泄,气息奄奄,求医数家皆拒之门外,汪成林搭手诊治,投以益黄散加减三剂告愈。因医德人品誉满梓里。在医术上他推崇张仲景之说,并教子:“不宗仲景不能言医”。善用经方,人称“桂枝汤先生”。著有《从军医学录》,是在军中任职时的临床著述;《万病其宗集》是探求用桂枝汤治疗伤寒症的专著。无论从医或经文习武,数十年间皆不忘国是。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他义愤填膺,以“输琴”二字作联,愤书:“输墨耻书和议字,琴棋聊贺太平年”,张贴门前,观者咋舌,汪成林泰然自若。(录《安康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张光鉴(1873~1957)
汉阴县城关人。外号“张神仙”。精卜筮之术,善于观察和揣摩各类人物心理。常使求卜者忧心而至,满意而归,故得“神仙”之名。张光鉴虽以卜业为生,但对各种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发明,则兴趣极浓,乐此不疲。光绪三十三年(1907),他经过反复研究改进,把从武汉购回的二台人力轧花机,改装成水能轧花机。又经过研究设计,将本地长期使用的手摇纺纱车,制作成有20个头的脚踏式纺纱车,功效倍增。他仅读过几年私塾,却能广泛涉猎《九章算术》、《天工开物》等许多古代科技经典。他经过细心观察和思索,利用边角废料制作玩具,1941年,他制作出三只转灯,里外三层,里层有飞机大炮,有持枪瞄准的抗日战士,有举手缴械的日本鬼子,外层有龙阙凤阁,缓缓旋转,栩栩如生。所制作的“小舞台车”,当车轮转动时,舞台上的人物有武打的、跳舞的、敲鼓的等各种姿式的舞台动作表演。这些精致的机械玩意,独具匠心,妙趣横生,吸引着成群结队的儿童。更甚者,一次查字典,某字未找到。因当时出版之字典,无论按部首或笔顺查找,首先得识某字才能查音义。于是张光鉴想,如果有一种按音查的词典就好了。从此,他身居斗室,在昏暗的小油灯下,决心编写一部按音查寻的词典。先后经过10年的伏案辛劳,终于在1948年将一部新词典编写完成,内容丰富,有字形,有释意,有反切和直音法。共40卷,全部用毛笔小楷恭謄于纸上。可惜在1966年破“四旧”时,被红卫兵小将抄去,不知所踪。(节录《汉阴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史永建(1874~1930)
字镜如,安康县恒口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委为佛坪知县。辞官归里,不问经济,将祖上开的商号交唐姓管理,自己则捐出家资,扩建岭南小学以振兴家乡教育。新校址扩大了五倍,亲植桂树两棵,遂命名为双桂小学,亲任校长。(录《安康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苟芳(1875~1946)
字芗亭,汉阴城关人。终生以教书为业。民国初,县府聘他“出山”,他坚辞不就,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深受师生尊敬。抗战期间,他从《中央日报》上看到“国军收复百灵庙”的消息后无比激动,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12块银元,邮寄给前方战士。傅作义将军复函致谢。欲为请奖,被苟芳谢绝。好友徐警堂、欧合侪见他家境贫寒,欲解囊相助,亦拒不应允。民国二十九年(1940)被县府委任为汉阴修志局主办之一,与胡书竹等人致力于民国《汉阴县志》的编写。他虽年近古稀,右腕残疾,仍坚持左手握笔伏案撰稿,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录《汉阴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翰章(1876~1954)
又名李云青,俗称李和尚,石泉县曾溪人。幼年家贫,卖鱼为生。及长投入县衙门壮班当差,往返西安送鸡毛文书,期间认识了张凤翔,收为亲信,跟随保镖。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消息传到陕西,李翰章随张凤翔在傅二姐家,举行三十六友结拜会(李排行第五),西安反正时,担任秦陇复汉军攻城先锋。手提大刀,攻打西安南门。获胜后又连攻下北门和西门。李翰章作战有功,张风翔派他出任延安招讨使。1913年,回石泉祭祖,石泉市民放鞭炮,挂“过街红”欢迎他荣归故里。1914年,袁世凯派陆建章督陕,排挤走了张凤翔,李翰章也交出了军权。又回返石泉,过着贫困的生活。1929年,他万念俱灰,戴发修行,在古堰滩古源洞庙当了和尚。1952年,张凤翔任陕西副省长,邀他去西安度晚年,他不表态,亦未回信,直至1954年病逝。(纂《石泉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石良珩(1876~1929)
旬阳县赤岩水磨河人。秉性耿直,胆略过人,好抱不平。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割据一方,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民众负担异常繁重。加之官府以招标形式让个人承包征收,承包人从中随意加大税额,中饱私囊,更加重了人民负担。民国八年(1919),神河人白春林承包旬阳南区税收,在神河设立税局,肆意敲诈群众,收税员下乡,对贫苦农民动辄打骂,石良珩对此种虎狼行径非常愤恨,遂串连几百农民成立“薅耙会”,于民国十年(1921)农历五月初二日,聚众至神河街,砸毁白春林税局招牌,并联名以“敲诈勒索,鱼肉乡民”将白控告至旬阳县政府。县政府传案审讯属实,将白春林收监关押。民国十四年(1925),石良珩帮助水磨河农民刘道全所组织“同心会”,改名为“联合会”,被推任为会长。参加联合会的人日渐增多,控制了南区闾河上游地区,致使官府不敢派人去收粮款。民国十五年农历五月,南区团总李梦熊请来驻军吴新田三十五师一个连的军队和县警察局一个班的兵力驻扎神河,石良珩则从白河请来神团教师黄炎山,教会员喝符运身,农历八月初二,率领联合会数千人攻打神河,官军被迫退回闾河。联合会从此控制了神河地区。在联合会影响下,白河县陶兆武于当年带三营神团进驻神河,同神河毗邻的湖北竹山、竹溪及平利等相邻地区的群众也相继响应。民国十五年底至民国十六年初,石良珩率会员数次与官军交战,互有伤亡。民国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陕西督办吴新田第七师史久元旅由平利县向神河进军,与闾河驻兵苏帮吉营夹击联合会。因寡不敌众,联合会溃败,会中重要头目被杀,石良珩突围逃往湖北。史久元留苏帮吉营守赤岩沟口,到处搜捕联合会会员,并张贴告示,扬言抓不住石良珩要洗劫水磨、沙阳几条河。石良珩闻讯,只身前往赤岩面见苏营长,遂被捕入狱。后经县绅士陈子嘉、李少棠、彭世卿等保出,监外候讯。后反对石良珩的土豪劣绅用400块银元买通县长王佑民,民国十八年(1929)农历八月初一日凌晨,王佑民派人将石良珩秘密枪杀于县城草房街。(纂光绪《旬阳县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李均志(1877~1941)
艺名连生,平利县魏汝区水田河人。出生于皮影戏艺人家庭(为李家班创始人李敬模的第三代传人)。13岁随叔父李新业跟班学艺,后拜河南越调艺人李长林为参师学“拦门耍签”。19岁出师后独当一面领班演出,从艺40多年,在平利、安康、旬阳及湖北竹溪等地活动。他聪明好学,功底扎实,拦门耍签,一人包唱生、旦、净、丑诸行,以声调区分行当,加之吐字清楚,演做细腻,观众称赞他“装啥像啥”。他注重继承李家班传统剧目、唱腔特色、表演风格,并使之有所发展。民国17年(1928)率班在乎利县城隍庙与二黄大戏唱对台,因赢得了观众,挤垮了大戏班而名噪山城。李均志演出认真,艺德高尚,善与其他戏班艺人交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丰富弦子戏艺术付出了巨大努力。他记戏多,戏路宽,演出不同剧目400余本,人称“戏母子”、“戏口袋”。民国十年(1921)以后,他打破“艺不外传”的旧规,收外姓为徒传教艺技,培养出拦门把式及琴师10余人,为弦子戏剧种的延续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节录《陕西省戏剧志·安康地区卷》三秦出版社1994)
许发礼(1878~1927)
石泉县人,农民。1924年,地方绅士陈立成承办收税,对欠税农民野蛮惩罚。许不忍惨景,带领农民抄陈立成的家,杀陈远泽、陈显耀。1925年秋,石泉县衙役9人在凤阳拉夫催款,捆吊甲长,毒打群众。许带领团丁50余人,砍死衙役5人。1927年2月,许住房被县衙烧毁,便和代恩福、刘德高、周定才、刘凤坤等带凤阳台200余团丁与农民首领郑克斗联合,进行抗捐抗税反暴斗争。同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许和郑率众聚三台寨,不料被吴新田部围困。激战中被俘,次日被肢解。(录《石泉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张紫樵(1878~1957)
字孝慈。安康县人。幼人私塾,饱读诗书。清末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任编修。后东渡日本求学,1907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受民主思潮的影响,加入同盟会。陈树藩在陕西执政时,曾出任督军府秘书长和省财政厅厅长。后回归故里,历任安康县财务主任、安康县参议会参议长、“勘乱建国”委员会主任、安康县志局总编辑等职,并加入国民党。在地方从政多年,在消弥战乱,旱灾救赈,火灾善后,调和安康回汉矛盾,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诸方面,建树颇多。一生信奉佛教,1937~1940年间曾与董铭竹合作编纂《感应宝篆》(8卷)石印成书。与董铭竹、荆忍谦合修《续安康县志》。工书法、系馆阁体,兼习篆体。因其道德学问而成地方名士。1949年11月27日鲁秦侠率安康自卫团起义,张紫樵积极支持,并在国民党县政府会议上表示一定要走和平起义道路。会后即热情欢迎解放军入城。建国后任安康地区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康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录《安康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柯大章(1878~1959)
字次韶。宁陕县汤坪袁家墒人。清末秀才,自幼随父学医。柯精心钻研医理,汇集陈修园所著医书72种,参阅《瘟病条辨》、《景岳全书》、《血证论》等。摘要手抄《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装潢成册,随身携带。患者就诊,无论贫富,均不推辞。非疑难重病不出诊,因身躯矮小(仅高1.3米),出行困难。确需出诊,必备“滑杆”接送。柯行医严遵“望、闻、问、切”,尤慎于问:曾否用药、失治、误治,必弄清楚。然后用药。主张“看病莫先于认病;用药胆要大而心要细。”善用万麻、桂汤、承气汤、白虎汤之类。以药简、价廉、力猛、效速而著称。对重危病人,还守候服药。柯于医精益求精,尝提出“有病就有药,有药就有方,有方就有法”,解放后,他开设了一家中药店,命名“广济堂”,虽年逾古稀,仍钻研不断,1957年还参加中医函授学习。(节《宁陕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郑道金(1878~1925)
原名德润,字道金,一字子修,号知非子。宁陕县四亩地人。清末拔贡生。富甲一方,乐善好施。宣统三年(1911)在四亩地下街捐资办义学一所,名曰“养正学舍”。教师薪俸,生童课本,全由郑道金供给。学生多时41人,最少27人。持续三年,后因时局动乱停办。民国六年(1917)捐资翻印《大生要旨》200册,发给宁陕、佛坪两县学生,普及妇幼胎产保健知识。从民国二年至十四年期间,每年发放救灾粮9000公斤(计柴家关3000公斤,四亩地6000公斤);发寒衣200套(柴家关和四亩地各100套)。他还制定章程,专人办理,年终检查,以防作假吞没。四亩地与佛坪交界的三河口,旧有泗王庙,有孤独残废乞丐40余人聚集于内,无依无靠,他按时供食,每日两餐,从未间断。郑道金富而好义,乐施于人,周济贫困,为人称赞,惜寿不永,年47岁夭死。(节《宁陕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廖鸿功(1878~1961)
字勋臣,旬阳县蜀河人。父廖魁为县差役。勋臣于光绪十八年(1892)入敷文书院读书,屡试冠军。县试庠生。二十七年(1901)赴省城应乡试,因系衙役之后,取消资格,含愤而归,开始教学生涯,直至1952年因病退休,共48年之久,被誉为蜀河近代教育奠基人。光绪三十年(1904)奉县令创办蜀河镇蒙养学堂,校址设在火神庙,屋宇破烂,桌凳全无,勋臣多方筹措,得使初具规模。寻改蒙养学堂为初等小学堂,教师增至五人,学生人数骤增。是年冬,举行冬季运动会,因平时校规极严,学生阵容整齐。适知县吴玉章按临蜀河,观后赞不绝口,转呈陕西省提学使,奖以“造福乡梓”匾额。辛亥革命及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他一面潜心教学,一面协助地方维持社会秩序。1932年,蜀河成立同善社慈善机构,他被推为监理。借同善社名义,开设国学专修馆,自任主教。暇则专心同善社工作,藉以行善济贫。1935年旬阳发生饥荒,与蜀河绅士王云山、平定河同善堂首何子昂捐集粮款,救济旬东饥民,并亲往大棕溪等地放赈。1940年,蜀河成立中心学校,廖被聘为主讲教师,从此,终身担任毕业班国语和高年级历史教学。1946年,为表彰他在旬阳东区的教学功绩,本县人张丹屏(时为国大代表)、李梦彪(时为陕西省参议会副议长)合赠他“望隆斗山”镀金巨匾。1952年因双目失明离校回家养病,人民政府十分关心他的健康,按月发给月俸,以资养老。他对政府的关怀十分感激,曾赋诗云:“感荷生成头戴天,党恩浩大亦同然。吾盲按月给资养,八病多方施药痊。常遣政员来慰看,教师照顾最周全。千金报答难如愿,唯有示儿多贡献。”鸿功一生学生颇多,遍布蜀河、棕溪、双河等地。执教时。对己对学生均严,遇见学生不专心学习,即严加管教。遇上贪恋赌博、戏剧、不专心教学或上课迟到的年轻教师,便厉声责备。因而他所在学校师生,不论是校内校外,连走路都主意礼节。(纂光绪《旬阳县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项鸿才(1879~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