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对海鸟的危害最明显。海鸟身上的羽毛,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长得又紧又整齐,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但当羽毛粘上石油后,鸟就不能自由活动,寒气和湿气就渗进鸟的身体,使身体温度下降。大多数掉进石油薄膜里的鸟,都是因为过度寒冷而死亡的。此外,粘在羽毛上的小油斑也可导致鸟中毒死亡。仅在20世纪50~60年代之间,整个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因油污染而死亡的海鸟竟达45万只之多。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各种工业垃圾和生活废物的数量正在成倍地增长,近50年来,人类向海洋倾倒的废物已为初期的20倍,这个增长幅度还在加大。尤其是来往于大洋间的数以10万吨计的超级油轮越来越多,一次触礁或撞船等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几万至几十万吨以上石油的污染,严重地威胁着海洋鱼类等生物的生存。一些有害有毒物质长期在这些生物中聚积,一旦被人体吸入,将会导致大规模病害,影响人体健康。这些油轮即使不出事故,按惯例在卸完油后,在公海用海水清洗油舱后泄入海里的油垢,约为油轮装载量的1%,也就是说一条油轮装运100次所清洗油舱溢出的石油,等于发生了一次沉船事故泄漏出的全船石油。可见这种不易觉察的污染远远超过发生事故造成的污染,这仅仅是污染海洋的一种因素而已。据资料表明,海上污染的80%来自陆地,陆源污染物向海洋转移,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根源。陆地上形成的污染物,本应在陆地处理后,再有限制地向海洋倾倒。但是事实并不如此,大量未经处理的陆源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的事例,愈演愈烈,屡禁不止。除此以外,来自大气层中的烟尘和一些化学物质也源源不断地归入海洋,某些国家沉放在深水区的放射性物质也有增无减等等。如今的海洋再也承受不了日益加重的污染负担,人类不能等到海洋的蓝色消失后,再来控制污染整治海洋。我们要以过去遭受污染,经过整治重新恢复海洋面貌的事例,告诫人类把海洋当做倾倒废物和洗涤脏物场所的代价太大了。
濑户内海是日本最大的内海,20世纪70年代初遭受严重污染,1/3海底是散发着腥臭味的污泥,铜、铅、汞等重金属含量高得惊人,几乎没有生物栖息场所,赤潮频频发生,渔业资源荡然无存,海水为之变色,一派萧条景象。日本政府为此作为国家一项重大工程来抓,制定了法制管理规定,明确了防治对策,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于出现生机,逐步恢复已有过的繁荣风光。英国泰晤士河是遭受现代工业化污染最早的一条世界著名河流,当年工业污水排泄沟到处横行,河水成为酱油色,散发阵阵臭味,鱼虾基本绝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和企业界投入巨额资金,从综合治理入手,严格控制污染源,撤迁大批排泄废水的工厂,使绝迹将近百年的鱼群又重新巡游水中,一群群飞鸟整日在河面上飞翔,装饰豪华的大小游艇不时穿梭在河道中,一派田园景象又重新回到泰晤士河上。
上述两个事例说明,人类应该从失误中尽快觉悟,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健全必要的管理法规,依法治理,才能还海洋一个清洁的水体,让海洋造福人类。
海洋保护区的兴起
面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海洋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严重破坏,近30年来,不少沿海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区分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濒危珍稀物种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区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区等等。通过海洋保护区能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本来面貌;能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因此保护区的兴起,为人类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要算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近海的大堡礁保护区。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由2900多个独立礁石和900多个岛屿组成,珊瑚礁南北绵延达2300多公里,东西宽窄不一,最宽处可达150多公里,最狭处仅2公里,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比英国本土的面积还大。大堡礁与澳大利亚大陆海岸隔着一条20~350公里的水道,其深度为35~70米不等,最深处约100多米,是一条重要航道。在这片海域里生存着400多种珊瑚,1500多种鱼类,数万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其他生物,仅鲸就有22种,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海域。这里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终年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表层水温平均在20℃以下,夏季高达28℃,阳光充足,东南信风不断扰动海水,提供较多的养分,极有利于珊瑚的发育繁殖,因其珊瑚著名,附近海区定为“珊瑚海”。1974年澳大利亚政府将大堡礁定为国家公园加以保护;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遗产。目前每年到此旅游观光者高达200万人,成为一个著名的海洋乐园,可是大量观光客随意采摘珊瑚,已使珊瑚礁受到严重损害,同时陆地农田污染水的流入,一些有害化学残留物玷污了环礁水域,加上浅海航道上的漏油沉船事故频发,造成大面积海域的污染,使珊瑚礁如同热带雨林一样,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影响到大堡礁国家公园的安危。当前保护区管理部门已采取严格措施,限制对海域的排污,加强浅水航道的安全,积极开展对观光旅游者的教育宣传工作。美国1975年开始建立海洋保护区,目前已相继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沿海和佛罗里达群岛周围建立了12个保护区,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在保护区内严禁开采石油、天然气和沙石,禁止倾倒废物,船只仅允许在某些指定水道航行,有效地保护了这些海域的环境和资源。菲律宾政府为制止渔民采用炸鱼等非法手段捕鱼类资源和滥采珊瑚礁资源,于1984年在阿波岛附近海域建立了海洋保护区。几年后,这些资源逐步得到恢复,目前渔业捕捞量已增长了三倍,70%遭到严重破坏的珊瑚礁已得到了有效保护。我国的海洋保护区建设,最早可追溯到1963年在渤海海域划定的蛇岛自然保护区。其后大规模兴起海洋保护区的建设,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昌黎黄金海岸、山口红树林生态、大洲岛海洋生态、三亚珊瑚礁以及南麂列岛等五处海洋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大多数是属于海岛类型的,其中大洲岛海洋生态保护区,保护全岛及其周围2海里内的海域,共约70平方公里;三亚珊瑚礁保护区,保护面积约60平方公里,这里珊瑚资源丰富,品种多达80余种,并伴生大量鱼虾贝藻构成的独特生物群落;南麂列岛保护区,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是由23个海岛、14个暗礁、55个明礁、21个干出礁组成的,保护贝类340多种,占我国贝类总数的1/3,底栖藻类170余种,占总数的1/5,以及其他一些珍稀物种;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保护沙田半岛的沿海滩涂地带约50平方公里,形成千亩以上成片的红树林,保护区内栖息着众多的海洋生物和鸟类,附近海域为珍稀动物儒艮摄食区;昌黎黄金海岸保护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在30公里长的沙带上矗立着高20~40米的金黄色沙丘连绵不断,形成世界少有的沙岸景观。1992年国务院又相继批准了福建晋江深沪湾海底森林遗迹保护区和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目前建立的7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有的是在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海洋生态系统及具有特殊的科学、经济价值和生产能力的自然区域;有的是珍稀、濒危或特有物种的海洋生物物种栖息、繁衍区域和重要洄游路线;有的是具有独特观赏或科学价值的特殊自然景观区域;有的是反映人类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历史遗迹。与此同时,沿海省市有关部门还建立了地方级海洋保护区40个。
我国的海上执法队伍
为了适应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的需要,防治污染损害,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海洋产业的有序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港监、中国渔政、中国海监的执法队伍。分别对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权以维护和海洋环境保护依法进行监督监视管理。
水上交通安全职能主要是维护水上通航环境和交通秩序,组织指挥水上救生、救助,调查处理水上交通事故、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船员考试和引航员考试等。车水马龙,总得有个规矩,否则,还不乱了套。于是,地上就有了交警,空中有了管制,水上呢?1998年机构改革中,我国建立了国家海事局,为建立统一、协调的水上安全管理体制打下了基础。
当然也有管理,这就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督,俗称“水警”。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属于中央事权。依据我国有关法律,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同其他口岸管理单位一样,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负责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防止船舶污染,船舶与海上设施的检验和航海保障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国渔政指挥中心正式成立。农业部渔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随着该中心的成立,中国渔政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将进一步加强海上巡航检查。据悉,该中心是全国渔业综合执法的指挥机构,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指挥实施专属经济区的渔政管理和巡航检查,实施与周边国家共管水域的渔政管理,与有关国家对口机构的联合执法,以及指挥,协调跨海域,大流域,跨省区的渔业执法行动。中国海监总队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对我国内海、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实施巡航监视和监督管理,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其主要职责为:根据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我国有关法律,对经批准进入我国管辖海域的外国调查船及其他运输工具的科学考察、海底电缆、管道铺设等活动实施监视;对未经批准进入我国管辖海域的外国船只、平台及其他运载工具等按有关规定查处,必要时可进行监视和搜索;负责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活动等造成的污染损害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并依法处理;对未经批准进行海洋资源的勘查,开发活动及破坏海洋资源的事件进行调查取证;负责海洋监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并对沿海省、区、市海洋监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负责培训和管理海洋监察员;核发海洋监察员公务证书;负责海洋监察行动和进行监察的船舶、飞机的调度、指挥;根据国家需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海上救助及其他军事保障等工作。
人类居住的地球,到处都存在着生命。从大洋深处到广阔的海洋表面,从幽深的山谷到高耸的山顶,到处都有生物活动。目前,已知全球有动物150万钟,植物50万种,其中海洋里就有动物18万种,植物2万种。种类繁多的生物起源于何处呢?科学家一致认为,它们起源于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日本学者江上研究比较了海水与生命的元素组成,发现从高级动物到微生物,都含有铁、钼、锌、铜、钒和锰等6种特征元素,而这些正是海洋中最多的迁移元素,由此可知海洋与生命的关系非常密切。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体存在形式”。蛋白体由30多种氨基酸和核酸组成,这些物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生命。那么,海洋中的氨基酸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海洋本身有的,还是从别的什么地方来的呢?如果原始海洋里的各种元素合成了氨基酸,那就可以认为地球上的生命确确实实是从海洋中诞生的。近来,天文学家在宇宙尘埃中发现了大量的有机分子;在陨石中还找到了多种氨基酸,这些物质大部分坠入海洋;在海水和阳光的作用下,经过长期演化,在海洋中形成了最初的生命。
在25亿年以前,地球表面绝大部分是深浅不一的广阔海洋,而陆地的面积很有限,这时在海洋中形成了一种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慢慢形成为最原始的生命体。到了大约距今6亿年前,地质史上的元古代,海水里的生命活动明显地加强了,除单细胞生物外,已有藻类、海绵类等多细胞生物出现了。到了距今约6亿~2.5亿年前的古生代,海水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动物,如三叶虫、珊瑚等。在古生代的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到后期,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并从海洋向陆地发展,陆地上的动物也随后得到发展。直至进化到今天的规模。因此,人们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生物的能量来源。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无法生存。但是现在这种看法遇到了挑战,因为不久前科学家已发现在深海海底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里,也存在着生命的绿洲。
1977年2月,美国深潜器“阿尔文”号上的科学家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海域,深度在2600米的海底火山附近的热泉处发现了一个个生命繁衍的海底绿洲,那里生活着许多蛤、贝、白蚱、蟹和红冠蠕虫等形状奇特的生物。这一发现,使科学家深感惊奇。在没有阳光、没有食物、压力又很大的海底,从哪里来的这么多生物?它们又是靠什么东西生存的呢?
“阿尔文”号上浮后,科学家们打开从深海带上来的海水取样器,立即嗅到一股硫化氢气体的浓烈的臭蛋味,这使他们得到了启示,并且提出了一种假设。他们认为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水里所含的硫酸盐便变成为硫化氢。而这种含有臭味的化合物,就隐藏着深海生物的秘密:某种细菌借硫化氢进行代谢变化,吸收温泉热能得以繁殖;一些低等动物便以吞食这些细菌而生存;大的生物又以它们为食饵,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新的“食物链”,它的特点是依靠阳光以外的一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维持一系列生命活动。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一次深远意义的新发现。它使我们联想到,在那些没有光的星球上,假如有热量和其他条件就可能存在生命,这就为我们寻求地球以外的生命开辟了新路。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细菌有奇特的耐高温本领。能在350℃的环境下生存。这位科学家大开眼界,通常只要大于40℃,大部分植物和动物就难以生存;如果大于65℃,大部分细菌也无法存活,而这种细菌竟然在250℃的高温和高压下繁衍很快,必有奥秘,这对探索其他星球的生物存在是一种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