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600000018

第18章 中日文字交流

从唐朝,或者更早一些时候,中国的汉字便传入了日本并对日本语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据有关材料统计,汉语词在日语中的比例占40%以上。这些词语,在日语外来语辞典中是找不到的。因为,日本人民已经把它们看做是自己本国的语言了。同时,汉字不仅在最初作为外来语传入日本,而且,后来还逐渐地深入到日本语言的组织内部,即日本人用这些汉字组成新的词语,并使其产生新的意义。如:“政体”“科学”“银行”等等。这些词,其中一部分又反过来传入中国,成为我国语言中的外来词语。

像我们经常使用的“场合”“场所”“服务”“道具”“故障”“特殊”“停止”“权威”“强化”“水分”等词,就是由日本人创造之后又传入中国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的词语也应运而生。善于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日本人民,对这些词语当然不会忽视。因此,日语中还有许多欧美传入的语言。对这些语言,日本人并没有把它们简单地用音读的方法直译过来,而是为了便于理解和使用,将它们以汉字的形式表示出来。

例如:早在江户时期,就出现了“天文学”“医学”“植物学”“军事学”“物理学”“化学”等意译词语。明治以后,又有了“法学”“哲学”“文学”“美术”等。这些词后来也传入了中国,成为我国语言中的一部分。

应该注意的是,有些词虽然中日两国书写的字形一模一样,但是意思却有所不同。比如:“批判”这个词。最初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虽然两个国家都使用这个词。但日语中的“批判”是“批评”“评判”的意思,远没有我们所使用的“批判”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