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探究丛书-沙漠
46364000000007

第7章 沙漠里的自然资源(3)

中国沙漠有着广大的草场,为沙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在沙区草场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引起了草场逐渐退化,优良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加,草层普遍稀疏而低矮,生产力下降。今后,必须注意沙区草场的合理利用和改良,防止草场退化。这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加强草场管理,实行划管轮放;封沙、封滩育草,保护植被;扩大苜蓿、草木樨、苏丹草等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建立人工饲草和饲料基地;开辟水源,解决缺水草场的牲畜饮水问题。

3.药用、纤维植物

中国沙漠地区的野生植物中,各种药材有300多种:而麻黄、甘草、蒙古黄芪、列当、苁蓉、锁阳、枸杞、多歧沙参等都是沙区特有的名贵药材,有的甚至还供出口。特别是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树根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茎肉质,圆柱形,黄色。它的功能是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流沙上和覆沙的山前平原都有分布。

沙漠中的纤维植物有罗布麻(野麻)、芨芨草、马蔺、芦苇等。其中罗布麻是一种高级纤维植物,秆皮纤维比苎麻细,单纤维绝对强度比棉花大五六倍,纤维含量比一般麻类高,素有“纤维之王”的称号,可纺60支的纯细纱及160支混纺细纱,织华达呢、凡立丁等高级衣料。罗布麻的麻皮纤维还可用来造纸,去皮后的芯子,可作造纸的填充原料。罗布麻在沙区分布很广,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及河西走廊地区,常以数十亩至数万亩的面积茂密生长,仅柴达木和河西走廊就有天然麻田800多万亩,每年可产麻皮8亿公斤以上,是一种丰富的沙区植物资源。

4.仙人掌科植物

为了适应干旱沙漠生活条件,植物体呈多汁肉质,以贮藏水分;叶形成针状,以防水分大量蒸发。这些植物称为仙人掌植物。仙人掌植物原产美洲或非洲,国内大量引种,少数逸为野生。作为观赏植物仙人掌品种繁多,许多珍贵品种已成为人们桌上崇物。仙人掌类植物的特征:

原产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仙人掌类植物,常具有在干旱季节休眠的特性,雨季来临时,它们迅速吸收水分重新生长,并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它们的叶子变异成细长的刺或白毛,可以减弱强烈阳光对植株的危害,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还可以使湿气不断积聚凝成水珠,滴到地面被分布得很浅的根系所吸收;茎杆变得粗大肥厚,具有棱肋,使它们的身体伸缩自如,体内水分多时能迅速膨大,干旱缺水时能够向内收缩,既保护了植株表皮,又有散热降温的作用。气孔晚上开放,白天关闭,减少水分散失。茎杆大多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通常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正是这些形态结构与生理上的特性,使仙人掌类植物具有惊人的抗旱能力。

广义的多浆植物(又称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及景天科,大戟科,萝摩科,百合科等50多个科的部分植物,它们多数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植物的茎、叶肥厚而多浆,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全世界共有多浆植物1万余种。

大戟科的多肉植物有几百种,都含有毒的白色乳汁,能提取有效的药用成分,还是提取碳氢化合物的能源材料。主要分布于南非和纳米比亚的干热砾石荒原中的番杏科,全科都是多肉植物,有将近2000种之多。叶片肉质化程度高是其共同特征,生石花、露子花等均属番杏科。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分布范围广泛,莲花掌、伽蓝菜、瓦松、景天、青锁龙等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姿态优美,是重要的观赏植物。龙舌兰科中有8~10属植物都是多肉植物。其中,原产美洲的龙舌兰属和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的丝兰属植物是重要的纤维,极耐腐蚀植物;还有一些种类是酿酒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沙漠里的珍禽异兽

动物稀少是沙漠的重要特色之一。

沙漠里气候干旱少雨、寒冬酷暑、风沙强烈,加上植物稀少,缺少饲料等因素,使大多数动物难于正常地生活。能够在这里生存的动物,都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它们有特殊形态和生活习性。

1.穴居动物

沙漠里一些小动物都具有耐旱的生理特点。它们不需要喝水,能直接从植物体中取得水分和依靠特殊的代谢方式,获得所需水分,并在减少水分的消耗方面有一系列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它们营穴居生活,保护自己避免一切侵害;在洞穴里,可以躲避敌人、避暑和在无饲期间蛰伏不食。

过穴居生活的主要是一些啮齿类动物,典型的代表为跳鼠,其中最常见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它们喜欢在沙丘上挖洞居住,所以又有“沙跳”之称。体长约130~140毫米,共同的特点是后肢特长,足底有硬毛垫,适于在沙地上迅速跳跃,在风沙中也能一跃达60~180厘米。前肢极小,仅用于摄食和掘挖,而不用于奔跑。尾巴一般极长,有些种类的跳鼠尾巴末端有扁平的长毛束,就像“舵”一样,能在跳跃中平衡身体、把握方向。它们的头与兔子极其相似,耳朵很长,鼓室泡很大(利于听觉),眼睛也大。这些特点能够使它们顺利地在夜间作长距离的跳跃。由于沙漠中植物稀疏,并多为灌木而多刺,在这样的环境中,跳鼠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食物条件的限制,促使跳鼠营非群聚生活,夜间出来活动,长距离地觅找食物,有时一晚可以奔跳10千米之远。夜间,在沙丘的灌木、半灌木丛中,用灯光照射,就会很容易发现跳鼠的频繁活动,跳鼠的明亮眼睛在窥视着你,或者在你面前很快地跳过,使人感到沙丘戈壁的确是跳鼠的乐园。漫长的冬季,它们则以蛰眠而渡过。跳鼠是沙漠景观所产生的具有特殊生物形态的动物,能够与骆驼媲美。

作为沙漠中穴居动物代表的啮齿类动物,还有多种沙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柽柳沙鼠、大沙鼠等,它们均营群居生活,全年活动,但冬季活动减弱,以贮存饲料为生。大沙鼠体长超过150毫米,耳短小,耳长不到后足的一半。后足掌密毛,尾粗大,几乎接近体长。主要生活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的荒漠和半荒漠的灌木琐琐丛生的沙丘和沙土地,食琐琐的肉质、多汁的叶子;有惊人的筑洞能力,洞群往往连成一片,洞道密集,能贯穿整个沙丘或地面。长爪沙鼠与子午沙鼠栖息范围较大,亦常见于干草原地带的沙地。上述啮齿类动物大都具有沙黄的体色,便于在沙漠中掩蔽。即使在夜间活动,它们这种与背景相同的体色也是有利的。水源的缺乏使它们都有依赖植物中汁液维持身体水分代谢的特性。

沙漠里的小动物,除穴居的啮齿类外,还有一些小的爬行类动物。最多的是沙蜥和麻蜥,特别是在沙丘地带,甚至每走几步就可碰见一个。沙丘上的许多小而偏的开口,就是它们的洞穴。它们具有一种特殊的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它们的身上没有汗腺,在各种高温环境下,都不会出汗;眼睛具有防风的眼帘;遇烈日,它们还会爬上灌丛以躲避沙面难忍的炎热。这些沙栖蜥蜴(俗名“沙和尚”)在沙地上活动非常敏捷,遇敌可潜沙而遁。

2.善奔跑的珍兽

沙漠中有一些较大的食草动物(有蹄类),尽管它们能耐渴、耐饿,但终究需要到处寻找饮水和饲料。另一方面,它们既无抗敌的本领,也不能像小动物那样钻入沙子中或草灌丛内,避免敌人的伤害,因此,它们随时随地都得准备摆脱敌人的追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跑。

在大、中型的有蹄类中,骆驼是最能适应沙漠生活的动物。骆驼属哺乳类反刍偶蹄动物,起源于北美大陆,最早的驼类化石发现于距今约4000万年的始新世晚期。到了上新世中期,有些骆驼才从它们的家乡迁出,经白令陆桥传播到旧大陆的各大洲,留下了两种不同的后裔——亚洲的双峰驼和西亚、非洲的单峰驼。

野骆驼直至1878年才被科学界发现,数量稀少。目前,各国已将它列为重点保护对象,数量已有回升趋势;有人估计,约有8000头。中国野骆驼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东疆及甘肃和内蒙古交界地区。1959年3月和1979年11月,内蒙古吉格德查汗公社狩猎队、中国科学院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都曾先后分别在内蒙古沙漠地区和罗布泊发现过小群野骆驼,并捕获到几头小驼(有的捕到后又放生了)。野骆驼与家骆驼不完全一样。它的肉峰矮小,腿细长,体毛长得又厚又短,体型矫健,善奔跑,时速达30千米。为了觅食足够的饲料,野骆驼常于夜间十几头结成小群,作几十千米的长距离奔驰;若逢季节性的迁移,则常常连续奔驰数百千米。骆驼具有特殊的耐渴本领,它可以在许多天里不饮水。骆驼既耐渴,又有软垫般的脚掌,鼻孔柔软,可以关闭,体力巨大;所以,在漫长的沙漠途中,不论怎样干旱酷热和大风沙,它都能驮人载货往来不息,故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所以从古时起,中国劳动人民就大量驯化饲养骆驼,用于驮运;它们是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工具。