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900000047

第47章 满汉全席菜谱

在所有清代宫廷御宴中,烹饪技术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集满族、汉族饮食文化精华为一身的宴席要数“满汉全席”了。

有关满汉全席形成的具体时间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今人在《中国满汉全席菜谱》一书中说:相传康熙在皇宫内院首尝满汉全席,并亲笔写下“满汉全席”四字,从而确定了满汉全席的地位,在宫廷中名噪一时。这一说法可以参考。另外,在如今的山东曲阜孔府的内宅里,仍陈列着一套精美的银制满汉全席餐具。它的全称是:满汉宴·银质点铜锡仿古象形水火餐具。这套餐具共有404件,可上196道菜,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一套完整的满汉全席餐具。据孔府档案资料记载,这套餐具是乾隆皇帝当年为其女儿嫁给孔府72代孙孔宪培而赐给孔府的。餐具上刻有“辛卯年”的字样,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可见,满汉全席在那时已经基本上定型了。乾隆年间,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着名文学家李斗写成了《扬州画舫录》一书,当时的着名诗人兼烹调研究家袁枚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为此书作序。

在这本笔记式的着作中,李斗记载了一份完整的“满汉席”菜单。从时间上看,这本书的成书时间与乾隆赐满汉全席餐具的时间相差不多。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满汉全席雏形于康熙年间,成熟于乾隆中期。尤其是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把满族的传统饮食文化也带到了江南。他的庞大的随行队伍几千人,并且随身带有自己的御厨和日常饮食的原料。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及其随行人员走到哪儿,住到哪儿,吃到哪儿,可以说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吃遍了大江南北。他们也接触到了汉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并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以至,后来的清宫御膳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满族菜系、山东菜系、江苏菜系。满族菜系是由关外带过来的满族传统菜肴,山东菜系是承袭明代宫廷御膳而得来的,江苏菜系就是由皇帝几次下江南带来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不仅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对于满汉文化相互交流以及满汉饮食文化的相互学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