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疯狂的鸡蛋
46221500000015

第15章 古代故事(5)

什么?围观的人群顿时炸了锅,大家虽然没尝过,但是闻也闻得出来啊。再看刘寿喜,满面平静地对评委说:“能不能让我尝尝理查德先生的西式炒饭?”

见评委点头,他走过去尝了一口,在嘴里细细一咂,说:“虽然这炒饭做得不错,但是未必能盖得住我的扬州炒饭。”

一个评委说:“可是,您的炒饭好像咸了些。”

刘寿喜飞快地吃了一口扬州炒饭,不由神色大变,他猛地跳起来,像疯了一样一样一样地尝起自己炒饭的原料来,可是,都没有问题啊。忽然,他的目光落在木桶里的清水上。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然后“扑”地吐出来,苦笑着说:“九贝勒,好手段,水是你们提供的,预先加点盐小事一桩。”

九贝勒的脸皮能有城墙厚,这个时候还说呢:“您和理查德先生都是饮食界顶尖的人物,做饭前怎么能不检查原材料?要是有人下毒怎么办呐?要对食客负责啊。”

大家一听这叫什么理啊,顿时群情激愤,有几个人还要上来揪打九贝勒。就见九贝勒狰狞一笑,下令辫子军,“给我抓钦犯刘寿喜!”

奇香

登时一伙辫子军就冲了进来,大伙儿不让,眼看就是一场流血冲突。忽听刘寿喜大喝一声:“大家停手,我可以认输,但是要答应我两个条件。”

这时候还讲条件?九贝勒嘴角一撇,理查德说话了:“刘老板,这场比赛我赢得有愧,你的条件我一定答应。”

刘寿喜走到理查德的原材料旁,一个一个尝过,最后尝完“狐狸的果实”说:“你的炒饭口味独特,这种红色浆果起了很大作用。我的条件就是,请把它移植到中国的大地上。”见理查德答应下来,他才如释重负地一笑,又说:“第二个条件是请你们明早再来抓我并接受我的饭馆,我想在饭馆里过上最后一夜。”

九贝勒点头了,刘寿喜这才把两个“狐狸的果实”往兜里一揣,蹒跚而去。

刘寿喜一走,九贝勒拉着理查德和辫子军管带回了府,举杯庆祝。就在喝酒前,管带让兵士把饭根香围起来,以防刘寿喜跑了。不到一会工夫有人来报,刘寿喜老婆带着两个徒弟要走,剩下刘寿喜一个人在饭馆里不知道忙些什么,拦不拦?

管带一挥手,“让她走,不要跑了正主儿就行了。”一壶酒喝完,有人来报,饭馆着火啦,只是不见刘寿喜出来。理查德“腾”地站起来,想出去救火,被九贝勒拉住说:“咱要的是地皮,那几间破房烧了正好,省得拆了。”

第二天一大早,九贝勒和理查德来到饭根香前,只见店铺已经烧成了一片黑地,但上方有股香气经久不散。看样子是刘寿喜自己放的火,他和饭馆同归于尽了。

理查德老大不明白,就是被抓去也不一定就死啊,干吗自杀?

九贝勒解释说:“他这人死心眼,不全是怕抓,是图个面子。”

理查德听完更不明白了,“面子是个什么东西?”

“大约相当于你们说的尊严吧。”听了这话,理查德若有所悟。

这时候已是秋冬时节,没法盖新饭馆了。可九贝勒急着要挣钱,便买来很多木料,搭了几座木板房。一个月后,理查德的西式炒饭就开了张,因为当地老是隐隐有股香气,便立了个招牌,叫香满园。这样一来价格当然是提高了,街头混饭吃的穷哥们吃不起,可那些老爷们有钱,一个个都来吃个新鲜。

谁也想不到,这帮老爷们只来吃一天,第二天便不再上门。把个九贝勒急的,急忙上门向这些位老爷们讨教,毛病出在哪里?老爷们说,你们这饭馆有股诱人食欲的香气不假,理查德的西式炒饭好吃也不假,但这两样东西是驴唇不对马嘴,吃在嘴里不着调啊。

九贝勒回来跟理查德一合计,看来,只有去除香气才行。可是香气是哪来的?两人屋前房后的找,也没找出个子丑寅卯来。后来还是九贝勒想了个绝的,他把饭馆里的食物都搬走,然后牵来一条饿了两天的狗,让狗四处闻。这一闻还真找着了,就在饭馆的右墙角,饿狗玩命地刨地找食吃。九贝勒命令,就在这里挖。

才挖下去一尺,就挖出一个密封的瓦罐来。一个下人揭开罐盖,顿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浸入了每个人的骨头缝里。这是扬州炒饭啊!

理查德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不由连连叫好,应该说这饭恰到好处地糅进了酸味,不但奇迹般地中和了咸味,而且使炒饭口感和香气大大提升,就连吃遍世界美食的理查德也大为赞叹。而就在罐子底的米饭下,他看到了奇迹的来源--呈莲花瓣码着“狐狸的果实”的切片。

一时间,理查德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刘寿喜从没见过“狐狸的果实”,但只尝了一口,便立刻能加以利用,让做咸的扬州炒饭起死回生。然后以透气不透水的瓦罐密封,浅埋地下,上面再点上大火加热,不但让炒饭和“狐狸的果实”完美协调,香气四溢,而且让罐中炒饭杀菌消毒,以致在一个月内不坏。

在这里,“狐狸的果实”的利用,埋罐的深浅,还有地面火势大小,一样出错就达不到现在这效果,只能说是神乎其技。

九贝勒见理查德久久不说话,抬脚就要踢掉瓦罐。冷不防理查德兜头一巴掌,把他打得鼻血都流出来了。然后,他向瓦罐三鞠躬,说道:“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现在,我该履行那个条件了。”说罢,扬长而去。

九贝勒被这一巴掌打得好委屈,心想我出了多大力啊,没功劳也有苦劳,没苦劳也有疲劳,洋大人怎么还打我?

§§§尾声

理查德一走,九贝勒自然开不成洋快餐了,便把地皮让给了别人。后来,有位南方来的后生买下来,还是卖炒饭,还是赔本卖。人们一尝之下大惊失色,说这是炒饭王刘寿喜的手艺啊,难道是他的传人来了?

这时候才有人忽然想起,刘寿喜店里只有一个伙计啊,那天他老婆怎会带出两个伙计去?

后来,理查德也遵守诺言,把“狐狸的果实”推广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我们中国人都把这果实叫做西红柿,又名番茄。

(首发《上海故事》2008年11期,《传奇传记文学选刊》转载)

34、疯狂的鸡蛋

一、选雏

刘老四祖祖辈辈住在皇城根下,靠养鸡为生。一家四口人,就靠百十只母鸡下蛋讨生活。别人的鸡蛋卖四文一个,只有他卖五文,而且一向供应大内。不是他的鸡蛋多么好,而是他的侄子刘堂在御膳房当采买太监,自然得了近水楼台之利。

这一天暮色降临的时候,刘堂进了刘老四的家门。刘老四对他这个侄子一向是当财神爷供,慌忙备酒又备菜,刘堂却苦着一张脸制止了:“四叔先别忙,咱家今儿个是替皇上选鸡雏来了,我要选一个孵出来没几天的鸡雏进宫,且把你的鸡雏都拿过来瞧瞧。”

光听说皇上选秀女,如今还有选鸡雏的?刘老四心里奇怪,不过没敢问,忙搬来一个装满鸡雏的大竹笼。刘堂从衣兜里摸出个纸包,打开来里面都是小小的根须,他掐下几段,扔到竹笼里。那些鸡雏还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你争我抢的过来,对着根须看了几看,闻了几闻,便都掉头不顾。

面对此情此景,刘堂白净面皮上就有些见汗,他尖着嗓子问刘老四:“四叔,把你平时喂鸡雏的东西拿来,我就不信,这东北正宗老山参它就是不吃。”山参喂鸡?刘老四满肚子不明白,不过还是很快捧出一袋小米来。刘堂把小米跟山参根须混在一块,投进竹笼,只见鸡雏吃罢小米,又单单剩下了根须。刘堂不再多说,跌跌撞撞往外走,一张脸变得惨白如纸。

侄子一走,刘老四越想越奇怪,生怕他出事,便追了出去。出门不远,就到了护城河畔,河边一株接一株,都是一抱多粗的杨柳。只见一个人吊在树杈下,正晃晃悠悠,不是侄子刘堂是谁?

二、入宫

刘老四慌忙解下侄子,给他拍前胸揉后背,好不容易才救过来。刘堂看一眼刘老四,不由涕泪横流:“四叔啊,您救了我一时,救不了我一世,还是让我早死早投胎!”刘老四就劝:“有句老话说的好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有难事你说出来,四叔给你想办法。”

刘堂定定神,这才说明原委。昨天早上,皇上心血来潮,踱到御膳房看御厨做菜来了。也是刘堂流年不利,不留神把买菜的账本放在桌上。皇上无聊之下翻了几页,偶然看到鸡蛋的账目,要五两银子一只……

刚说到这里,刘老四就插了嘴:“我卖给你的不是五文大钱么?合着你低买高报,从中挣了外快!”刘堂叹一口气:“你不在大内行走,不知道大内的事,这外快我若能拿走,还会让我娘住在城郊破瓦房?先不说这个--”

刘堂又续了下去--皇上一看鸡蛋价格,说出一番话来:“真是奢侈啊,五两银子的鸡蛋,朕一顿竟要吃好几只。都说物力维艰,要是能把鸡蛋的成本降下来,让天下老百姓都能吃得起鸡蛋,也算一件大好事。刘堂啊,你给我买只鸡雏来,朕反正闲着没事,就亲自养一只鸡来生蛋,看能不能想出节省成本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