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900000058

第58章 饺子小考

我国吃饺子至少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成为玉润玲珑、弯如弦月的佳肴之前,类似饺子的面食称作馄饨。这种食品的渊源又可上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当时扬雄在《方言》中记载“饼谓之饨……或谓之馄。”其来历据《资暇录》的解释,是“以其浑沌之形”。

关于饺子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周颜之推的文集。他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种用屑米面作成的偃月形馄饨,原称作粉角。北方人读“角”作“矫”,于是,饺子的名字诞生了。

饺子的诞生并不意味着馄饨的消亡,它依然为人们广泛食用的佳品,花色、名目更丰富。广东“云吞”、四川“抄手”等都深具地方特点。元代吴县陆友在《砚北杂志》里还记载一种江苏风味的大馄饨:“每枚用肉四两”,名称“满江”。

饺子和馄饨尽管形状不一,作法不同但饵相同。东周时期成书的《礼记》说:“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子。”所以,有考据家认为饺子的历史可以有2600多年。

除文字记载,还可以看到1300多年前完整的唐代饺子,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