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46346500000015

第15章 否天地否(1)

乾上坤下

【原文】

(否)①:否之匪人②,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注释】

①否字当重,原经文无,今补。否,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乾上坤下)。本卦结构正与泰卦相反。此种卦象表示,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互不相通,天地闭塞,万物咽阻,所以卦名曰否。否,《释文》:“闭也,塞也。”

②否,隔阂,蒙蔽。匪人,邪人,小人。

【译文】

否卦:为小人所隔阂,这是不利于君子的卜占,事业也将由盛转衰。

【原文】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①,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注释】

①“天地不交”等五句,此释否卦之卦象所显示的自然、社会意义,正与泰卦相反。

【译文】

《彖辞》说:“为小人所隔阂,这是不利于君子的卜问,事业也将由盛转衰。”上卦为乾为天为君,下卦为坤为地为臣。上乾下坤,表示天地互不交感,万物将闭塞窒息。君臣不交感,国家将要衰微灭亡。外卦为阳为刚,内卦为阳为柔,预示阴气充沛而阳气消散,这是外强中干之象。乾卦喻君子,坤卦喻小人,外乾内坤,这种卦象又显示小人在朝,君子在野。小人得势其道盛长,君子失势其道消退。

【原文】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①,不可荣以禄②。

【注释】

①俭,俭约。以俭德,犹言以俭约为美德。辟,借为避。

②荣,王引之说:“荣,读为营,惑也。”此说可通。或说荣,这里用如动词,荣以禄,犹言以利禄为荣。

【译文】

《象辞》说:天地隔阂不能交感,万物咽窒不能畅通,这是否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在国家政治否塞之时,应思隐居不仕,以崇尚俭约来躲避灾难,不要以利禄为荣。

【原文】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①,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注释】

①“和拔茅,以其汇”句,此与泰卦初九爻辞同。

【译文】

初六:连根拔掉茅草,及其同类,占得此爻则吉利,亨通。

《象辞》说:连根拔掉茅草,占得此爻吉利,比喻其志在清理君侧,为国尽忠。

【原文】

六二:包承①,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注释】

①包,借为庖,庖厨。承,高亨说:“借为,肉也。”

【译文】

初六:厨中有肉,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吉利,对贵族来说并不是通泰的表现。

《象辞》说:贵族身处窘境,则能心怀惩戒,使其安守本分。

【原文】

六三:包羞①。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②。

【注释】

①包,借为庖。羞,馐本字,美味。《象辞》释“包羞”为“抱羞”,其结构如今之抱恨、抱愧之类,与经意有别。

②“位不当”,此以六三爻位为据,六三阴爻而居阳位(第三爻为阳位),是处位不当,像人才德不称其位。

【译文】

六三:厨中有美味。

《象辞》说:心怀羞愧,因为才德不称其位。

【原文】

九四:有命①,无咎,畴离祉②?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注释】

①有命,君王有赏赐之命。

②畴,谁。离,遭遇。祉,福。

【译文】

九四:君王有赏赐之命,没有灾害,谁能得到赏赐呢?

《象辞》说:君王有赏赐之命,没有灾害,说明君王论功行赏,臣下尽职效力,各行其志。

【原文】

九五:休否①,大人吉②,其亡,其亡,系于苞桑③。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④。

【注释】

①休,高亨说:“休犹怵也,恐惧也。”否,与泰相反,危难。

②大人,指贵族王公。

③苞,苞草。桑,桑枝。“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句,这是比喻的手法,说明国势阽危,摇摇欲坠。

④“位正当”,此以九五爻像、爻位为据。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是处位得当,喻人才德称其职位。

【译文】

九五:警戒覆亡,贵族王公如此存心则吉利。危险啊,危险,国家命运好像系在柔弱的苞草、桑枝上一样。

《象辞》说:九五爻辞讲贵族王公安不忘危则吉利。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其人忧国忧君,才德正当其位。

【原文】

上九:倾否①,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注释】

①顷,高亨说:“倾借为顷。顷,顷刻之时间。”

【译文】

上九:短暂的恶运,先遇恶运后交好运。

《象辞》说:恶运快终了,好运岂迢遥。命运交变之际,什么力量可以制止呢?

【解析】

“泰”卦与“否”卦构成了相对应的一个组卦;泰是通顺,好的意思,否是闭塞,不好的意思,二者相反相成。先讲好的一面,再讲不好的一面,说明好、坏可以相互转化,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到极点可以变坏,坏到极点可以变好。由此,辩证的观点就全面地表达出来了。

不好的症结在于阻隔,在于相互对立。明白好、坏相互转化的道理,意在使人增强忧患意识,处世做人要时时小心谨慎,瞻前而顾后,居安而思危,然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了阻隔,产生了对立,就要想办法疏通、消解,把不利变为有利,把坏事变成好事。

强烈的忧患意识,大概是中华民族积淀已久的心态结构。翻检一下我们的俗语、成语中累积起来的这方面的智慧(如“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如“未雨绸缪”等等),就可以发现我们的祖先正是时刻怀揣着这种忧患意识从远古走来;我们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也正在于在不断变幻的宇宙天地人间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内在的智慧来对付各种不利的挑战。

【故事】

“泰”和“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到极点可以变坏,坏到极点可以变好。天地相斥,阴阳不合,万事万物也就不会有太多的顺利可言。李白的境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李白失意官场

李白从小就显出不同凡俗的气质和才能,十岁通诗书,习剑术,研究先秦纵横之术,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常常以吕尚、诸葛亮、张良、谢安等古代名相自比。他在诗歌上有非凡的成就,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可以的。

天宝初年,李白经吴筠举荐被唐玄宗召赴长安。到了长安,又以才华风采倾倒一大批文人墨客,连贺知章这样的大诗人也惊叹他为“谪仙”。唐玄宗在金銮殿上召见他,与之谈论时事,他当场挥笔写出了一篇奏颂进呈,文采飞扬,字字珠玑,玄宗非常高兴,当即委任他为翰林学士。得到待诏翰林这个位置,就是进入了权力中枢的最好途径,此时的李白,既得天子赏识又占有翰林的位置,并且名播海内,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要谋帝王之术,进达辅弼之位,对有政治才能的人来说,可谓易如反掌。

一些权臣很看不惯一飞冲天的李白,也嫉妒他的才华,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高力士。

高力士当时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宠幸,而李白明知这一点却大发“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慨,好像专与高力士过不去,竟然让其为他研墨穿靴,在人格上侮辱他,使高力士要不报复他也不能了。

终于高力士抓住了李白的把柄。一次唐玄宗召李白做歌辞赞扬杨贵妃的美貌,李白乘醉挥笔,写就《清平调》三首,其中有“可怜飞燕倚新妆”,以汉代美人赵飞燕来比拟杨贵妃,属于用典,一种艺术的比拟手法。杨贵妃读后很高兴。但高力士因衔恨李白,就鸡蛋里挑骨头,上纲上线,故意指责挑剔,说赵飞燕出身下贱,且秽乱宫闺,以她来比杨贵妃,暗含讥刺。杨贵妃被激怒了。后来唐玄宗有几次要起用李白做官,都被杨贵妃阻止了,从此失意的李白浪迹江湖。

笫十三卦同人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原文】

(同人)①:同人于野②,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注释】

①同人,原经文无,今补。同人,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上离下)。本卦上卦为乾,乾为天,为君;下卦为离,离为火,为臣民。此种卦象表明君处于上,而臣处于下,君王号令大众,大众拥戴其君。上天下火,喻君王居高临下,洞察民情,所行皆得体,臣民齐赞同,故卦名曰同人。同人,《说文》:“合会也。”

②同人于野,犹言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

【译文】

同人卦: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吉利。有利于涉水渡河,有利于君子的卜问。

【原文】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①,而应乎乾②,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③。文明以健④,中正而应⑤,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注释】

①“柔得位”句,此以六二爻像、爻位为据。六二为阴爻,居阴位(第二爻为阴位),所处又为下卦中位,所以说“得位得中”。

②“应乎乾”,本卦上卦为乾,六二居下卦,而拥戴、应和于乾卦,喻臣民拥戴其君。

③“乾行”,本卦上卦为乾,乾为君,乾行,即君道。

④“文明”句,本卦下卦为离,离为文明之像;上卦为乾,乾有刚健之性。

⑤“中正而应”,本卦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是所处得当,与性相符。

【译文】

《彖辞》说:同人,六二之爻居于下卦中位,而处于乾卦的下位,像臣民忠于职守,拥戴其君,这是同人的卦象。同人卦辞说:“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吉利。有利于涉水渡河”,所以皆吉,因为能施行为君的原则。此卦上乾下离有文明刚健之象,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互相应和,这说明君子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为准则,以忠君为目的,体察天下的隐衷,统一人民的意志。

【原文】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①。

【注释】

①类,用如动词,分析,区别。族,族类,种类。辨,辨别。物,物类,又统指物象人事。

【译文】

《象辞》说:同人之卦,上卦为乾为天为君王,下卦为离为火为臣民,上乾下离象征君王上情下达,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这是同人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火,明烛天地,照亮幽隐,从而去分析物类,辨明情状。

【原文】

初九:同人于门①,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②,又谁咎也。

【注释】

①同人,聚合大众。门,王门。《周礼·司徒》:“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大故,重大的变故、事情。此卦专讲战争,初九及六二所记叙的场面当为战前占筮决疑,卜祷吉凶。

②《象辞》释此句,与经意稍有区别。同人,犹言与大众会同融洽。

【译文】

初九:聚集大众于王门,将行大事,没有灾祸。

《象辞》说:君王走出王门与国人打成一片,谁又会遭受灾祸呢?

【原文】

六二:同人于宗①,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②。

【注释】

①宗,宗庙。

②吝,狭隘。

【译文】

六二:聚同族于宗庙,卜祷凶吉,因为面临艰难。

《象辞》说:仅仅聚同族于宗庙,这是狭隘的宗法原则。

【原文】

九三:伏戎于莽①,升其高陵,三岁不兴②。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③?

【注释】

①伏,埋伏。戎,武装、军队。莽,草丛,这里泛指草丛密林。

②兴,起,举,这里指克服,拔取。三岁,指多年。

③安,疑问副词,犹言怎能。行,行为,作为。

【译文】

九三:将军队隐蔽在深山密林,并且占领了制高点,但长时期不能取胜。

《象辞》说:将军队隐蔽在深山密林,因为敌人太强大。长时期不能取胜,怎能有所作为呢?

【原文】

九四:乘其墉①,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②。

【注释】

①乘,登。墉,城墙。

②则,借为侧,反侧,犹言反复无常。

【译文】

九四:爬上了敌人的城墙,城还没有攻下来,继续攻打才能获胜。

《象辞》说:爬上了敌人的城墙,从道义上讲应该停止攻城。之所以继续攻打为吉利,因为困守之敌可能逞其狡诈。

【原文】

九五:同人先号眺而后笑①,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注释】

①号眺,嚎啕,哭号。

【译文】

九五:聚集起来的大众先哭号后欢笑,因为大军及时增援,大获胜仗。

《象辞》说:聚集起来的大众之所以先哭后笑(战斗转败为胜),因为筮遇此爻,九五居上卦之中位,像人得贞正之道,势必化凶为吉。大军会师,是说我军压倒了敌人。

【原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①。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注释】

①郊,邑外为郊。无悔,贞兆辞。悔,悔咎。本卦是讲战争的专卦。初九、六二讲战前卜祷,九三、九四、九五讲几次战斗的经过,依其结构发展。此处“同人予郊”,当为聚众祭神,祝贺胜利。

【译文】

上九:聚众于郊外,致祭于神灵祝贺胜利,自然没有悔咎。

《象辞》说:聚众于郊外,援助不广,尚不得行其志。

【解析】

重大的事情需要反反复复地讲,从各个角度讲,才能讲深讲透,讲精彩。战争就是这种事情之一。这一次不讲道理如何,不讲战争与其他诸事的关系如何,也不讲战争谋略,而是记述作战打仗的真实经过。从战前的仪式、誓师,到伏击战、攻坚战、突围战,以至最终获胜、祝捷,依次写来。简约的文字,给我们发挥想象力留下了广阔空间。

誓师时的群情激愤昂扬,祭祀时的庄严肃穆,出征时的整齐威武,伏击时的紧张刺激,攻坚时的艰难顽强,被围时的绝望挣扎,获胜时的欣喜若狂,祝捷时的皆大欢喜,加上铿锵作响的兵器碰撞声,人喊马叫声,哭声骂声笑声,全都历历在目,声声在耳。

我们发现,古人已经把残酷的战争仪式化了,艺术化了,哲理化了。以神圣的名义制定出复杂的规则,投入巨大的智力、物力、财力和人力,来演出人世间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场面,浓缩人生的意义。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好好思索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