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45916400000021

第21章 一切皆过去之境

伤人的是,永远实现不了的海誓山盟。

1.

晓清不知道,跟明在一起的时候,究竟有没有爱。

虽然他一直在这个城市,但自从晓清结婚后,两人都刻意保持着距离。

晓清和老公,是相亲认识的。

老公是南京人,对晓清很好,细心呵护。

那时候,晓清在学校住了几年单身宿舍,对异地的单身生活厌倦透了,所以看到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自己也热情积极,短短几个月,晓清非常配合地和他完成了从相恋到结婚的人生转变。

老公性格粗野,整天就知道工作编程,外加打游戏,非常放心地把钱交给晓清打理。不过,每次激情之后,他会怅然若失,总说晓清少给了他一样东西,那是女人视为最宝贵的东西。每到这时候晓清就无语。

晓清警告过他,如果你实在介意,就让我走。晓清一那么说,他又舍不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把头埋在晓清怀里。

直到晓清怀孕,老公才稍稍释怀。

按理说,晓清没什么不满足的,只是人容易在安定中会琢磨回忆。

尽管,晓清也不想过去的事来影响到今天,可是老公的介意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晓晴总感觉到它随时会爆发。有时,晓清会为自己的过往感觉悲哀,让自己付出真心的人,没有珍惜被老公视为珍宝的东西,更不用说珍惜她晓清了。

老公的介怀,突然点醒了晓清内心沉睡的委屈与愤怒。

不知是出于对老公的不满,还是破罐子破摔,甚或是什么,晓清在内心一直积聚着,要把明从这个城市的一个角落里拎出来。

晓清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

直到明抱着她,说很后悔很想念她时,晓清的感觉才回到了过去——那时,晓清已说不清要与他分手几次,那时,他几次三番对晓清施以暴力;那时,晓清租着一间房子养着他。

意识慢慢清醒,晓清这是想报复老公对自己过去的介意。

其实,在一起之前,晓清是不待见明的。

他们两家住的很近,但他长得太熟悉了,完全不能够带给一个女孩子在青春萌动时一种悸动。他的父母和晓清的父母,也比较熟悉。

上了大学,他们的学校都在仙林大学城。

或许是冤家路窄,晓晴和他竟在宿舍联谊中巧遇了。之后的一个暑假,他们又一起给一家商场做促销,明和晓清恰巧还分在了一组。工作间隙,会有一些闲聊,但是也只止于他们家乡共同认识的朋友,无非是哪个结婚了,哪个有了小孩,还有哪个跟哪个,其实曾经谈过恋爱。说实话,明很勤快,待人也相当热情,商场还让他担任他们这个小组的主管。因为这些便利,他总把晓清和他分在一组,分配晓清每天的任务也很清闲,明显地在利用职务之便照顾着她。

当时晓清傻乎乎地察觉不出什么,直到有一天,在大家收工时,人走得差不多了,他忽然说:“晓清,要不要一起吃个饭,在新街口逛逛。”晓清想也没想就回绝了。在回学校的70路车上,晓清总想起明后来落寞的身影,男朋友……晓清想,怎么也该是个高大帅气的男孩子来陪伴在自己身边。

明,决然不是。

另外,晓清也想,明并不是真正喜欢她,他只是寂寞,或是一时冲动罢了。

想到这里,晓清竟有点受污辱的感觉,甚至越来越觉得明是拿自己做幌子。

2.

班上一个男生吸引了晓清,他叫张力。

张力,满足了晓清这个从小地方来的女生的所有想象:高大、英俊,而且家境殷实。他是无锡人,快毕业的时候,他父亲就着手给他在南京买了房。这,对女孩子的诱惑绝非量估的。

女人,吸引男人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晓清,只是那么稍微修饰了一下,就发现,张力看她的时间变多了。另外,那眼睛里还包含了很多内容。女性的直觉告诉晓晴,他为自己所动了。就像自己曾经在电视里,在书里,看到过的相关映照。

是的,男女间的相互吸引,首先就是外表,无一例外。

虽然晓清承认自己对爱情,要比其他同龄女孩现实,但是她也并非不充满憧憬。

所以,对于张力,晓清是认真考虑过的。抛开条件什么不谈,晓清要做的就是抓住一个男人的心,不想让他觉得自己轻浮,不想让他觉得自己太容易到手。

所以当张力第一次对晓清表示好感,邀晓清一起去唱歌时,晓清故作矜持地拒绝了。

张力也没有太争取,这时同宿舍的阿霞却兴高采烈地表示自己愿意前往。阿霞和晓清一样,都来自苏北的一个小城市,她们那地方甚至还不如晓清他们那里。但在外表上,阿霞比谁都愿意去显露自己女性特有的曼妙身材,还有那张被她画得非常精致的面孔。

事情的结果可以想象,那次唱歌后,就传出张力和阿霞恋爱的言说。

关于阿霞使劲手段地粘上张力的流言很多,有女生嘀咕,她那身材,是个男人一碰就化的。不过,对于这些晓清不关注,晓清只是内心有遗憾的悔意在心头萦绕。

再次见到张力,他脸上有心满意足的笑容,只是眼睛看到晓清时,会多一份难堪。当然,这也许只是晓清的猜测,虽然晓清和张力什么都没发生,连表白都没有过,但晓清内心深处坚持认为,自己失恋了。而她爱的那个人,是被另一女人用非正当的手段抢走的。同时她也相信,自己爱的那个人其实内心是爱她的。

这,又如何?

结局已定,也再无力更改。唯有认命,罢了。

由此,晓清长久地陷入到自己的世界里。外面发生了什么,不关心,也没感觉。

3.

三年后,当晓清点开校内网,看到的都是你嫁我娶的信息,一个加晓清为好友的小纸条,赫然出现在晓清面前。

是明。

对着那个显得陌生的名字,晓清在空荡荡的脑海里搜索了半天,才拽出了那段记忆,以及那个商场里落寞的身影。晓清点击了“确认加为好友”的提示时,忽然有一种奇怪的预感。

出乎晓清的想象,晓清和明的再次联系显得非常自然,就像云开见日出一样。晓清和明竟然像一对熟悉的朋友那样,非常滑溜地探进对方的内心。人就是那么奇怪,你从里面打开一扇门,比别人在外面用力推要容易很多。

只是,两人一直没有见面,始终是在网上联系。

他人真得很好,体贴细心,即使不当面接触,也会让人觉得舒服。每次聊天,他总是说他很忙,又跟什么人见面了,这个人将会给他带来什么。虽然有时晓清也觉得他讲得有些空洞,有些不切实际,但晓清从内心里欣赏他那番闯劲。

人家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话真心不假。

想当初,她看不上明时,觉得他万般的不好,不靠谱,结果准备接纳他时,竟是连他的缺点都入眼欣赏着。

晓清知道自己完全爱上了明,她收藏了他的照片,和他视频,想着走到现实中能自然而温柔地挽起他的胳膊,靠在他的肩膀上,像所有的情侣一样。

他们见面时,也真的像她想的这样。甚至,他解开晓清的胸扣时,也成了她曾想象中的一个环节,并没觉得有多少突兀。

不过,晓清对毕业后的明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一切还模糊中,她就从女孩完成了女人的过度。这,就为他们后面的悲伤分手埋下了一个伏笔。

那时,晓清顺利地在实习的中学留下。可是,明不屑做老师,一心想跟别人做生意。晓清,倒也没反对,她想,他们可以一起在南京打拼,明暂时没工作也没关系,等他慢慢成熟,有了家庭的责任感,他会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他没钱付房租也没事,我先养着他就是。

就这样,生活一天天将晓清变成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她将一颗心也全都放在明身上。

一晃,晓清和明在一起已经两年。

同学都已纷纷买房安家,只有晓清和明,还安顿在一个出租房里。明一直没有找到一份好好的工作。

趋于面子,晓清一直没敢跟家里提自己正在跟明交往。

有一天,家里突然打电话问晓清是不是花了明的五万块钱。晓清一时蒙在鼓里。

“你是不是在和明谈恋爱?”晓清只好回答是。“那不就对了嘛,明的妈妈说你们要结婚,你用了明的五万块钱。”

听到家里说这话,晓清急急申辩,我从来没用过明的钱。可是,家里根本就不信晓清的话。晓清连谈恋爱这事都不告诉他们,他们怎么会相信晓清。难道晓清要把这两年一直是她在付房租、她在养明这件事告诉他们。

见到明,晓清问他那钱是怎么回事,他打哈哈,说是家里支持他买房,他拿出去做了投资赔本了。父母问起,他只好拿晓清做挡箭牌。晓清彻底被气着了,有些歇斯

底里起来,然而明非但没安慰她,反而狠狠地甩手给了她一个清脆的耳光。

“要不是你以前贪慕虚荣,我用不着这么急于出人头地,也就不会因此赔的这么难看。”

一耳光下,晓清彻底清醒。

她知道,这段感情再不必自己用情维系了。没有给明太多的解释机会,把他的东西收拾进一个袋子,让他永远滚出了自己的视线。

那之后,晓清迅速相亲迅速嫁人。

而现在,他又出现在自己面前,他还在单身,变瘦了,显得稳重很多。晓清悲哀地发现,自己对他的爱恋还在。

只是,时间早已不属于他们两个了。

世事多变,那时爱情尤其如是。

温暖你

对于过去,隔着时间之河,回忆当中尽是美好之事。

不过,当我们落脚回忆,我愿意那记忆当中,出现一条伤痕累累的小道,上面开满

鲜花,再忆也是泪中有笑。怕就怕,当我们回忆时,猛然惊醒发现:我怎么会喜欢上这样

一个人?我怎么会那么痴傻地执著于这样一个人?那过去的伤害一下子就会穿越般推到跟

前,懊恼,顿足。

若如此,还真不如把那人忘得干干净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