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900000061

第61章 粽子的食用

古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主食用菰叶包粘米、栗子、枣及其他佐味品做成的粽子。但在南北朝时,粽子既可以在端午这天吃,也可以在夏至这天吃。

如西晋周处《风土记》说:粽子“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宗懔《荆楚岁时记》则说:“夏至日食粽”,根本不提端午。而夏至时往往在五月中旬,不一定在五日。南朝起,盛行包粽子以纪念卓越的诗人屈原。

“糕点”与“点心”

我国糕饼最早源于商周,据传,当年武王发兵讨纣王,纣王派闻太师随军出征,为了减少埋锅造饭,缩短进兵时间,闻太师便亲自设计了一种用饴糖与炒熟谷粉掺和、粘结起来做成的条块状糖饼,作为士兵的干粮。这可说是我国糕点的鼻祖。此后,民间效仿闻太师制作的糖饼加以改进,几经演变,逐步发展为酥皮、包馅、油炸的糕饼。昔时,京糕点行业有个行庙,庙内供祭着闻太师的塑像,以示纪念这位糕点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