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45664600000009

第9章 总论篇(5)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要求人们必须对未来有所追求。尼采说,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尽管追求不同,但人人都有所追求——有人追求当官,为了能够当官可以削尖脑袋跑大脚板“输”尽家财,是一种人生。有人追求发财,想发财眼珠都想得发蓝了。也是一种人生,这也难怪:金钱的神力正在越过上帝,把大街上那些歪歪斜斜、醉生梦死的人包装成高贵;过去是“成败论英雄”,而今,“成功人士”的大小,都往往要靠金钱的多寡来评估,即使你爱嫖娼爱养情妇,只要舍得甩出一大把钞票捐献捐献,就往往能证明你有一颗“爱心”也有一身“道德”了……梦寐以求官袍加身,是一种人生;拼命赚钱发财,又是一种人生。人生在世,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何况红尘中人,大多及时行乐,白天争的是名与利,夜晚想的是醇酒和美人,凝眉处早已不见了杏花柳影,但见“官袍”加身红彤彤;洗耳处早已不闻了笛吹歌声,但闻点钞之声哗哗响……这一切,可谓司空见惯矣!选择如是的人生“活法”,书斋寂寞桌凳冷,有人却甘愿在荒凉的书斋了却一生。“胸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这是一种坦荡的人生自信,凭着这种自信,撑起的是一方绝俗的蓝天。钱钟书不是谢绝鲜花、掌声和人世令人羡慕的种种荣华吗?现代社会,注重物质享受的多了,手不释卷的少了。然而,腹有诗书气自华、蓬莱文章、建安风骨的潇洒气质,绝不是进口轿车、大款的名牌西装能够包装出来的!今生能在人世留下空谷足音的,也只能是钱钟书,而决不会是那些以挣钱为乐的大款。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要求人们必须对人生有所选择。2002年全国大学招生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题是“心灵的选择”,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是一个限制性的话题。作文题的大意是:“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此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考试要求学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篇话题作文要求考生写“心里话,身边事”,要让人们通过文章,听到一个18岁青年的心跳,透露出高中生的人生观。考生们写自己的思想,写自己的生活,反映出心灵深处的思想火花。考生根据话题找到心里话、身旁事的撞击点,所思、所觉、所想,在生死抉择的时候是否有过犹豫,思索抉择在心灵上引起共鸣的想法。对此,许多考生发出了人生的呐喊:“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那位登山者一样。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不同的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人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骨碎身,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选择永恒,虽九死而忧未悔。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个完美的人生是多么不可求,而一颗纯洁无愧的心灵又是多么不可失。点一盏坦荡明亮的心灯,在人生道路上跋涉,那么无论我所选择的前程是多么坎坷,多么艰险,我终将无悔,因为我无愧于心。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

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要求人们必须亲近自己的心灵,其实就是远离尘世的一切污染。古代诗人王维坐在一片幽深的竹林里,弹一曲散漫的旋律,仰天发出阵阵长啸,没有谁来,谁也不会来,只有明月,只有明月照着那亘古不变的寂寞。这是多么自由,旷达的心境,惟有从这种自由、旷达的心境之中,才能发出此“天籁之声”。后人读之,惟有赞叹。在生活中常常是清者自清,不清者自不清;叹者自叹,不叹者自终日菅菅。各人生活道路不同,人生不同,人生观也不同,不可强求人人都去过“诗意人生”。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要求人们必须始终保持对未来的希望。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年迈的艺术家,一生勤奋创作,如今已到了晚年,一个人过着孤单的生活。每天从早到晚,就只是坐在窗前的躺椅上,望向窗外那棵大树,细数着树上的叶子。他告诉自己,当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时,就是自己生命结束的时刻。春去秋来,眼看着树上的叶子一片片地飘落,说也奇怪,树上剩下了最后那片叶子,却一直没有掉下来,老人便一天天的活了下去。

原来,在老艺术家的邻居是一个嗜酒如命的老酒鬼,一生当中没有一天不拿着酒瓶的,如今也快到七十了,却一点儿也没改变。一天适逢酒醒之际,听到老艺术家自言自语的话后,他想他自己一生中从未做过一件有益于人生的事,如今也快结束人世了,就给人间带来些希望吧!于是他便偷偷地在老艺术家的玻璃窗上绘了一片树叶,就是那片永不脱落、一直支持着老艺术家生命的叶子。

对于多彩人生,宋人方岳过于悲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苏东坡则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显宦政要,日理万机,心忧天下,肯定不会“万事如意”。即是平民百姓自己的吃喝拉撒睡,也不见得会诸事顺遂。炒股套牢、下岗待业、夫妻失和、婆媳不睦、老人生病、孩子辍学等等,随便碰上哪一件都够烦心的。即便潇洒如各界名流,既无政务缠身,又无鸡毛蒜皮琐事费神,但也有自己的不如意事。一向吃香喝辣欢天喜地的泰国“人妖”,因为竞争激烈,供过于求,不得不纷纷改行。26岁的“人妖”差提,前几年还赢得过“美后”称号,想不到后来“人老珠黄”,也当上扛米工人。美国歌星杰克逊,虽无衣食之忧,可他那不知整过多少次容的鼻子却很不争气地又难以“巍然屹立”,不得不再次动刀子。在北京紫禁城开过“三高演唱会”的帕瓦罗蒂,鼻子倒是安然无恙,可因偷税漏税,已被诉上法庭。风云一时的前苏联的前总统戈尔巴乔夫,也不得不因为经济困窘,为美国比萨饼做电视广告,装模作样地说:我喜欢比萨饼!

按东坡居士所见,人生是“此事古难全”。鲁迅也说过,大团圆、皆大欢喜,只能是小说戏剧中的虚构,当不得真的。成败得失交织,喜忧逆顺共存,才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因而,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会很愉快地祝福别人“万事如意”,也会很欣然地接受别人“万事如意”的祝福,但绝不“信以为真”,同时在生活中又会很坦然地面对种种不如意之事。譬如那个泰国“人妖”,如意时穿金戴银,不如意时也会去当个扛米苦力,并不怨天尤人。像那个当过总统的戈氏,如意时能呼风唤雨,不如意时也能去叫卖比萨饼。当然也有几分无奈。

既然是“此事古难全”,我们不妨坦然镇静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之事,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中去体会人生乐趣,使自己的力量、精神、智慧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这也就是(菜根谭)所言的那种境界:“如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人生靠的是意志、信念和理想,科学的人生观将给我们提供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其实每个人的生存都挺艰难的。城市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环境变化剧烈,人人都面临激烈竞争的严酷局面。对于普通人,有时需要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有时需要一点阿Q精神,无论何时都应保持一颗荣辱不乱、处变不惊的平常心。

也许你对人生感到有点无奈,好像很多时候都不尽如人意,你希望自己能够突破现状,也一直朝此目标努力。只是一旦又碰到挫折,不免要伤怀一阵子,才能振作。怀才不遇是你目前的最佳写照。

有些人爱好一切享乐,只要是可以让人开心的玩意儿,一定是最先知道,也最快将这个信息散布出去。不希望大家活得太辛苦太严肃,人生不过数十载,又何必那么汲汲营营,和别人勾心斗角,争夺名利呢?还不如去玩乐吧。

有些人宽广的胸襟总是考虑到所有人,将社会责任扛在自己身上,期望自己能改善整体环境。这些人不会独善其身,常常会想到其他苦难的同胞,但也因为他们身上有足够丰沛的能量,才能够不停付出,这也算是不错的表征吧。

有些人在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有些时候,不愿意见到丑恶的一面,便在心中构筑一个完美的乌托邦世界,只要一遇到不顺遂的事,马上就躲回那个完美无瑕的想象空间。像是活在梦幻中的人,有点不切实际。

遇到挫折,别灰心,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能干什么干什么,天无绝人之路;

遇到顺境,先反思,责任重了,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