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45664600000007

第7章 总论篇(3)

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人若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坚持做到“三乐”,即知足常乐、自行其乐、助人为乐,保持稳定的思想情绪。保持一种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知足常乐。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做到“小利不贪,小患不避”,知足常乐。豁达大度,保持常乐。注意调节生活,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充满信心。自行其乐。要使自己的心情愉快,就要善于日常生活中自寻欢乐,做到乐而忘忧,胸襟宽阔,爱好广泛,在喜、怒、哀、乐中保持稳定的思想情绪,遇事冷静、谨慎,在生活中寻找欢乐。助人为乐。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一个人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为社会和民众做些有益的事,就能受到人们的拥戴,自己也会感到充实。

1994年6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社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要针对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的教育,加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要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上得更好。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样,才能增强青少年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二是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三是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四是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进入21世纪后.这种趋势日趋明显“四个多样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四个多样化”显示了我国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人们在精神上和行为上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务虚走向务实。从守成走向创新。另一方面,在“四个多样化”的影响下,容易滋生自由放任、分散无序的现象。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矛盾错综复杂。这种变化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导致人们的四个增强,即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所谓独立性的增强,表现为人们自主独立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个性的要求更为强烈。所谓选择性的增强,表现为随着人们选择空间的不断扩大。人们在思想、行为上选择的要求不断增长。所谓多变性的增强,表现为人们的思想始终处在变动过程中,思想的变化频率加快,变化的幅度加大,变化的趋向复杂。所谓差异性的增强,表现为人们本来就存在的思想差别,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得更加参差不齐。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呈现的这些新特征表明,人们的思想出现了向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变化的可能。由于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的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人们思想变化的趋势主要的方面是积极向上的。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问题,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国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入。使大学生的人生观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消极的东西必然极大地影响科学人生观的培养。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中华民族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变得更加严峻和愈益紧迫。国际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苏联和东欧剧变对人们理想信念产生的冲击。由于苏东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一些人的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二是经济全球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顿免费的午餐。主导这一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必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极力兜售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在雄厚的物质基础支撑下的西方文化极易在两种思想体系的交锋过程中抢得先手和市场,其中的许多糟粕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的影响。三是高科技特别是互联网对人们思想的冲击。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是信息传播技术领域带有根本性的变革。目前,它已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一些西方国家把它当做进行意识形态及文化渗透的强有力的工具。互联网的发展,使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以更大的力度“登陆”中国,不可避免地冲击我们的思想领域,使我们防止和抵御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图谋的困难加大。国内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四个多样化”带来的思想变化呈进一步复杂化趋势。

目前,加剧人们思想震荡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国内各种利益群体及其利益关系的剧烈变动。一方面,高收入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这些人占有着相当数量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社会贫困阶层仍存在,大量下岗工人甚至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社会地位差距的扩大必然加剧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格局。二是腐败现象高发蔓延的态势难以遏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腐败现象在发案频率、涉案金额、人员层次等方面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腐败往往是从思想上出问题开始的,由于腐败分子是社会上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一旦形成一定规模,必然反过来对价值观念产生巨大的销蚀作用。面对严峻的挑战,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更好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社会前进的基本方向。引导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以史为鉴而知兴国。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呼!使六国各爱其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富赋》)古人云:“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为自者,众去之。”我们要总结中国共产党“虽弱必强”的经验,更要汲取苏联共产党“虽大必亡”的教训。如果我们现在“不暇自哀”,就会发生“后人哀之”的悲剧!我们是当代大学生,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如何,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更事关天下兴亡。

进入新的世纪,面对中国加入WTO,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嬗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之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事物的”,并以此来实现“自我确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51页)每一个大学生应当自觉地加强修养,给人以认识启迪和人生感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和改革,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联系当前的实际,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应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处理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关系,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政策,其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我们在贯彻执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时,不能忘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目标,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二是要正确处理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与培养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之间的关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但它只能适用于经济领域,决不能将它引入政治领域。当代大学生应当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深刻而非肤浅、沉稳而非浮躁、真诚而非油滑、健康而非媚俗。三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创新与继承优良传统的关系,发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新的事业,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搞改革,是要改掉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为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东西,已经过时了的不再适用的东西。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前10年的工作时深刻地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状况大抵也如邓小平同志分析的那样,这种教育都很少。由于对正确的人生观倡导不够,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人生观便乘虚而入,侵袭我们社会的肌体。

近年来,江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一直在讲人生观这个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在一些大学生当中,有的革命意志衰退了,有的走到邪路上去了,有的甚至堕落成为社会的蛀虫和罪犯,归根到底就是这些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上出了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以及十五届六中全会上,都毫无例外地讲到了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由此可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三观”问题的重视,可见抓好“三观”教育,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全体人民的道德素质,是多么重要!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需要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从每个人的体验来讲,小学时老师讲是为了做一个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做社会主义的栋梁。栋梁对于幼小的小学生是什么概念呢?其实是茫然一片。上了中学,老师讲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通常意识到这话的可贵往往是已经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体验其中的艰辛后了。真正自己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想法是在大学,每一个人都有理想,也都有目标。如果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目标。一定会感受到一种莫大的满足和幸福。人生最重要的是面对现在.坦然地接受生活所给予的一切。世界发展到东西文化渗透、交融、互补的今天,已是一个与往昔两极隔离对立大不相同的更加复杂化、多极化、多样化的世界。要适应这个变化了的和正变化着的新世界·就必须重新审视并确立新的人生观。这既是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哲学自身发展与繁荣的需要。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要求每个大学生把自己的人生当做对象进行深刻反省与思考,激发自己更加聪慧、更加积极进取、不断成功。人生观以人为基点,时刻关注着人性和人道的需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设计和论证,达到人身与人心、人与人、人与自然诸方面普遍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最复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丰富无比而又变化无穷的内心世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精彩的长篇小说,都是一台戏。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品格、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兼具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时而做出善的举措,时而表现出恶的行为。但无论怎样,人本身就是一个反映非常灵敏的和谐体。到目前为止,一切人类社会历史共同创造了人和人类文明,这如同白天和黑夜轮回,光明和阴暗交替一样自然而然,为此,人类已经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产生了严重的无可弥补的负效应。史之可鉴,历历犹新!一切事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斗争,斗争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平衡,需要一种良好的和谐状态。犹如人体的血液循环和人的呼吸,如不遵循周而复始的规律保持平和,人就会生病或死亡。又如火车行进,如不保持一定的平衡,而是左右摇摆,东倒西歪,不要说坐在其中的人难以忍受,就是火车本身也有脱轨颠覆的危险。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如此,慢了不行,慢了就会落后、被动,甚至被淘汰;过快也不行,过快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社会动乱,反而影响经济发展。再如天体运行,如果不是统一和谐状态,没有一个度,而是各自偏离各自的轨道,疯狂地左冲右突,互相碰撞,互相倾轨,世界将成什么样子?人类万物焉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