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洋(科学探究丛书)
45972600000013

第13章 海区环境的保护(1)

自然灾害的影响

近一二十年来,世界上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的气候,有的地区在隆冬季节却温暖如春,有些地方盛夏时节却寒期滚滚。该下雨的季节出现了反常的干旱,少雨地区却遭受着洪涝灾害。正常的气候规律被搅乱了,四季更替的周期被改变了。人们感到震惊:地球到底怎么啦?

气候为什么会出现全球性的异常呢?人们最早注意到太阳黑子的变化,然后是由于二氧化碳增多所引起的“温室效应”,但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自从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仔细观测研究后,发现它与全球异常气候的关系远较其他因素密切,每当“厄尔尼诺”极度发展时,总伴随一次全球性的气候异常。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呢?原来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有一股秘鲁寒流,海洋底部的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盐类使这里形成了著名的大渔场。但是在圣诞节前后,常有一股暖流沿中美西海岸南下,越过赤道,有时长驱直入伸进秘鲁赛寒流地区。由于水温比往常高,当地居民把这股暖流称为“厄尔尼诺”(西班牙语即“圣子”的意思)暖流,也有人称它为“圣诞暖流”。

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其影响有时可以波及全球。例如1972年~1973年发生的一次强厄尔尼诺,使海水温度竟比常年高出4℃,海生生物相继大量死去,秘鲁沙丁鱼死亡或南逃,海面上各种生物尸体腐烂发臭,腥气熏天,海水发黑。这一年秘鲁的渔获量由常年1000万吨左右降到400多万吨。

“厄尔尼诺”现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其暖水区域遍及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域。它不仅是海洋现象,而且是一种气象现象。一次强大的“厄尔尼诺”,往往伴随着全球的气候变化。1986年~1987年间,被称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8个“厄尔尼诺”年,阿尔巴尼亚南部出现了几百年来未遇的大风雪,欧洲冻死了250人。而同一时期,北美大陆大地回春,中国上海在2月8日至11日出现达26.8℃的持续高温,打破了上海114年以来的记录。同年5月,中国北方由于天气干燥,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而中国广东、广西却遭到了500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的袭击,个别地区一个多月内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希腊出现了60年从未有过的炎夏,气温高达46℃,热死300多人。

“厄尔尼诺”现象间隔周期大约七年左右,每次出现能持续几个月乃至一年半以上。上海天文台在探索“厄尔尼诺”成因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与地球自转速的年际变化有关,它的出现都是在地球自转速度曲加速变为减速之后,但真正的成因目前尚未完全解开。

大海有时会“起火”——红色的海潮,人们称这种海洋“火灾”为赤潮,渔民俗称“臭水”。赤期发生时,蔚蓝色的海水变成红色,海面如同铺上了鲜艳的红地毯;看上去似乎很美丽,但对海洋中的生物来说,赤潮却是无情的“杀手”。因为过不了多久,在这层漂亮的红地毯下,大批鱼类和各种生物就会接连死亡、变质,海上就会传来阵阵腐臭味。赤潮是怎么发生的?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呢?

赤潮是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的海洋现象,是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而引起的。有机物和营养盐(氮、磷、钾)是海洋植物所必需的成分和养料。但过多地输入这些物质,使海水富于营养化,就会使某些浮游生物主要是甲藻类在水里暴发性地繁殖起来。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能导致赤潮的海洋生物有180多种,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使赤潮颜色不同。夜光藻呈红色,绿藻呈绿色,硅藻呈褐色。赤潮一般发生在春夏季,内海、河口、港湾或暖流内水域最容易发生。

由于浮游藻类的恶性繁殖,呼吸时耗尽了水中有限的溶解氧,同时分泌出有害的毒素,致使水中鱼虾贝类等窒息而死。如果人食用了这种含毒素的海产生物也会中毒或致死。赤潮不仅给海洋渔业带来巨大损失,而且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日本濑户内海在1972年发生的一次赤潮中,1400万尾养殖鱼相继死亡,损失达71亿日元。1980年~1984年,香港养鱼业因赤潮灾害歉收达420万港元。发生在委内瑞拉的一次赤潮,人们食用了含毒贝类,致使193人中毒,9人死亡。到1987年止,世界发生中毒引起的人类死亡事件达300多起。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沿海赤潮现象极为少见。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工业、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洋,造成我国近海海域发生赤潮达30多次。1993年夏季,我国沿海养殖对虾遭受的一次最严重的劫难“虾瘟”的元凶就是赤潮。

赤潮发生的原因很复杂,科学家发现,赤潮的高峰期往往与海域中过多的营养盐和有机质有关。此外天气稳定、有大量淡水汇入的温暖平静的海面,赤潮特别活跃。赤潮虽然能成灾,但并不可怕。只要能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控制污水的排放,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就能减轻赤潮的发生。

热带风暴是发生于热带洋面上的巨大空气漩涡,它急速旋转像个陀螺,中国称它为“台风”,美洲人叫它“飓风”,澳洲称它“威力威力”,气象学上则称它为“热带气旋”或“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损失高达60亿~70亿美元,它所引发的风暴潮、暴雨、洪水、暴风所造成的生命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60%。

濒临我国的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不平静的海洋,属于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每年盛夏和初秋,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其中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近20次,相当于美国的4倍,俄罗斯的30倍。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危害程度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因为那里温度高、湿度大,又热又湿的空气大量上升到高空,凝结成雨,并释放出大量热能,再次加热了洋面的空气;洋面又蒸发出大量水汽,上升到高空。这样往返循环,便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气压很低,大量空气向低压区汇集的气旋中心。

台风直径从几百千米到上千千米,高度一般在9千米以上。台风最大风速一般为每秒40~60米以上,个别强台风可达每秒110米。一次台风过程,降雨量可达200~300毫米,有时高达1000毫米。因此台风经过之处常常出现狂风暴雨,并引起洪涝灾害。发生在1975年的第3号台风,使中国东部10多个省出现暴雨洪水。河南省受灾最严重,暴雨中心恰好位于两座水库上游,导致水库坝体垮塌,高达10多米的水舌像巨龙一样倾泻,大量农田、村舍被淹,京广铁路被冲毁百余公里,造成很大的人畜伤亡。

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灾害的研究和预测方面已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沿海岸边和岛屿已建成280个验潮站,成为世界上监测站网分布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并且多次成功地发布了强风暴潮警报,对防灾抗灾起到了重要作用。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就能减轻赤潮的发生。海啸是因火山、地震或风暴引起的巨浪。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起了一次海啸,波高达35米,波长达524千米,袭击了苏门答腊、爪哇及其他岛屿,淹没了海峡两岸1000多个村庄。巨浪迅速在大洋中传播,仅用32小时就传到了英国和法国海岸。

1960年5月,南美洲智利爆发了强烈地震,引起了一次巨大的海啸,波高10~25米,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冲向大洋彼岸,到达日本的时候,波高仍有8米,狂涛对日本太平洋沿岸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960年11月,印度洋上的热带风暴袭击了孟加拉沿岸,形成的海啸波高达20米,这次海啸夷平了许多村庄,造成了数十万人的死亡。

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一样,海啸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级别。一般是海啸浪高度增加一倍,海啸的强度也升高一级。

四级强度的海啸是灾难性海啸。这种海啸波高8米,有的可达20~30米,它能袭击400千米以上的海岸线,摧毁它所波及的一切建筑物。三级强度属极强海啸,所波及的海岸线为200~400千米。海浪的高度达4~8米,有时能高及11米,它也能毁损一切建筑,给土地表层造成严重破坏。二级强度的海啸属强海啸,能冲击80~200千米的海岸线,波高2~4米,有时高达3~6米,沿岸一些不太坚固的建筑物全都被摧毁,小轮船或大帆船都能被抛到岸上。一级强度的海啸规模中等,宽20~80千米,掀起的海浪高1~2米。它仅仅淹没海岸的低地,在离海啸源较远的区域无法觉察。浪高仅一米左右的弱海啸为零级强度的海啸。

预报海啸的传统方法是根据地震对海岸发生影响的特点,估计地震引起海啸的可能性。

空前的“劫难”

波澜壮阔的海洋正在遭受空前的“劫难”。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垃圾、放射性废物、铅、氯联苯、汞等有害物质,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洋,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海洋污染,使世界渔业和旅游业都遭受巨大损失,并威胁到沿海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为了抵御这种灾害,海洋科学家正指挥各种海洋动物组成一支“特种部队”,以监测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这些“训练有素”的“战士”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内大显身手。

贻贝是一种瓣腮类软体动物,体内能积存对海洋污染最严重的贵金属。海洋学家通过测定贻贝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来掌握各海域锌、镉、铜等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日本从1991年开始。利用乌贼作为污染物的采集装置。海洋污染物质通常积蓄在乌贼的肝脏里,查明其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可以确定海区的污染状况。

最近,法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探测水污染的新装置。这个“探测器”由一个直径59厘米的漏斗和一条小鳟鱼组成。当遭受污染的水通过漏斗时,小鳟鱼就会烦躁不安并加快游动速度,最后因疲劳过度而死亡。鳟鱼对水污染极为敏感,能够测出监测器也无法测到的轻微污染。

非洲的长颌鱼具有类似雷达的奇特功能。当它在混浊的水流中游动时,尾巴上的一个器官可以放出电脉冲,然后被它身上的感觉器官所接收。当长颌鱼在含有氰化物、苯酚等毒性物质污染的水中游动时,尾巴器官释放出的电脉冲会急剧波动。英国科学家把长颌鱼发来的电信号放大后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就能获悉海域的污染情况。

生活在海洋中的某些细菌能够在水体受到污染时身体发出亮光。水中有毒物质积聚越多,细菌发出的亮光就越强烈。毒性越厉害,细菌的发光速度就越快。科学家根据细菌发光的亮度可以在刻度盘上看出污染的性质。

海洋哺乳动物也能够监测污染。科学家在北极海豹体内发现了29种污染物质及22种杀虫剂。独角鲸、白鲸、北极熊等野生动物都已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美国生物学家提出了监测海洋污染的“冷冻”方法,即对海洋哺乳动物的身体组织如鲸脂和海豹的肝脏进行冷冻,用于分析海水中的致癌物多氯联苯和氯化杀虫剂及铅、汞、砷等污染物。美国已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施这项“冷冻”计划,并建立了“国家海洋哺乳动物组织库”,将现在收集到的样品数据与10年后控制出的相应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对海域较长周期的污染情况进行追踪监测。

1990年底,地中海有上万只海豚突然相继死亡。科学家通过对死亡海豚的解剖发现,它们体内都含有石油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原来每年航行在地中海里的油船向海洋排油65万吨,其中30%的油变成“油饼”而凝固在东地中海海岸,这是杀死海豚的主要原因。

海洋的石油污染是海洋最主要的污染,也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污染。

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空前的生态灾难。虽然战争已经结束,硝烟散尽;当人们分析这场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时,才惊讶地发现,真正难以弥补的并不是众多毙命疆场的士兵而是生态环境遭到的惨重破坏。

海湾盛产石油,自战争开始后,密如蛛网的石油设施,在成千上万吨炮弹的狂轰滥炸下,纷纷陷于瘫痪,大量的石油注入海湾。据估计最少在36万~70万吨之间,这片浓得像浆糊一样的“黑潮”,犹如瘟疫,所到之处,海洋生物便遭灭顶之灾。鱼类、虾大量死亡。“黑潮”经过库兰岛,绿龟濒临灭绝。更令人不安的是,许多海面,油膜正在下沉。一旦沉到海底,将再也无法处理。环境消化这一毒害,至少需要50年时间。

每年由河流和沿海厂矿排入海洋的石油数量约500万吨,占石油入海量的50%。此外,油轮因触礁、碰撞、搁浅和失火等意外原因遇难,也使石油流入海洋。海上油田的开发,如果产生油井井喷事故,也会有大量的石油泻入海洋。各种车辆、船舶、飞机等排出的含油废气会经大气而进入海洋;众多的原因,使海洋遭受了严重的污染。石油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于海洋生物、水产资源、海洋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石油油膜会减少太阳辐射透入海水的能量,会降低海洋植物,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阻碍细胞的分裂、繁殖。浮游植物的减少,势必引起食物链上更高环节生物数量的减少,从而引起整个生物群落的衰退。

石油污染对幼鱼和鱼卵的危害更大。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使其死亡。在石油污染的海水中孵化出来的幼鱼大部分是畸形的。当石油从海面下沉时,会使底栖动物窒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