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900000026

第26章 中国人特别讲“吃”

从欧洲大陆到太平洋小岛,从原始遗风犹存的部落民族到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好吃的东西无非是两种:火烤的和生吃的(或许还可以加上油炸的),加工方法不甚讲究。惟有中国饮食品种繁多,加工精细。翻开烹饪书籍,哪一本不列着煎、炸、烤、溜、炒、爆、氽……七八上十种烹调方法。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八大菜系,每个菜系的煎、炸、烤、溜、炒、爆、氽都有目已独特之处。那中菜的烹饪方法就更是多到不可胜数了。

中国饮食的另一迷人之处在于简陋的炊具做出异彩纷呈、巧夺天工的产品。特别是那双跟它们相搭配的筷子,无非是两根细长的竹子或木棍或象牙,可一到了中国人的手里,便在餐桌上所向披靡,任何东西手到擒来。绝不像外国,厨房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刀、叉、勺、匙,可做出来的东西还得用更多的刀、叉、勺、匙才能对付。

中国的“食文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水平,并不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而是同我国特有的历史演进过程和文化传统系在一起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闲阶层的“高消费”增加了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从地主到商人,从士大夫到官僚,在处理劳动者向他们提供的剩余产品时都讲究的是消费之道,剩余产品的绝大多数不是用于再生产,而是用于消费。而且,传统的中国农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比西方或其他文化地区的传统时代平均起来更高的剩余生产,这就为“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基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对学生讲学时就着意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传统中国的“人文主义早熟”特征使中国人在生活中早就形成了较强的世俗化倾向,缺乏宗教的训育而造成的强烈的世俗化倾向使中国人特别将注意力集中于“现世”的生活享受及品味,这是中国之所以形成特别发展的“食文化”的价值基础。

传统中国的民同文化有“人与人之间关系强态”这一特征。也就是说,中国人从古至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所谓的“体面”“人情”

一直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关系学”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强态”的中国文化特产。那么,它的运作在实践上往往需要通过“食”来进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吃”的机会很多,“吃”的重要性也很显着。中国“食文化”的发达有着深刻的民俗根基。因此,不难看出,“食”

对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与整合,已不单单具有“仪式”的象征意义,而有了实际的、不可缺少的功能,这样,“食”在中国既是一种直接的消费,而作用却是明显的超越消费。

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及由此发展出来的各方面的才能,特点之一是擅长于将不同的因素作“整体综合”,这种价值及才能取向也影响到了中国“食文化”的发展。善于将不同的原料和佐料作“整体综合”,日积月累的经验形成了中国各地的丰富“食谱”,这样,所谓八大菜系,或川、鲁、粤、苏各大菜帮才得以发蕴成熟,因此,单就“食”的丰蕴广博来说,中国文化显然要比世界上的其他文化形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