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疯狂的鸡蛋
46221500000016

第16章 古代故事(6)

刘老四听着一挑大拇指:“爱民如子,古今少有的大明君啊。”刘堂的脸都绿了:“皇上是明君,这个我认,可是这样一来,我还活不活了?皇上不知道鸡蛋的价码,可是知道小米的价码啊,大臣们的奏章报告每年的雨水丰歉,上面少不了写粮价。若是让他用小米喂的鸡生了蛋,知道折合三四文钱一只,多半要问我个欺君之罪,怕是我老娘也要跟着遭殃。所以,我想着这鸡雏不能吃小米,得吃正好能折合四五两银子的东西,比如人参,不就解决了?可是刚才你也看见了,鸡雏不好这一口啊。”

刘老四听完倒乐了:“怎么不早说?想要鸡雏吃人参,得用特殊办法培养。两天后,你只管来拿。”

其实让鸡雏吃人参,说来也简单。刘老四把刚从蛋壳里孵出的鸡雏放在装人参段子的篮子里,再不给其他食物。饿红了眼的鸡雏哪管对不对口味,吃了个不亦乐乎。连吃两天,鸡雏们就对人参有食欲了,反倒对小米有些不屑一顾。

两天后刘堂过来,选了只毛色漂亮的鸡雏,让它在沙地里走了几步,见走得威武雄壮,没灾没病,便捉起来放进鸟笼里,拎着进了宫。

刘堂走后,刘老四志得意满起来。心想一只鸡蛋在宫里报账五两银子,这回又帮了侄子大忙,自己的鸡蛋是不是也该涨涨价了?刚想到这里,他的眼光偶然扫到沙地上,那里有鸡雏刚刚踩的爪印,不由惊叫一声:“糟了!”原来两行爪印跟行进方向平行,而不是向内走内八字。这是公鸡的爪印啊,开始光顾训练鸡雏吃人参了,竟忘了这一茬!

刘老四越想越冒汗,暗想皇上千辛万苦,把鸡雏养大了,发现这鸡根本不会下蛋,还不剐了买鸡的刘堂?他立马抓了只母鸡雏,匆匆忙忙往宫里赶,想着要赶在公鸡雏送呈皇上前换过来,不然麻烦就大了!

三、偷换

刘老四平时没少往宫里送鸡蛋,守门侍卫都认识他,所以进宫没遇人阻挡,一直走到御膳房。皇宫大内分前后两宫,前宫管得不严,王公大臣,执事杂役可以行走,后宫是皇后嫔妃所在,没有腰牌的话,一踏进去就是死罪。

刘堂这个时候正在御膳房自斟自饮呢,鸡雏已经交上去了,他跟皇上说,这鸡雏特爱吃人参,喂的时候一定要掐几段,不然这鸡雏长不大。皇上信以为真,一时高兴还赏他十两纹银。银子是不多,不过一场弥天大祸就此免了,他能不高兴吗?等刘老四提着鸡雏进来,把话一说,刘堂吓得差点把酒杯吞下去,四叔啊四叔,你真是我的好四叔!

事已至此,刘堂只好另想办法。先让刘老四坐在里面的套间,他在外面把厨房的大厨请来,耳语一番,大厨拎起母鸡雏走了。随后刘堂叫来手下小太监,让他去请两人。先来的是位女官,刘堂又一阵耳语,女官面有难色,刘堂神色严厉起来,又说了几句,女官才点头走了。后来的是侍卫总管,身后还跟了两带刀的侍卫。这个比较麻烦,耳语半天不管用,刘堂塞了张银票,这位才勉强答应。

这事办完,刘堂进了里间,一屁股瘫在椅子上,就像刚才打了场仗。刘老四见左右没人,就问侄子事情怎样了。刘堂压着声音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啊,总算一天云彩满散。”

原来刘堂想了个偷天换日之计。先让大厨做好菜后,其中一个食盒的格子空出来,把鸡雏放进去。然后再让负责上菜的那个女官,趁皇上吃饭不注意的时候,把两只鸡雏调换。皇上吃饭时爱看奏折,来个偷换很容易。至于找侍卫总管,是因为端菜进殿的时候,门口有侍卫查验菜品,只有买通他才可行。

刘老四听完不由又拍起了侄子的马屁,说到底是人缘好啊,一场祸事就这样掩盖了。刘堂嗤的一声笑:“您知道为啥鸡蛋报账五两银子一只,我还是买不起京城大宅吗?就因为我每月要给他们孝敬!不给的话,大厨会说我采购的鸡蛋不好,拒绝使用;养心殿女官会在皇上跟前说,菜色不对,原料多半不新鲜,侍卫总管干脆不让你的鸡蛋进宫,他说怀疑有毒。这便是宫内的规矩,有钱大家赚。只有报账五两我才有利可图啊,这一回出事,他们自然该替我出力,可是侍卫总管太黑,居然还好意思要钱!”

原来是这样,刘老四心中感叹,看来大内宫中也不是那么好混,倒有些可怜起侄子来。就在这时,只见那个女官慌里慌张的进来了,说大事不好,她送菜到养心殿,才知道皇上一时心血来潮,拎着那只公鸡雏上了金銮殿,说要跟众位大臣朝议!

说完宫女就走了,刘堂面如土色。大臣们哪有不知道鸡蛋真实价格的,一旦说漏了嘴,还有个好?一抬头,只见两名侍卫不知何时守在房门外,看样子竟是监视起他来。他心里雪亮,侍卫总管就是黑啊,这是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要杀人灭口。想到这里他看眼四叔,发现四叔也正看他,两人面面相觑,都听见对方胸膛里在打鼓。

四、朝议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可刘老四叔侄感觉过了一年,这时候侍卫总管出现了。他笑嘻嘻地遣散门口侍卫,才进房跟刘堂一拱手:“刘公公,你真是险死还生啊。刚才我伴驾上朝,只见皇上拎着小鸡问众大臣:‘前些日子朕在厨房翻账,才知道一只鸡蛋值五两银子,所以啊,朕亲自养了一只,每日喂它人参等物,看能不能改良改良,降下成本。诸位爱卿,你们都常吃此物吗?’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鸦雀无声。只有中堂索伦图大人上前答了一番话,你们猜他怎么说?”

刘堂跟刘老四都觉得脖子凉飕飕的,知道生死系于此言,不由眼巴巴地等侍卫总管说出下文。侍卫总管卖足了关子,才接了下去:“索中堂不愧久经宦海,当场答道:‘鸡蛋价格昂贵,世间少有,老臣只在婚丧嫁娶之际,偶尔待客!”

扑通扑通两声,刘家叔侄的两颗心算是落在肚子里了。刘老四跟侄子作别,打算回家。刘堂送四叔出宫,在路过军机处的时候,却被一位拿鸟笼子的朝臣叫住,他只好让四叔一个人出宫回家。

过了几天,刘堂又到刘老四这里采买鸡蛋来了。叔侄俩一阵闲聊,就说到那天叫住刘堂的朝臣。“那位就是中堂索伦图啊,他跟我说,皇上的寿诞就要来了,他的寿礼乃是一块皇上素来喜欢的太湖石,江南一路来的运费只怕要上万两白银,想跟我借些银子。我本意不借,可他一晃鸟笼,里面装的竟是你那只公鸡雏,原来那天朝堂上,他主动跟皇上请示,说皇上日理万机,再养此物劳神费心,不如由他代养,生蛋之时再行呈上。结果此物到了他手上,就好比给宫中公公、宫女、侍卫上了道紧箍咒,你说厉害不厉害?我哪有不借的道理?说不得,鸡蛋只好涨到六两一只了。”

刘老四心头疑惑,问:“皇上吃鸡蛋都怕贵,怎会接受劳民伤财的太湖石?”刘堂嘿嘿冷笑:“上万两的太湖石,他跟皇上说只值白银三两。不然一考校他的薪俸,还不露出马脚?这一贵一贱,正是最上乘的为官之道!”

刘老四心下感叹,当今皇上不可谓不明,下面却乌烟瘴气,如果说太监宫女算蚊虫小贪,那么中堂大人就是血口大鳄。按老规矩,鸡蛋过了数,应该由刘老四自己担起担子把鸡蛋送入宫,但他看着巍巍宫墙腿脚老是发软,只好另雇了个小工,跟随刘堂去了。

五、灭门

过了两月光景,刘老四听见街上人喊马嘶的,忙吩咐家人闭门不出。这是住在皇城根底下人家的起码常识。再过了一阵子,声音渐渐小下来,有咕噜咕噜声传来,像是过车。

刘老四大着胆子,开了条门缝往外瞧,只见街上一辆辆木笼囚车慢慢驶过,过了小半个时辰才过完。他知道,这是哪家王公大臣被满门抄斩了,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罪人。

天擦黑的时候,刘堂一脸喜色地进来了。一见面就嚷着让刘老四打酒买菜,说有好消息。刘老四凑过耳朵去,就听见刘堂咬着牙说:“索伦图倒了。”

酒过三巡,刘堂说明索伦图倒台的原委。皇上一天微服探望索伦图,千不该万不该,索伦图的门房在吃鸡蛋炒西红柿。皇上一见大吃一惊,心里一算,一只鸡蛋五两白银,门房炒了六只鸡蛋,那就是三十两啊。这还只是门房吃的一盘菜,那么索伦图呢?该有多大的家底?皇上立刻派人彻查,果然查出令人吃惊的财富,于是下旨,满门查抄。

刘老四听得都不相信自己耳朵了:“索中堂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就因为一盘鸡蛋炒西红柿,说倒就倒了?”

刘堂拿过旁边一篮子鸡蛋来,指着最上面的鸡蛋说:“我给你打个比方,你看这一只站得最高,也最风光,其实也最危险,这就死危如累卵得来历!”

这时刘老四想起那只公鸡雏来了,问现在怎样了。刘堂笑得差点把酒喷了:“还能怎样?皇上的鸡雏他只好当神仙供着,每日里人参随便吃。要命的是,鸡雏越大越像公鸡,他为了不让皇上生疑,竟又剪鸡冠又修翅,现在还是母鸡样!”

(首发《百花悬念故事》2009年10月上,《传奇传记文学选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