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越过高山跨过平原
4627500000006

第6章 装甲巡洋舰 (2)

帝国海军部的大厅内正对门口的位置摆放着一具郑和的半身像,这位15初世纪的伟大航海家一度被喻为大航海时代的开创者,可谁都知道中国真正开拓海外要到17世纪后期,也就是明朝灭亡之后。而这时欧洲人已经发现了新大陆,并且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亚洲的航路,海洋上落后一个世纪的中国船队只能在东南亚和印度洋附近经营。汉帝国拥有着世界上人员规模最庞大的海军,这主要得益于它的海军陆战队,他们最初建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开拓海外,这是因为当初作为帝国创建者的太祖皇帝想要在兵部系统外另立一支武装力量,以便制约当时各路将领和地方诸侯的野心。他选中了自己亲手建立的水师系统,于是短短几年内这支草创的海军便拥有了一支与舰队规模极不相称的陆战部队。初期这些部队的主要活动区域并不是海洋,而是长江沿岸和运河地区,直到高祖削藩将兵权收归中央后这支水师陆战队才成为帝国对外扩张的急先锋。在这支部队发展顶峰的时候拥有20万兵力,装备着最好的步枪和火炮,能够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只有帝国近卫军。

“对不起长官,请问海军发展委员会怎么走?”一名胡子拉茬的海军中尉在电梯口拦住了杨波。

“三楼出电梯右转,再左转,最里面三间,可不要连续右转,那里是厕所。”杨波说完对着中尉张开嘴打了个哈憩,不过这会儿他好象意识到了点什么,马上收起刚才那副疲惫的神情,带着歉意问道:“你找海军发展委员会有什么事么?”

“我是新来的。”中尉回答道.

“来任职的?”

“昨天刚收到的通知,是短期安排,二个星期后还要回部队。”中尉点了下头。

“好吧,跟着我,看来我们海军发展委员会又来观光客了。”杨波说着拍了拍中尉的肩膀。

“叮当...”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响电梯门口的铁栅栏正好在此刻打开,杨波领着中尉一前一后走进了电梯。

跟在他们身后电梯里又挤进了十几名早晨赶来上班的“机关工作人员”,杨波习惯性地靠在门边听着这些人之间谈话……

“你们听说了么?兵部的人在内阁会议上要求我们海军部派遣2个陆战师前往波斯。”

“他们兵部和总参在策划用兵的时候把我们海军晾在一边,现在却又要拉上我们,这分明是要我们给他们买单啊!”

“报上不是说陆军打了胜仗么?要是我们派去二个师也许还能捞上一点功劳。”

“报上那些屁话你都信?陆军要是真打了大胜仗还能有我们喝汤的份?”

“叮当”电梯门打开了,楼层指针正指在着阿拉伯数字3上。

杨波和中尉出了电梯,一边聊着一边走向办公室。

“你怎么不刮干净胡子?”杨波问道。

“潜艇上没条件,也就索性蓄着了。”中尉朝杨波笑了笑,显得毫不在意的样子。

“哦!原来是干潜艇的。”杨波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二人聊着已经走到了办公室门口。

“少校,你迟到了三分钟。”杨波刚踏进门便见萨镇冰站在办公室一旁看着手表语气平淡地提醒他。

“有活忙了?”在海军发展委员会这个清闲的部门“混”久了,大部分人多少都会养成迟到早退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不会再有人过问,更不用提仅仅迟到三分钟。今天突然提到这个问题,让杨波意识到应该是下来了任务。

“没有错,所以从今天开始不要再有迟到这种事情发生了。”萨镇冰语气严厉地警告了杨波,然后伸手指向他的办公座道:“现在坐到你的位子上去。”

接着他注意到门口站着的陌生面孔。

“你就是陈绍宽中尉吧?”萨镇冰问那人。

“是的。”陈绍宽向萨镇冰敬礼,然后说道:“您让我来讲解4月17日D-4演习中我所在的S-12号潜艇的作战经过。”

“恩。”萨镇冰对中尉点了下头,“不过,请你先等一会儿。”他伸手示意陈绍宽坐到杨波旁边。

见进来的二个人都坐定了,萨镇冰才开始进入正题。“我们争取到了一次参与海军部决策的机会。”说着他拿起二卷图纸走到墙角的黑板前,图纸贴着黑板缓缓展开,二条战列舰的线图跃然纸上。

“这是‘华山’级后继舰的两个设计方案A-1和A-3,原先有六个方案,其余四个已经在初步的论证中被剔除。”萨镇冰目光扫视过办公室里在坐的人,发现大部分人都在交头接耳地议论,只有杨波等少数几个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图纸。对此他咳嗽了几声并摆出严肃地的表情,这才让周围安静下来。

“这二个方案都是以‘华山’级的总体结构为基础进行修改的356毫米主炮战列舰,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超无畏舰’。A-1方案由北方造船公司提供,它将‘华山’级的舰体拉长10米,达到190米,取消位于舯部的C炮塔,保留D炮塔,由‘华山’级的6座双联装12门305毫米主炮变为5座双联装10门356毫米主炮,航速和续航能力保持‘华山’级的水平,装甲作适当加强,预计满载排水量将超过30000吨。”萨镇冰讲到这里听见台下又有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便稍做停顿倾听了一会儿台下的声音。片刻后他示意众人安静,又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会在战列巡洋舰的计划中塞进来这样一条不折不扣的战列舰?而且还通过了初步的审查。这个问题涉及几方面的原因,放到后面讲。”

他顿了顿,指着图纸下方的战舰接着道:“A-3方案是江南造船厂与海军船厂联合设计的,它将‘华山’级的舰体拉长15米,达到195米,长宽比达到7.22,彻底取消了位于舯部的C、D二座炮塔,改为4座双联装共8门356毫米主炮,腾出舯部舰体空间用以布置增加的10台‘舰二型’锅炉,增加的这些锅炉能够让该舰达到27节的高航速,同时巡航速度、续航能力都有所提高,当然这是以牺牲火力和装甲防护为前提的,作为战列巡洋舰,该舰的主装甲带装甲被削减到275毫米,水平装甲70毫米,其它各部分装甲比之‘华山’级亦有所削弱,满载排水量则超过31000吨。最近传闻日本海军欲向英吉利订购‘狮’级战列巡洋舰”,A-3方案实为对抗日军新锐战舰而设计。”

简单介绍完二个方案,萨镇冰拿起茶杯喝了口水,又指向A-1的线图:“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之前提到的问题:首先是建造数量的问题,原计划建造的战列巡洋舰是四艘,而我国能够用于维护大型战舰的7个船坞中只有5个船坞可以容纳长达195米的战舰,它们分别是江南造船厂长250米的2号船坞和长230米的新建的大型室内船坞,海军造船厂改造后长230米的1号船坞和长220米的“申”字号浮船坞,以及福建马尾船厂长225米的3号船坞。其中“申”字号浮船坞是预备用来维修包括四艘华山级战列舰在内的海军主力舰之用,业务繁忙,不可能用于造舰;马尾船厂的3号船坞在‘华山’级4号舰‘天山’号下水后于上星期正式开工了一条为朝鲜海军建造的外贸战列舰‘高丽’号。

所以现在能够用于建造维护A-3舰的船坞只剩下了3个,显然无法满足计划的需求。相对来说长190米的A-1舰还可以用旅顺船厂和青岛造船厂的2座200米船坞建造和维修,这也是拥有以上二厂的北方造船公司把舰艇长度定为190米的原因。其次在于上头仍然没有对战列巡洋舰的定位达成统一意见,即战列巡洋舰到底是一种高速化的无畏舰?还是一种无畏舰化的装甲巡洋舰?作战定位上是偏向于护航、破交?还是用于配合战列舰进行舰队决战?对于缺乏海外领地的我国,英吉利式的战列巡洋舰是否适合?此外还有一些反对意见,认为与其建造防护和火力薄弱的战列巡洋舰不如建造火力和装甲更强的战列舰,这样虽然无法追击敌人却能够保证己方舰队立于不败之地,敌人的战列巡洋舰只拥有战术上的机动优势,终归要回港修整,我方舰队只要能够封锁住敌港口,那么便能够困死敌人,由此得出战列巡洋舰在舰队决战中乃无用之物。”

萨镇冰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海军发展委员会内大家纷纷猜测起这个“战列巡洋舰无用论”到底是谁的观点。只有杨波面带笑容看着黑板前的海军上将,他手里拿着那张几天前画的草图,思绪已经飞了出很远。(设定中政府宣传职能也归属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